《Disney +》 迪士尼、Marvel、彼思、星球大戰…  《Destruction AllStars》七月份更新今日到位   魔物獵人系列最新作「魔物獵人 崛起」公開最新情報!體驗版將再度開放!   Razer發表可拍攝1080p、60fps無損格式的超高畫質網路攝影機「Razer Kiyo Pro」!   OlliOlliWorld:新的炙岩生物群落現已揭曉,已確認PS5採用120fps   超大尺寸!NieR系列象徵角色「Emil」抱枕開始接受預購!   PS5™《FINAL FANTASY VII REMAKE INTERGRADE》決定於2021年6月10日發售!   PS5 次世代 VR:全新控制器   TGS2021 Online King of Fighters XV Special Program!KOF XV全新角色正式登場! 

「台灣其實很有自造能量,只是一直在消耗、放煙火」—— 專訪 MakerBar 創辦人闞凱宇

商業

當全世界都在讚美台灣擁有最好的軟體人才、最頂尖設計力和經驗豐富的硬體製造能力時,你會不會好奇台灣在「軟體+硬體+設計」的整合動能下,能蹦出什麼樣驚世的創意火花?

如果你問我這火花會在哪被點燃,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自造業」。我深信這是一把能讓台灣燒遍全世界的創意之火,而且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燎原中源源不盡的燃料

但這把火該如何燃燒?促進「自造之火」燃燒的風向夠清楚嗎?

《TO》專訪了 MakerBar 創辦人闞凱宇,請他指出台灣如何以製造背景為基礎,發展自造、設計、軟硬整合上的無限可能,也請他分享在領先全亞洲的自造者聖地 —— 深圳看到什麼樣蓬勃發展的自造者生態和成熟的商業模式,是台灣可以引為借鏡的。

《TechOrange》(以下簡稱 TO):您之前有去深圳,在自造者的生態上,你觀察到了什麼?

闞凱宇:現在深圳應該算是全亞洲最進化的自造者生態,所有的 Crowdfunding (群眾募資)這種 Kickstarter 上的 Product 最後其實產出都會在深圳。目前很多,國外的很多相關的產品都是在深圳設計、製造。原因是因為他速度很快。

基本上深圳已經超過打樣的階段,可以直接做一個可以用的產品。先測試產品原型功能是不是 OK,一旦 OK 他就可以直接下到 0 到 100 的單,可以馬上出貨。另外也因為 Kickstarter 上面都不會是太大的單,所以深圳可以馬上供給。

在深圳, 0 ~ 100 單的生產鏈已經成熟,而且非常活躍,甚至很多中國在地人或台灣人都在那邊做這一塊的 Ecosystem,大家都相信這才是未來。大家都在講的工業革命,就是大量化已經大到一個極致之後,其實大家都還是想要做一些特殊的 Product。

所以不管是技術面或整個生態,在那邊都是非常完整的。

TO:從製造一直到投資者、空間育成、創意的部份在深圳現在已經完整?

闞凱宇:對,不管是 Maker Space、創客空間、育成中心或是到加速器都有很多。

其實那邊最多最喜歡做的是加速器。也就是一個月之內就可以有東西出來,直接上 Kickstarter。目前深圳那邊算是全亞洲規模最活躍的、動能最強的。

因為有很多的成功的案例已經在那邊發生過。所以他們有很好的經驗傳承,相對的他的生產鏈就會很快的被建立起來,大家都已經知道遊戲規則是什麼。所以 Kickstarter 上面很多的遊戲規則基本上在深圳這邊都已經定了,他們很了解產品,基本上這個創意一出來就已經知道可以賣到多少,有點像是可能的公式值。

他們對這個經驗已經非常清楚了,所以他們都可以預估出要怎麼樣來操作,包含要上 Kickstarter 之前哪些東西要哪邊買、怎樣曝光量會夠、哪個東西是現在的趨勢。所以你看 Kickstarter 上面都一波一波的,都同一波不是類似的東西可是一直在做,其實就是跟這個有關係。

所以說為什麼外國人會來到深圳,全部都是因為供應鏈。

深圳是最方便的,因為以前的這些人都是負責供應鏈,包含留下來的外國人,基本上他們以前在他們 Project 裡的角色都是在尋找供應鏈。最後他們就定在這邊,因為這邊的供應鏈太強大了,完全可以符合他們的需要。

其實你可以很明顯看得出來,在深圳,他們有開版型的辦公室、很強大的社群,因為光是在上面的育成出來的案例就這麼多,所以他們彼此之間都會認識。

TO:其實台灣的供應鏈能力也很強,你覺得台灣與深圳的差距在哪?

闞凱宇:因為他們整個城市基本上都是一個工業化的城市,跟台灣已經慢慢不像是這樣做了,尤其是台北。因為我們的工業區都已經分散了,但他們的工業區是很集中的。

再來就是深圳有華強北,就是一個電子零件的集散地,有點像光華商場。基本上有一個華強北,他們是怎麼做的,很多東西你如果都要從頭開發是不行的,所以大陸手機很多山寨手機,就是在華強北找許多模組,然後買了兜起來,組成一台手機。

所以那邊已經有很多的模組,也是為什麼深圳可以有創意,就是因為他們的這些模組已經都完備,所以他們想到一個新的產品只要把這些現成的資源組合起來。

TO:你在那邊看到了那邊的生態是台灣 Maker 圈裡比較缺少的?

闞凱宇:比較沒有的就是,台灣的 Maker 其實沒有那麼市場導向。包含到去的說外國人、日本人,他們都覺得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就一定在深圳,因為他們完全切中他可以活下來的地位。

大家都在講美國,可是美國做那些大怪獸,然後大家自己很開心,可是不知道這些怪獸到市場上會發生什麼事。像是日本他們做的是很高科技、很酷的東西,但是專門是給這些很宅的人。另外因為他們技術已經到一個頂,門檻又定很高,所以他們完全不考慮市場怎麼樣想,大家就是做爽的,就是大家來比誰的技術誰強。

深圳就是一個很確定的路,這條路就是直接上戰場,而且作品是給大家用的。所以他們很清楚,這一波沒了,這個產品這個月失敗了,我下個月就再來一次。

可是台灣的公司是:好好的做一個產品,然後再上到市場。在深圳,這個時間的遊戲規則已經開始改變。台灣其實缺乏的,是大家沒有那個勇氣很快地把這些 idea 給實現出來。

如果願意的話,其實我們有很強的創意優勢,因為台灣有很多很好的 Idea,這些也絕對不輸給國外來的,可是要思考怎麼把它們整合起來

還有另一個就是說,台灣人不懂這個遊戲規則。

TO:你覺得台灣的自造、設計文化跟氛圍是有能力可以做到,只是沒有勇氣去做這件事情?

闞凱宇:對,看新一代設計展就知道,大家都很敢。

新一代設計人如果每一個作品老師的,這些育成中心或是加速器,其實就像是一間一間的小學校,你認同他的理念甚至你覺得這個老師他可能有資金,他可能有一些好的 Connection,所以你就會進到那裡面去,那台灣其實這些學校的學生,他們都沒有把真正的「產品」勇敢地做出來。所以我覺得台灣是有很強的創意能量,只是並沒有好好的走到下一個階段。

我們希望可以做到這個事情,為什麼我們還要去這麼多不同的國家去拜訪,就是看有沒有機會可以把這個 Connection 接起來。像深圳,他們也一直跟我們要 Project。他們要 Project 是因為他們也想要有,他們覺得從台灣過來的創意會比較好。

可是這些東西就是要信任感累積起來才能夠做。台灣還需要一點刺激。我的想法是,他們那邊有很多很好的成功案例,大家會看到會去追、模仿,可是台灣還沒有那麼多。

之前可能有媒體大幅報導 App 產業,所以大家可能很快就投入下去,所以有一些 App 真的有做起來,真的很不錯,但台灣現在還是在走這條路。

到現在,我覺得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新局面,遊戲規則完全不一樣。那我們有沒有辦法讓這些年輕人可以看到,然後讓他們相信他們也可以做得到。所以我希望我們可以做的就是,也許我們可以帶大家一起去 Kickstarter、到其他世界各地,把他們帶出去,因為只要有人成功,那大家就會有動力去挑戰

TO:App 開發一陣流行後,我們又進入到下一個階段,在這種軟硬整合的 Project 裡,這些包含硬體、韌體、軟體、工業設計 …… 是不是潛伏了一個更大的趨勢和輪廓?

闞凱宇:他絕對會是一個更多元參與的一個專案。

譬如說現在軟硬整合,我覺得那是台灣最大的優勢,因為台灣有非常多硬體上非常有經驗的工程師。現在慢慢的這些公司,開始有些人開始跟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去做一些 Project,慢慢地可以把創意實現出來。

他們是真的很有經驗,可以一個人就完成所有事情。因為這些我們看到的所謂穿戴式設備、物聯網的裝置,在硬體上對他們來說都很簡單,他們以前都要處理一些更大更複雜的架構。所以我認為台灣的優勢是在這裡。

台灣還是有很多有經驗的工作者、很多有創意的年輕人,但第一個是要讓他們相信這件事情,再來就是要把他們串連起來,創造出一個空間讓他們可以一起投入,一個環境讓他們共同合作然後投入一些 Project 進來。這個是我覺得我們應該去做的。

TO:在台灣怎麼樣去串連這些韌體、軟體、工業設計、結構很厲害的人,讓他們找到一個共同的方向,然後聚集在一起共同激發創意?

闞凱宇: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一直辦活動,盡量用辦活動把社群建立起來。我們現在想把設計師、工程師 …… 不同角色整合起來,不同能力的人才能組成完整的一個小的 Team,可以很快速的去開發產品。

我們現在固定有設計師社群、寫程式的社群,像 Ruby Girls 、Python 這樣的社群,Ruby Girls 已經很穩定每個禮拜在這邊聚會,那 Python 已經開始準備都在這邊聚會。

所以只要有軟體設計師,硬體的再加入在結構面一起合作,就可以形成一個好的 Ecosystem。

TO:相較於國外,你會認為現在台灣自造者的社群的文化沒有那麼開放,比較有隔閡嗎?

闞凱宇:一定會有,即使在全世界各地都一定會有。所以為什麼要這麼多不同的行業存在,就是因為每個空間都有自己的特性、個性,這些個性不是說我們可以把它營造出來的。那一定就是大家社群慢慢塑造出來的。

為什麼要有這麼多空間?就是因為總會找到一個適合的。比如說你要做一個最大的,那大家都來這裡的話,其實沒有辦法像原本自造者運動一開始的精神一樣,就是 Bottom Heart。如果你遇到排擠狀況的話也沒有關係,因為不可能顧及所有人。

TO:深圳有哪些優點、特質是台灣自造者社群值得模仿和學習的?

闞凱宇:以 MakerBar 來講的話,我們當然還是很鼓勵把大家實做出來的 Project 變成為一個商業的商品,因為所有的空間都需要「永續」,所有的 Project 也是要有資金才能到下一步。

大家不能就只是做得很開心,但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因為 Maker 有分很多個層面,像是《Make》 雜誌,他們介紹的就是給大小朋友,大家只要有興趣都可以跟著我 Maker 雜誌一步一步做,這一步一步做完之後也許你就可以做出一個什麼都敢的東西,第一個要讓你動手做,有一個正確的觀念,相對應學習到一些內容,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辦課程。

但總是要有下一步,下一步就是如果我要做 Project ,但一開始沒有材料經費怎麼辦?也許你可以用一個 Project 去賺下一個 Project 的錢,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生態才會一直生生不息。國外都是這樣的,大家都講說台灣都好像沒有什麼在旋轉,國外的生態是一直在轉,就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螺旋在循環。

台灣其實一直很有自造能量,但是都一直在消耗、一直在放煙火,包含我們都是一直在做這件事情:怎麼樣讓空間可以一直持續下去。

所以我們採用會員制、不收費。再來就是我們為什麼要鼓勵會員?因為他們這樣才可以繼續下一波去做下一個產品,我覺得這個出發點大家都可以當 Maker,都可以玩得很開心,如果今天大家是一個業餘的愛好的時候,其實這樣很快速的向外發展。

目前的發展得很快,所以如果我們真的在討論的方向是怎麼加速接軌上他們,甚至是引進他們這些好的資源創意進來的話,那我們更要加把勁去加速去做這件事情,而不是說還是持續停留在自己的社群,因為社群已經存在很久了。

TO: 如果深圳是所有 Kickstarter 團隊在硬體製造、代工方面重要的基底,那台灣相對於全球來說,有什麼利基點、優勢?

闞凱宇:我講一下我目前的策略,我目前的策略就是其實還是很多人很敢玩產品,拿到深圳去生產,因為它 DRAM 技術很好。但另一個問題還是持續存在:仿冒。在深圳,你的隔壁可以把一模一樣的東西做出來,你還在 Kickstarter 上募資它就已經做出來賣了,那個速度快到你更難想像。

台灣其實都還是有一些優勢在,我們做的質量更好。

接著是怎麼樣把一個好的 Idea 引進台灣。自造者當然也是以價錢取捨,他們為什麼要來台灣找生機?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建立起一個更好的 Network。像是 MakerBar 接下來的策略是在全世界各地,可能在失業率最高的城市佈局,收納他們的 Idea,因為他們的年輕人創意跟創業的機會是最多的。

主要就是他們沒有生產的空間、沒有生產的能量,所以沒有工作機會代表他們才會失業,但是年輕人都是很有熱情的,他們一定會想做些創意,那我們有沒有辦法設這些點,將這些創意聚集、篩選出來,幫他們協助去量產出來。這是我希望能夠做到的,怎麼樣讓除了台灣以外走出去,怎麼讓世界走進來

TO:在 Maker 生態的發展上跟深圳相比,台灣大概落後多少?

闞凱宇:台灣還是高科技產業為主,但因為 Maker 科技並沒有那麼高,如果撇除高科技,就發展的成熟度來講,我覺得台灣最快還要 2、3 年才有機會趕上,而且要大家同心協力參與。

而且要去想,我們要創造什麼樣的生態,讓大家可以更方便一點、更有機會一點。

另外,我覺得就設計面來講,絕對是比他們高出非常多的。因為這十年來政府努力的在發展設計科系,在市場上發展出許多很有創意的人,但為什麼這些能量會沒有出來?作品走不出去?

現在是網路的時代,如果我們的產品都是透過群眾募資,創意其實有很多機會可以被驗證的。因為過去這些事情很難被達成,學生如果今天要創業,畢業設計作品還要有贊助來幫他做第一波的發表、開模然後拖到市場去,那個是更可怕的,很長很長的一段路。

但今天透過群眾募資,我覺得它是很有破壞力的一種市場模式,那這個東西目前是台灣有機會可以帶出去的。

學生很願意投稿,比如說參加比賽、設計展,但這些作品要如何被大家看見我覺得很重要。這背後還有很多的操作,需要注意的內容,因為可能要拍片、要 Marketing、要有很多社群的能量去累積起來,這個東西可能會是下一個階段,我認為這是未來的設計師所需具備的,而不是現在大家在講的創意的部分、是不是要做經典的設計。

延伸閱讀:

專訪 Makerbar Taipei 創辦人闞凱宇:為何要做用垃圾當 3D 列印耗材的腳踏車

從香港到台灣挖掘 Maker 精神,自造者運動在台北華山的 FabCafe 煮開了

全球設計名校大同大學加持,台灣最大自造者空間誕生 —— 專訪「 FutureWard 未來產房」團隊

(圖片來源:TriggertrapangusgrChris Devers, ,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

隨機商業新聞

Dis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