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畢夏普預計在12月8日加入《漫威復仇者聯盟》   陰森「驚」采的社群合作活動:All Hallows’ Dreams登陸夢想世界   《Marvel’s Spider-Man: Miles Morales》照片模式預告片和開發人員秘訣全面披露   FFVII尋寶活動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取消   《泡泡糖忍戰》首次遊戲內聯名!那位音速小子來了!   ATLUS × VANILLAWARE全新力作「十三機兵防衛圈」中文版於3月19日發售!   Demon’s Souls –PS5版遊戲畫面首次公開!   《NBA 2K21》遊戲內容深度解析:動作、衝撞與更多特色 

華為發佈業界首款面向AI時代的數據中心交換機CloudEngine 16800

北京2019年1月9日電 /美通社/ — 在「網絡新引擎 AI 贏未來」華為網絡春季新品發佈會上,華為發佈了業界首款面向 AI 時代的數據中心交換機 CloudEngine 16800,定義了 AI 時代數據中心交換機的三大特徵,創新性地引入 AI 技術,普惠 AI 助力客戶加速智能化轉型。

華為 GIV(Global Industry Vision)2025預測,企業對 AI 的採用率將從2015年的16%達到2025年的86%,AI 成為企業重塑商業模式、助力決策和提升客戶體驗的關鍵推動力。華為網絡產品線總裁胡克文表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正加速到來,數據中心正成為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的核心。華為率先將 AI 技術引入數據中心交換機,引領數據中心網絡從雲時代邁入 AI 時代。」

隨著 AI 時代的到來,AI 算力受到數據中心網絡性能的影響,正在成為 AI 商用進程的關鍵瓶頸,傳統以太網千分之一的丟包率,將導致數據中心的 AI 算力只能發揮50%;同時,預計全球年新增數據量將從2018年的10ZB 猛增到2025年的180ZB(即1800億TB),現有100GE 為主的數據中心網絡已無法支撐數字洪水的挑戰;另外,隨著數據中心服務器規模的增加,以及計算網絡、存儲網絡和數據網絡三網融合,傳統人工運維手段已難以為繼,亟需引入創新的技術提升智能化運維的能力。

胡克文表示,「AI 時代的數據中心交換機具有三大特徵:內嵌 AI 芯片、單槽48x400GE、以及向自動駕駛網絡演進的能力。」

業界首款內嵌 AI 芯片數據中心交換機,100%發揮 AI 算力

CloudEngine 16800是業界首款搭載了高性能 AI 芯片的數據中心交換機,承載獨創的 iLossLess 智能無損交換算法,實現流量模型自適應自優化,從而在零丟包基礎上獲得更低時延和更高吞吐的網絡性能,克服傳統以太網丟包導致的算力損失,將 AI 算力從50%提升到100%,數據存儲 IOPS(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性能提升30%。

業界最高密度單槽位48x400GE,滿足 AI 時代5倍流量增長需求

CloudEngine 16800全面升級了硬件交換平台,在正交架構基礎上,突破超高速信號傳輸、超強散熱、高效供電等多項技術難題,使得單槽位可提供業界最高密度48端口400GE 線卡,單機提供業界最大的768端口400GE 交換容量,交換能力高達業界平均的5倍,滿足 AI 時代流量倍增需求。同時,單比特功耗下降50%,更綠色節能。

使能自動駕駛網絡,秒級故障識別、分鐘級故障自動定位

CloudEngine 16800基於內置的 AI 芯片,可大幅度提升「網絡邊緣」即設備級的智能化水平,使得交換機具備本地推理和實時快速決策的能力;通過本地智能結合集中的 FabricInsight 網絡分析器,構建分佈式 AI 運維架構,可實現秒級故障識別和分鐘級故障自動定位,使能自動駕駛網絡加速到來。同時,該架構還可大幅提升運維繫統的靈活性和可部署性。

華為數據中心網絡領域總經理王雷表示,「華為 CloudEngine 系列數據中心交換機已在全球6000多家客戶成功商用,助力金融、互聯網、運營商等行業客戶數字化轉型。華為推出的面向 AI 時代的 CloudEngine 16800數據中心交換機將助力客戶加速智能化轉型,實現普惠 AI,共同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華為公司簡介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 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致力於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我們在通信網絡、IT、智能終端和雲服務等領域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安全可信賴的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與生態夥伴開放合作,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釋放個人潛能,豐富家庭生活,激發組織創新。華為堅持圍繞客戶需求持續創新,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厚積薄發,推動世界進步。華為成立於1987年,是一家由員工持有全部股份的民營企業,目前有18萬員工,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欲瞭解更多詳情,請參閱華為官網:www.huawei.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