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灣區啓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明日至明年2月12日在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展出255項「南海I號」遠洋商船的出土文物和粵港澳三地的相關文物,展示粵港澳大灣區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角色,免費入場。
展覽由發展局、國家文物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合辦。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宇、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曹勁和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副局長鄭繼明今日主持開幕禮。
發展局表示,「南海I號」是南宋時期的商舶,2007年被打撈出水,是迄今考古發現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遠洋商船。該船出土瓷器、銅鐵器、金銀器、漆木器等大量文物,其數量、形制、工藝和造型在南宋時期的考古材料中均屬罕見。考古專家推斷該船於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或不久後,在廣東往南海的航道沉沒。
展品包括來自「南海I號」的南海窰醬釉「淳熙十年」印文四繫罐、景德鎮窰青白釉印花枝梅紋花口碗、龍泉窰青釉刻劃蓮紋折腰花口碟等。
來自粵港澳三地的展品則有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宋代湖田窰青白釉墨書「公使」款碗底殘件、香港聖山遺址出土的宋代青黃釉龍紋六繫罐、澳門聖保祿學院遺址出土的明代景德鎮窰青花象首軍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