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 Matt Turck 曾任 Bloomberg Ventures 常務董事,現為 FirstMark Capital 合夥人
我知道,當我們想到那些初創公司的天堂時,法國可能永遠都不在選項之中。誠然,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正在歐洲的技術圈發生——倫敦、柏林,甚至芬蘭。
不過法國?隨便問問美國的投資者和企業家們對法國的看法,或多或少你都會聽到類似的評論:稅負太高、解僱員工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政府干預過多、語言障礙、對失敗抱有恐懼、各種罷工、那個法律規定一周工作 35 個小時、6 點以後回復工作郵件算是違法行為的奇葩國家 ……
然而,在法國的科技初創公司之中,事情正朝著好的方向加速發展,尤其是在過去的兩、三年裡。最近,我很幸運地作為美國風投和媒體界的代表, 受邀來到法國巴黎,並有幸與當地的企業家、風投以及法國奧朗德和其他政府高級官員會面。
作為一個職業生涯基本上是在美國度過的法國人,我的態度可能比大多數人都更加偏向於批判法國的不足點。但這次旅行卻使我對於當前法國科技創業圈的巨大潛力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對於所有關注法國的初創公司生態系統的人來說,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是大家表面上看到的(perception)的和實際發生的(reality)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雖然這個生態系統的方方面面都發生著巨大的發展——更多有意思的創業公司、更多的投資、更多湧入這個領域的人才、更好的的法律支持等等,但大家所談論的並沒有跟上這些變化。
縮小這種認識上的差距尚需時間,即便沒有別的因素,單是扭轉負面的名聲就需要很長時間。但你不能為此而指責其他國家的人對法國的狀況缺乏了解甚至感到困惑。
因為法國自己對待創新和商業成功的態度本身就就有些精神分裂。
- 法國政府的轉向支持
即便大批有才能的技術創業者湧現出來,大部分的法國人對於追求商業成功和創造個人財富的看法卻是充滿矛盾的。法國的企業家們正在取得商業成功,卻也經常的表現出對自己和國家的不滿。現任法國政府所釋放出的信號經常「打架」(或者說,發生了 180 度的轉彎)。
植根於左翼聯盟(left wing platform),最初政府所釋放的信號是反對商業的,包括注定失敗的想要提高資本利得稅,笨拙的干涉雅虎對 Dailymotion(YouTube 在法國的競爭對手)的收購。
現在政府開始對法國本土和國外的創業公司展開富有吸引力的攻勢,命名為「La French Tech」, 這一活動首先由當時負責數位經濟事務的福樂爾·佩勒林發起,從 2014 年 4 月之後交給其繼任者阿克塞爾·勒梅爾。她們二人既能幹又跟得上年輕一代的創業者們的思路。所有這些事都令人感到振奮,相信時間會告訴我們這是否意味著政府對此的長期態度有了大的轉變。
這裡我提供一些個人的看法,當然這並不是對於正在法國發生的所有事情的一個全面詳細的總結,也不會囊括所有值得一提的人物和公司——這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筆記。
- 法國人才與線上教育
人才是法國科技界最重要的資產。法國有眾多出色的工科學校,過去幾代積累和湧現了大批優秀的技術人才。最近幾年,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很多這些學校的畢業生選擇到創業公司工作(或者自己創業),而不是到大公司(如貝恩、高盛、道達爾等)工作。其中的很多學校推出了自己的孵化器,有些看起來運轉地還不錯。而且新一代的畢業生的英語要比他們的前輩好很多。
在法國的教育系統之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Ecole 42,一個創新的 IT 在線教育學校。它由法國億萬富翁澤維爾·尼爾捐贈 1 億美元創建,澤維爾自己也是法國最成功的技術創業者。據我所知他們的模式非常獨特:任何教育背景的人都可以申請,即使沒有高中學歷也可以。
通過最初的在線邏輯測設之後,申請者需要經歷一個月的時間接收選拔測試,包括每天 15 小時,每週 7 天的高強度學習。那些通過選拔的學生將接受完全基於團隊項目的課程,並且僅通學生互相評審(peer review)進行成績的考核評估。另外,它是免費的。據說第一個班級的學生質量非常出色。
大數據和聯網設備。法國的創業公司更傾向於「原創」,複製已經取得成功的美國公司的較少。比如,Vente Privee 最早做閃購,這一模式隨後被引入美國。大大小小的創業公司分佈於很多行業,如電子商務(ShowroomPrive)、視頻(Dailymotion)以及音樂(Deezer、eDJing)。
出於個人興趣的原因,我非常興奮的看到法國創業公司在大數據和數據、數學驅動的領域取得不錯的成績(比如 Criteo、Talend、Scality、Qunb、PriceMatch 等等)。法國在聯網設備和硬件方面也尤為創新(比如 Parrot、Withings、Netatmo、Sigfox、Sense、Aldebaran 等等)。
- 法國人的野心與夢想?
創業公司懷抱更大夢想:美國投資者對法國(或者說歐洲國家)的一個很普遍的抱怨是,相對而言,這些國家的創業公司更缺少國際化的野心。在一個融資受限的環境內,很多創業公司的重心是實現盡快盈利,而不是擴大規模。
回顧歷史,至少就創業的初期而言,法國公司更多的是著眼於國內市場。這並不是說這不是一個好的策略:法國市場足夠大(6 千 5 百萬人口),且成功的大型技術企業有些也以國內市場為重心——澤維爾·尼爾創建的市值 170 億美元的 ISP 和移動通信公司 iliad 就是一個例子。
但這類公司並不是美國投資者尋找的,他們的運作方式是尋找那些具有超高增長率,並有潛力達到 10 億美元市值的公司,投資這些公司然後退出。這類創業公司通常能夠快速佔領巨大市場。
這一點看起來也在變化,新一代的法國創業者似乎更有系統性的考慮國際化的問題,並在創業的早期就開始了。誠然,法國的創業公司也取得過國際市場上的成功(Business Objects、ILOG、Kelkoo 等等)。
但是現在具有強烈國際化傾向的創業公司越來越多——Criteo(去年在 NASDAQ 成功上市)80% 的收入來自國際市場。正處於快速擴張期的拼車公司 BlaBla Car 已經進入 12 個國家。私下與法國企業家的聊天中,他們都很明顯的表現出希望儘早進入國際市場的雄心。
- 一些創業者對於法國的謬誤
創業公司可以在僱傭員工的頭 8 個月裡解僱員工。
超過 8 個月後,法國的勞動法在 2008 年經過修訂規定,可以在很多場景下解僱員工——包括因為經濟原因導致用工要求或用工標準產生變化。雖然沒有美國那麼寬鬆,但實際操作中並不是特別大的問題。
2000 年通過法律規定的 35 小時工作週,在 2004 年經過修訂後,基本上已經不具有任何效力。而下午 6 點以後不准發郵件的規定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它是由於不恰當的翻譯所引起的。(經濟學人在這裡有更詳細的介紹)
- 法——美創業公司看起來有三種形態
由法國人在美國出資創辦的創業公司,如 Lending Club(舊金山)、Wit.ai(加州帕羅奧圖)、Datadog(紐約))、Placemeter(紐約)等等。這些公司除了創始人是法國人外與法國並沒有特別的關係。
法國人在法國創立的創業公司,隨後在發展的早期階段轉移至美國,有些甚至在法國經過了本土孵化器(如 Le Campaing)的培育,然後又再美國接收當地孵化器(如 Techstars)的培育:一些例子如 Sketchfab、Infinit、Doctrackr。 Dashlane 公司(我的公司 FirstMark 曾是早期投資人)是另一個較為明顯的例子。這些公司的研發團隊通常在法國,而半數的管理團隊在美國。
由法國人在法國成立的創業公司,在本土取得一定的規模之後,來到美國尋求進一步的發展:如 Novapost、Synthesio、Criteo ……
雖然不能簡單的把這種趨勢簡單的歸為另一種以色列模式(其中有很多細微的差別),這種雙重結構(研發在法國,商業運作在美國)看起來運轉的還不錯。
新一代跨域大西洋的創業公司應當得到稱讚和鼓勵。從一個法國人的角度和短期來看,這種模式並不完美:這些公司中很多會由法律上的法國公司變成在特拉華註冊的美國公司,一些企業家也會變得富有但不在法國交稅。
但從長遠看,好處卻是巨大的——這些法國企業家中的大多數還會回到法國,將深厚的創業經驗帶回國內,同時帶回來的還有國際上聯繫,以及融資渠道,而這些將幫助他們成為法國創業公司的早期投資者,從而給更多的法國人創造就業機會。
關鍵是要把法國科技圈想像成一個全球分佈的生態系統,而不只是局限在法國之內。法國科技圈的巨大成功,很多將會發生在美國,以及亞洲。
- 紐約與法國
紐約是法國科技圈理想的第二家園,雖然矽谷依舊是無可質疑的科技界的中心,但紐約對那些希望建立國際業務的法國創業家提供的優勢是明顯的——更短的飛行里程、更小的時差,某種程度上更小的文化差異,以及一個更年輕、充滿渴望的技術生態系統,更容易為後來者提供出名的機會。
因此,讓我多少有些驚訝的是,在與巴黎的創業者交流時,他們想到的最多的是紐約而不是矽谷。
紐約科技圈的一些重要人物與法國有著很深的聯繫或懷有極大的興趣,比如 Kevin Ryan(Gilt、MongoDB、Business Insider、Zola)和 Ed Zimmerman(Lowenstein Sandler)。這個社區正發展良好。駐紐約的法國領事館(由新派的 Bertrand Lortholary 領導)正在積極的推廣法國創業家社區。就在這週,一個新的大會(La French Touch conference)召開,並有可能成為新的重要關注點。
- 接下來需要做什麼?
創建一個科技生態系統需要幾代初創公司的努力。初創公司需要經歷啟動、融資、增長以及投資者的退出。創業者和早期員工需要將他們的經驗和資金貢獻回來,通過天使投資的形式投入到下一代的創業公司之中。成功退出時的高額回報激勵著新一代的創業者和風投們。
所以法國,正如其他新興的科技圈一樣,需要更多的成功退出。然而,法國擁有一樣秘密武器——澤維爾·尼爾——他出資 2 億歐元把一個火車站變成可以容納 1000 家創業公司的孵化器。
這可能是巴黎的創業圈達到引爆點所需的最後一推,對於美國的風投來說,在他們走遍歐洲科技中心的旅行途中,單單這一點就應當給他們足夠的理由把巴黎列為必去的地方了。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 36kr;圖片來源:Wiki, 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