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匯近期走弱,終於一如所料,在上周四觸及了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向市場買港元、沽美元,是聯繫匯率制度自2005年推出優化措施後首次入市。行文之時,金管局已經四度承接港元沽盤,買入約96.6億港元。
我說這是「一如所料」,並非因為我有水晶球,事實上,我和政府多位財金官員,近期不厭其煩多次預告,美國聯儲局自2015年12月起至今六度加息,港美息差已經明顯拉闊,吸引「套戥交易」使港元流向美元,最終會令部分資金流出香港,為港息正常化提供條件。然而,大家對港元流走亦毋須過份擔心,原因有二:
一、設計之內 自動調節
聯繫匯率是一種貨幣發行局制度,簡單來說,當香港出現資金流出,港匯偏弱,直至觸及弱方兌換保證(7.85)水平時,金管局便會向市場買港元、沽美元,保證港匯不弱於7.85。隨着資金流出香港,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收縮,當下降至某個水平時,銀行便會基於商業考慮和自身需要,調高港元利率──這就是我們常掛在口邊的利率正常化。而當港元利率上升,減少與美息差距時,港匯資金流出的情況自然減慢甚至停止,港匯亦會企穩。因此,根據聯匯設計而出現的「四步曲」:資金流出→結餘收縮→港息上升→匯率穩定,完全是機制設計之內的正常運作。
二、做好準備 抗震力強
經歷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市民,也許會擔心,今次資金流出香港,政府是否有足夠財力應付呢?答案毋容置疑,因為我們已一早做好準備。自2009年美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以來,約共有1,300億美元流入了香港。金管局把這筆相等於約1萬億港元的資金全數投放在一些高流動性和信貸質素良好的美元資產(例如美國國庫券),能夠迅速變現成美元現金。即使遇上極端情況,出現大額資金要求沽港元、買美元,金管局都絕對能夠應付這些兌換要求。現時港元貨幣基礎約1萬7千億港元,亦全數有上述的美元資產支持,為資金流出提供極大的緩衝。
此外,我們亦已防患未然,在資金未退潮前早已為香港銀行和金融體系做好防震措施,例如金管局過去不斷加強銀行的風險管理,並為銀行進行壓力測試,提高銀行業界的防範意識和準備。香港本地銀行在2017年底持有高流動性資產超過4萬億港元,銀行流動性覆蓋比率接近150%的高水平,能為資金流走提供充足緩衝。另外,還有豐厚的外匯基金提供安穩的後盾。事實上,香港的金融和銀行體系一向具備高抗震力,令香港安然度過2008年的環球金融危機和2011年的歐債危機,因此,我非常有信心香港能夠應付極端情況下資金大量流走引發的挑戰。
利息趨升 無可避免
正如剛才所說,根據聯匯「四步曲」,資金開始從港元流走時,港息便會跟隨上升。事實上,自從美國開始加息以來,香港利率已經趨升,以樓宇按揭常用作基準的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為例,已從2015年底的0.22% 升至最近的0.85%。在資金流出後港元利率會更趨近美息,即使從目前港美息差幅度看來,短期內不會出現大幅飊升的情況,借貸人的利息開支亦難免會因而上升。
未雨綢繆 管理風險
市民在借貸時要持務實和審慎的態度,不應期望超低息環境無止境地持續下去,必須要慎重考慮能否應付貸款利息開支上升的情況,同時亦要注意利息趨升對資產價格以至對自己投資的可能影響,量力而為,小心管理好風險。
2018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