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全年潛在土地供應料可興建約20,550個單位,高於《長遠房屋策略》的估算需求。他又宣布調整買賣或轉讓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稅階,即日生效,但現行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維持不變。
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時說,2023至24年度賣地計劃共有12幅住宅用地,連同鐵路物業發展、私人發展及重建和市區重建局項目,預計全年潛在土地供應可建約20,550個單位,較《長遠房屋策略》年度估算需求,即12,900個單位高出約60%。
賣地計劃另有商業用地和工業用地各三幅,分別提供約2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和17萬平方米工業樓面面積。
陳茂波表示,政府努力加快造地,成效顯著,未來五年通過賣地計劃和鐵路物業項目向市場提供的土地可興建不少於72,000個私營房屋單位,規模較上一個五年期增加近一倍。其中,近六成土地供應來自新發展區和新市鎮擴展區,餘下四成來自其他地區的政府賣地項目和鐵路物業發展項目。
公營房屋方面,政府覓得足夠土地興建約36萬個單位,超出《長遠房屋策略》的供應目標約20%,可滿足未來十年約30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此外,政府已選取八幅土地興建簡約公屋,填補短期公營房屋供應不足的缺口,並及早改善居於不適切居所市民的生活環境。
截至去年年底,約7,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已投入服務,預計未來兩年再有約14,000個單位落成啟用。
陳茂波又估計,今年起計五年內,私人住宅單位每年平均落成量逾19,000個。而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樓單位潛在供應量維持在較高水平,約為105,000伙。
去年購置住宅物業的人士超過九成屬首次置業。陳茂波表示,考慮到買賣或轉讓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稅階自2010年起未有調整,因此決定作出調整,即日生效,以減輕一般家庭首次置業,特別是中小型單位的負擔。政府預計37,000名買家受惠於這項措施,庫房因而少收約19億元。
談及北部都會區,陳茂波指,政府正籌備成立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並已與內地部門成立專班,就相關發展事宜加強溝通對接。此外,當局會率先在第二季就新田科技城的發展方案和土地規劃布局展開諮詢,項目將包括150公頃新創科用地,首批用地的平整工程明年動工。
預算案又公布預留3,000萬元予發展局研究成立建築研發及測試中心,並進行規劃和初步設計。中心會就創新物料、建造方法和技術等進行研發、制訂標準、提供測試和發出認證,帶領建造業界創新,吸引研發人才在港發展。中心並將利用香港的獨特優勢,為國家提供平台,讓其建造標準和相關產品與國際市場接軌。
政府另預留3,000萬元研究於青衣一幅約三公頃土地興建首座先進建造業產業大樓,該處可提供場地讓營運者設立鋼筋預製工場、機電裝備合成加工場、預製生產工場等。
此外,政府會研究和落實加強組裝合成組件供應鏈的措施,涵蓋組件生產、運送、貯存、認證等事宜,涉款1,500萬元。當局並探討於北部都會區設立生產和貯存用地,以及促進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協作和完善組裝合成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