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撰文表示,國家把握多項前沿科技,探索太空的有「神舟」、「嫦娥號」、「天宮」,潛入深海的有「蛟龍號」。從前香港學生要接觸、參與這些科技發展可能只在夢裹,但現在本土出產的載荷專家獲選為預備航天員,上蒼穹、下深海,對香港學生而言已不再是夢,而是努力便有可能達成的目標。
以下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10月1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青年興,則香港興。過去一個月,我出席了兩個不同的青少年活動,向適齡工作的年輕人推介香港的航空事業發展前景;又鼓勵一群中學生把握在學時間,發掘自己志趣。現在國家把握了多項前沿科技,過往在香港學習,想探索上天下海科技的機會渺茫,但如今乘國家發展東風,同學只要肯努力,深度參與科技探索已不再是觸不到的天空。
航空事業 前景亮麗
運輸及物流局轄下的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一直致力為航空、航運及物流業羅致人才,提供培訓機會。我在9月底出席由該基金資助、香港航天領袖總會舉辦的香港航空職業及教育博覽2024開幕典禮。雖然展覽開幕當天,天文台接連發出黃色及紅色暴雨警告,但亦無阻年輕人了解不同航空職位的熱情。
放眼全世界,民航服務是一項持續增長的產業,未來依然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要保持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我們必須提升競爭力,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人才。三跑道系統將於今年年底前投入服務,加上機場城市願景下的各個發展項目相繼落成,香港航空業正是用人之際。當天,不同航空、地勤及相關公司、民航處,以至專上院校都設置了攤位,一站式解說香港航空工作的未來可能,參觀博覽會的青年應該都收穫豐富,我非常期待在機場社區見到他們投入工作的身影。
發掘上天下地可能性
另外,上周日,我出席了新界區傑出學生選舉頒獎典禮,作為大埔出生、成長與讀書的新界人,這次已是我連續三年出席這個極具意義的活動。
出席活動的學生都已在傑出學生選舉中獲得肯定,但我寄語他們不要停下步伐,要繼續多看世界。國家發展迅速,嫦娥奔月、蛟龍入海,從前都只是傳說故事,但現在這些都是中國前沿科技的代名詞。國家有「神舟」載人任務飛船,用來探測月球的「嫦娥號」、「天宮」太空實驗室。還有上個月隨母船「深海一號」科研考察船來港,能潛入深海7,000米的「蛟龍號」。從前香港學生要接觸、參與這些科技發展,可能只在夢裏發生。但現在本土出產的載荷專家亦獲選為預備航天員,上蒼穹、下深海,對香港學生而言已不再是夢,而是透過努力奮鬥就有機會達成的目標。
我在與年輕人交流時,亦囑咐他們要多與不同層面的人接觸,如行業內的老行尊與前輩。因為傳承經驗可令大家少走很多冤枉路,同學在聆聽他們提醒的當下可能未必即時領會,但當繼續走人生路,回想起這些提醒可能是醍醐灌頂。我是一位土木工程師,從前經常要在地盤工作,亦曾在不少前線工友身上得到靈感,他們的第一手經驗,教曉我在工程如何可以最有效、最快速解決問題,所以廣交朋友、深交朋友,永遠不會有錯。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當日頒獎禮舉行的地點位於科學園,內裏有不少初創企業,那裏也是自動駕駛其中一個研發場景。但沒有過去的基礎不會有今日的發展。我提到今日大家用手機通訊,但我們曾經也是從「call 機」、「fax機」的技術走過來。在求學階段,大家不要忽視傳統知識的重要,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作為學生,要打好基礎、做足準備,才能走更遠的路。
我在兩次青年活動都與不少學生及青年交流,令我更有信心,香港的未來托負在他們手中會變得更美好。我再次祝願香港各位年輕人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找到自己志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