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韻詩今年10月在紅館開演唱會,本來藉著和毛記電視多次合作的氣勢,應該不難找到大企業為演唱會冠名贊助,但想不到一次Lancôme事件,令何韻詩成為全球新聞焦點,但同時亦令所有大型商業機構對贊助她的演唱會敬而遠之。
既然此路不通,何韻詩唯有創出一個打破所有行規的贊助方法,就是接受公司或個人,認購以一萬五千港元為一個單位的小額贊助。假設獲得三百個贊助單位,相當於四百五十萬港元贊助費,金額規模和傳統大機構冠名贊助已經相去不遠。
贊助何韻詩是否明智
在商言商,贊助何韻詩演唱會是否明智決定?對跨國大公司而言,的確需要冒上一定的商業風險,輕則損失大陸市場,重則影響國際形像。就如Lancôme事件,只因為香港分公司一份粗疏倉猝的聲明,就釀成一場國際公關災難。
但對於沒有國內生意的本地小企業,這卻是一個近乎零風險,而且極之符合經濟效益的宣傳機會。根據社交行銷專家Jan's Tech Blog(1) 披露,十多萬fans的KOL(Key Opinion Leader 意見領袖)出post,大概是萬多或兩萬港元一次,而本地傳統傳媒Facebook Page,也大概是這個價錢。
何韻詩的Facebook Page現有45萬fans,和〈毛記電視〉的47萬fans比起來毫不遜色,fans數量甚至超越Milk Magazine、東Touch、metropop等等傳統媒體。如果以這些Page每一個post的收費為一至二萬元來比較,贊助何韻詩演唱會只需一萬五千元,還包括價值五千多元的演唱會門票,就算不計「送飛」所帶來的商業效益,只要何韻詩所講的「用自己方式為你代言」的效益不少於一個何韻詩Facebook post,這次贊助就穩賺不賠。
贊助者對品牌的支持和信任
除了演唱會門票外,這些小型贊助商對何謂「用自己方式為你代言」其實一無所知,可以說得上是「講個信字」。這情況就如電動車廠商Tesla推出其Model 3汽車類似,Model 3在新車發佈會之前就開始接受公眾預訂,而付款預訂的人根本連Model 3的外型和規格都未知道,其決定只是基於對Tesla品牌的支持和信任。
這次集體贊助,是本地小企業對「何韻詩」這個品牌投下的信任票。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除了開拓出前無古人的演唱會贊助模式外,更有可能成功改革香港樂壇,拯救步向死亡的廣東流行音樂。當然,執行這種沒有先例可循,比傳統贊助複雜得多的商業模式,一不小心可能又會釀成另一次公關災難。
除了公司贊助外,何韻詩這次破天荒接受個人名義贊助,可說是為演唱會引入了「眾籌」的精神 - 利用信念去召集大量的支持者,以小額金錢支持自己相信是有意義的項目。其實這些個人支持者不需要藉著贊助來做宣傳,其動機只是純粹為了支持何韻詩這個品牌和她所代表的價值觀和信念。
千載難逢的「高性價比」宣傳機會
對於仍然在擔心贊助何韻詩會引至「被大陸封殺」的marketing manager,其實只要留意一下Lancôme母公司L'Oreal的股價表現,雖然在六月中因Lancôme事件曾經急跌了幾個百分點,但到了七月已經回復上升,甚至升破半年來高位,所謂「封殺」,效果只在一時。在互聯網時代,就算有多轟動的新聞也好,都會迅速被另一些更轟動的新聞蓋過。
純粹以商業角度考量,香港似乎從未試過有如此「高性價比」的宣傳機會,讓小企業能夠在大眾市場曝光。據悉風格同樣「本土」的毛記電視所主辦的〈萬千呃like賀台慶〉,贊助費高達數十萬元,也只包括十張門票和數個Facebook post。今次何韻詩演唱會入場門檻不過一萬五千元,同樣有十張門票和社交媒體宣傳,這種機會千載難逢,所以一日之內已有超過一百個單位贊助,相信不出幾天,所有贊助單位便會被全數認購。未能快狠準地決定贊助的商戶,則不知要待何時,才會遇上這種只付出小額贊助便能成為全城焦點的黃金機遇了。
參考連結:
(1) 這個世界人人都是KOL,又或者無KOL (15-7-2016)-Jan's Tech Blog
圖片來源:HOCC facebook
The post 集體贊助何韻詩 是冒險還是明智 appeared first on 偉大航道 The Startup Grand Line.
Source:: grandli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