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科技不可避免的對許多行業帶來根本性的轉變,從網路商城到線上音樂點播,金融理財到出版業等等,再再都因為網路科技而推出相對應的變動。
網路科技讓社會不斷的發掘更多可能,而如今最新一波的浪潮即將席捲能源業。現代知名的經濟、社會評論家 Jeremy Rifkin,曾出版多本暢銷書評論現代社會與經濟走向,在他 2011 年出版的《第三次工業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裡,指出在目前的經濟與科技交互影響走向下,「能源民主化」(democratisation of energy)是可以預期的。
由於能源與經濟和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在可用能源日益珍貴的情況下,全球發展之於能源的關係不再是予取予求,而是要將永續發展,和有效率的利用模式融入能源政策中。
就像前人的創業經驗一般,新創的科技公司將會成為一股重要的能源民主化趨力,原因是這些新創的公司通常在發展科技技術與商業模式上,比大公司來的更加彈性,而且具有創新力,因此新創公司出現的原因就是為了提供全球能源變局一些新的思維。
為了讓這些新創公司能夠有一番成就,有一群所謂的「加速者」(accelerators)現在將注意力轉移到能源業的新創公司上面。
在發展網路科技上,這些加速者的培育計畫早已蔚為一股風潮,而如今他們即將利用過往經驗,幫助能源新創公司計畫出具有一定規模,且富有創新點子的商業模式。多虧培育計畫的幫助,這比新創公司自己單打獨鬥有效率多了。
- 加速器、育成中心能加速新創公司發展
新創公司通常從小規模組織開始發展,大概只有兩、三個合夥人待在一間小倉庫,放幾台電腦,再加上數不盡的熱情還有新穎想法,這就是新創公司的規模。因為公司只是在草創時期,公司行事風格就不如大公司制式化,不但彈性許多,並且面對問題時,也能夠對於突發狀況迅速反應,少了綁手綁腳的限制,新創公司自然更有創造力。
不過對於新創公司,最大的問題就是失敗率極高,不是在嚇唬你,根據 Bloomberg 的最新調查,十個新創公司有八個都會失敗。這就是為什麼創業培育計畫要在這個時間點參一腳,幫助這些新上路的企業家將創新點子付諸實行,成為一個有規模的生意。
由美國的 Y-Combinator 和 Techstars 主導,培育計畫意在將創業過程歸納成一種模式,這些培育計畫提供創業資金,以及幫助新創企業起步。企業培育計畫就如同創業者的大學一般,創業者在這裡可以得到幫助以及建議。
培育計畫最大的價值就在於提供諮詢,新創企業藉由培育計畫得到適當的諮詢,以及業界投資金主管道,尤其是在能源業界,這些業界前輩可以為新創企業家打開一扇大門,提供實用的市場經營經驗,將仍在出創階級的點子能夠與現實結合、連結事業合作夥伴,或是顧客等等,以上都是新創企業亟需的資源和通路。
- 推動能源民主化的新創公司已經出現了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新創公司投入能源發展這塊行業,例如 Mosaic 公司就以群眾集資計畫投資太陽能元面板;Opower 提供客戶完整的能源利用計畫;Ridejoy 讓客戶可以搭順風車,並且享受便利且節省能源的運輸方式;Bidgely 讓客戶完整了解到他們的能源消耗方式,並且提供節省能源開銷的建議;Nest 正在開發能夠隨個人使用習慣自動控制的空調。
這些能源新創公司結合網路科技提供大眾更便利的服務,僅僅只是一小部分例子而已,而這些公司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大眾的能源使用習慣,不僅只是製造能源,而是把能源做更有效率的應用、交易,這些在前頭領路的先鋒只是開始,未來絕對會有更多、更創新的例子。
- 能源業的整體環境,成了現能源業新創公司的挑戰
「能源科技公司現有的擴展空間其實非常有限」,Frost &Sullivan 能源顧問 Jonathan Robinson 表示,「再生能源當下的發展,以及目前能源業的整體環境,其實對於這個市場的潛在發展是種阻礙。未來的企業必須要處理目前環境所設下的阻礙,並且積極開發。」
對於能源新創企業來說,掌握資金運用的先後順序,和了解能源設備公司的未來導向,對於新創公司的企業導向將會扮演關鍵性角色。
Robinson 也表示:「常常研發部門認為某種技術會有極大的發展性,不過卻被當下的能源需求給絆住,才發現不實用,因此對於實際的市場需求有一定了解,可以讓研發部門針對時下需求對症下藥。」由此可推論,能源新創公司想要在大環境生存,並不會是一件簡單事。
- 能源產業的企業培訓計畫,能夠為能源創新、第三次工業革命推一把
儘管障礙還是存在,但體認到能源新創公司可能對能源使用方式,以及能源產業帶來極大的革命,仍有越來越多的能源企業培訓計畫出現,希望能協助新創公司在市場洪流裡站穩腳步。
某些顯著的例子包括 Surge,主要著重在世界能源、水資源的發展上,希望能夠協助新創公司在七年內站穩企業腳步,而 Surge 主要參與休士頓、德州的能源新創公司發展計畫;Azimpo 則主要經營以色列地區的能源企業;在歐洲,第一個能源新創公司培育計畫則是由阿姆斯特丹的Rockstart Accelerator推出,主要負責協助網路和行動裝置領域的企業。
產業的變革除了求先機之外,更注重的也是與現實的結合,否則就算有再好再新的點子,若沒有市場的回饋也都是枉然。企業培育計畫在此就扮演了一個中間的媒介角色,引領新創公司能夠縮短摸索時間、資金問題、市場銜接,快速的具備一間上市公司該有的條件與能力,因此整個市場將會呈現一種正向回饋。
或許能源業的改革會因為中間媒介的介入,以及時下全球能源創新政策的大量需求,比過往的其他產業來的要快呢。
- 延伸閱讀,台灣也有能源新創公司:
【appWorks DemoDay 6:團隊速報】效率節能!省電要從工廠做起,不是家庭--廠星科技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