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 表示,至 2017 年,行動 App 下載量將突破 2,680 億次,創造逾 770 億美元的營收,並使 App 成為最受全球使用者歡迎的運算工具之一。因此,Gartner 預測,行動使用者每日將提供個人化的資料流(Data Streams)給逾百款 App 及服務。
Gartner 研究總監 Brian Blau 表示:
「行動 App 已成為將內容及服務送達消費者的正式管道。從娛樂內容到生產力服務,從量化自我(Quantified-self)至家庭自動化(Home Automation),任何連網消費者想做到的事情,幾乎皆有一款 App 可對應。
與消費者服務的連結,意味著使用者無時無刻都在透過行動 App 提供資料。隨著使用者持續採用 App 並與之互動,其相關資料(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去過的地方)將徹底改變 App 互動模式。」
- 行動 App 成行銷策略主流,而未來穿戴式裝置的 App 將稱霸 App 領域
目前 App 經常提供讓品牌直接接觸並吸引消費者參與的機會,使用者的資料因而被視為一種資源。免費 App 更是如此,其占 2013 年 App 下載總量的 92%。App 使用者提供寶貴的資料,且通常願意接受廣告或資料連結以換取使用 App 的機會。
Gartner 表示,品牌商與企業已將行動 App 作為其使用者參與策略的主要元素。此外,隨著行動裝置(包含穿戴式裝置)拓展至其他消費者和企業活動領域,行動 App 會更形重要。
Blau 指出:「未來三至四年內,App 的使用將不僅侷限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其影響將擴及更廣泛的裝置,從家電到汽車及穿戴式裝置。Gartner 預測,至 2017 年,穿戴式裝置將占總 App 互動量的五成。」
穿戴式裝置將使用行動 App 作為資料交換的管道和使用者介面,因許多裝置只有少許、甚至沒有使用者介面功能。而將此功能移轉至行動裝置,意味著穿戴式裝置將仰賴 App 執行所有使用者輸入、輸出、設定、內容創作及消費,有時甚至提供基本的連線能力。
Blau 表示:「雖然穿戴式裝置不會完全仰賴行動裝置,或成為其附屬產品,然而這是製造商壓低該類裝置體積與能耗的一種方式,同時藉由採用 App 以大幅降低裝置成本,因為 App 更容易維護與更新。考量其基本服務,大多數的穿戴式裝置皆需要特定形式的使用者介面。以健身記錄器為例,其裝置上存取的資料最終必須上傳至雲端處理、分析,然後回報給使用者。App 顯然是利於開發優異產品與服務的平台。」
- App 幫助認知運算技術收集個人資訊流,將加速物聯網的建立
行動 App 通常為認知運算(Cognizant Computing)的一個媒介,而透過 App 互動所蒐集的資料及相關的分析,無論在數量與價值上皆更形重要。
事實上,其精密程度甚至可以讓消費品牌透過其解決方案供應商掌握個別消費者的大量資訊,例如其人口資料、所在地點、偏好、習慣,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包含消費者的社交圈。Gartner 因而預測,至 2015 年,認知運算將成為智慧家庭解決方案的關鍵推手。
Gartner 研究總監沈哲怡表示:
「認知運算根據使用者的歷史資料、偏好與使用習慣協助採取明智的行動。它可以預測使用者需求,毋需使用者主動動作或干涉服務執行的情況下即能完成工作。
這可以是以極為簡單的形式完成一項例行事務,例如:在預定的時間開啟電熱水器;或形式較為複雜的工作,例如:當緊急事件發生時撥打急難救助專線並聯絡醫師。」
認知運算可在家庭環境中扮演具有意義的角色,乃因居家擺設穩定且設備相對固定,且使用者行為較為規律及容易預測。其工作性質偏屬線性,各有所屬的界線且較少跨界互動。例如,娛樂服務不太可能需要與醫療保健或家庭管理服務互動。此外,家庭環境所需的設備或服務資料量相對低於戶外環境。反之,戶外環境的周遭情況及使用者的意向變化較大。
Google、Amazon、Facebook 與 Apple 等大型服務供應商已和消費者建立關係,因而擁有龐大的使用者資料可進行分析和預測(是認知運算的一項關鍵資產),所以可能於該市場佔有領先優勢。
此外,消費者亦信賴這些品牌來管理其個人資料,這是認知運算另一個關鍵的層面,因為新的競爭者必須從頭建立這樣的關係。智慧家庭解決方案可能會需要橫跨多個品牌及平台方以「具備智慧」,及提供良好的使用者體驗。那些侷限於單一品牌的方案,很可能會失去競爭優勢。
(圖片來源:IntelFreePress,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