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執筆時微信針對過年又出招,大家開通微信支付就可以「搶紅包」,一夜之間身邊人人瘋搶,差點還以為開心農莊的「偷菜潮」重現!(阿里巴巴的支付寶自然也不甘落後推出「討紅包」)
與此同時外媒報道騰訊為了推廣微信海外版 WeChat 也聯手 Google 送餐券吸用戶 -- 只要在 WeChat 上連接 Google 賬號,再邀請 5 個友人加入 WeChat,用戶將獲送 25 美元的餐廳禮券。看來一場大陸網路巨頭的燒錢爭霸戰在 2014 年終於燒向世界。
心水清的朋友都知道最近圍繞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頻頻出招,不過是這場重量級巨頭爭霸戰的冰山一角。
阿里和騰訊惡戰移動網路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雙方你來我往戰火大開席捲了整個大陸網絡界,其他各路人馬的取態也日益涇渭分明,楚河漢界,大有二馬爭衡,網火燎原之勢。
自從馬雲下了戰書以後(但明眼人不難看出阿里其實採守勢),幾個會回合雙方在通訊應用、金融理財、付款、手機遊戲上針鋒相對,再借盟友把戰火燒到了 O2O、甚至物流行業。一時讓局外人眼花繚亂,不明白為何多年來乍看相安無事的兩位馬總為何突然劍拔弩張。
實情是中間哪怕再多波瀾詭譎,二虎相爭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誰能成為未來電子生活一站式掌上遙控系統,誰才有資格笑到最後!」換句話說在今後高度贏家盡取的智能化網路時代,真命天子只能有一位。
- 阿里巴巴、騰訊都在鬧什麼?
一旦著眼於這個萬億元規模市場的戰略藍圖去思考的話,雙方幾乎毫無底線的燒錢肉搏就變得合情合理。按照這條主線,筆者覺得目前真正的主戰場是以移動支付為主軸的網上與實體服務互融。
屬於這一類的有以下幾項:
1)支付寶併購天弘基金後獨家的余額寶,騰訊攜手華夏基金的微信理財通
意義在於結合電子錢包、儲蓄和支付為一體,充當其他所有服務業電子化的中樞。目前這條戰線阿里以擠佔大量活期存款表面占優,騰訊則放棄第三方支付的思維模式,把微信支付打造成純粹的銀行間資金清算通道來競爭。
2)成立基於數據分析的小額貸款公司
別看小額貸款業務好像跟互聯網沒多大關係,在個人和中小企信貸信息管理不完備的大陸,一鍵審批,電子錢包即時到帳的無縫消費貸款對網購的協同效益實在太大了。這方面騰訊才剛剛投資前海小貸公司,阿里起步早得多而且擁有天貓淘寶的大數據,有壓倒性優勢。
3)還有就是以電子錢包為發動,全面整合衣食住行生活有關的 O2O 服務範疇
首先出現的理所當然是微信上面開通各種生活雜費支付。但這一次的電子生活革命遠沒有這麼簡單,它將會隨著智能化手機全面深入衣食住行各個生活領域。
第一炮就是曾經沉寂一時,最近卻因兩大巨頭拉攏而處在風口浪尖上的「叫車 App」。
關於騰訊和阿里爭相砸錢,對公眾用微信和支付寶錢包支付「嘀嘀」和「快的」App 進行補貼,表面上看似走火入魔。其實目的在於建立用戶習慣,當用戶體驗了商戶透過電子錢包,即時把活動的折扣優惠直接在用戶錢包變現的時候,信用卡透過積分計劃優惠回饋用家的時代可以結束了。
至於騰訊攜手「華南城」搞電商物流,阿里推出「來往」,高調宣布切入手機遊戲平台等,在本人看來目前純屬於釜底抽薪的虛招。所謂三軍作戰,糧草先行;要打造電子生活一站式掌上平台大業當然耗費不菲,所以雙方都想掐住對方糧道。阿里的收入源是電商,騰訊目前則是靠遊戲這頭 Cash cow。可是目前雙方都無足夠實力在對方的主場上攻城掠地。
- 什麼是「一站式掌上電子生活」?
那麼踏入馬年,筆者對於這場網路生死決鬥的最新進展又有何大膽猜測呢?回答之前有必要解釋一下本人對「一站式掌上電子生活」的構想。為免抽象容我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
想想有一群年輕人用即時通訊 App 群聊相約去旅行,討論完畢第三方應用便把群組裡的地點路線圖自動合成方案意見稿供投票決定,系統人工智能根據決議方案路線自動預留機票、飯店供你選擇,然後從你的電子錢包取得授權先給異地租車和每個地方的餐館預留下預定。連去銀行的時間也省了,因為買旅遊保險呀、外幣兌換都可以在電子錢包裡即時完成,預先兌好的小鈔在目的地機場領取就是。
到了目的地後以手機支付購物的遊客不用再操心排隊退稅了,商品消費稅應能即時返還錢包!更有甚者旅客中途如果生病也不用擔心,配合身上穿戴式智能用品的 Sensor 向醫生發送數據遠端斷症就可以隨時在藥店買處方藥物。
上述全部功能如果能在一個手機 App 上按幾個鍵就操作完畢的話,一個涵蓋衣食住行全方位的一站式掌上電子生活時代才算真的來臨。至於目前現實與藍圖範本之間存在的差距,便是參與這場革命的所有巨頭們未來幾年要補完的瓶頸,以此來猜測未來的購併動向的話,估計雖不中意亦不遠矣。
- 誰能成為未來電子生活一站式遙控?
現行的服務業電子化水平要進化到上邊的例子,中間有三大技術瓶頸需要打破。
首先,是一個能妥善處理個人雲端數據庫資料的人工智能。現時很多人都有手機端的雲儲存,但是那是一個個凌亂、獨立的檔案,缺的是一個比 Siri 強大的智能助手幫我們選取和整理每個不同 Task 所需的資料。
這一項是世界科技巨頭人人爭奪的上游戰略資源,(例如 Google 剛以四億美金收購的 Deepmind)預計不久將來大陸的 B.A.T.(《TO》編註:指大陸三大網路企業,分別是「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也會開始出手爭奪。
第二種,是穿戴式智能用品的普及和 Sensor 技術的提升。隨著 Google Glass 一類產品的普及,只要配合測量精度更準確的各種穿戴 Sensor,醫生遠端處理日常小恙(世上絕大部份的診所都是在處理傷風感冒之類的病症)的雲端健康管理系統基本可以成形,屆時網上醫療可望向前邁出重要一步。
再來,就是與網路全面結合的現代物流。物流的效率向來是電子商務的瓶頸;物流夠高效的話,生鮮水果配送,商務車短租,寵物租賃一切通行無阻。只要微信再整合一批 O2O 服務商,幾年後很可能就出現以下一幅構圖:
「衣」:這個本來電商就已經解決,實體店 Show rooming 手機網購。未來可能連搜都不用搜,你在實體店看貨時眼球追蹤自動系統,自動幫你搜對應商品下單。
「食」:生鮮水果配送隨著物流成熟肯定會被收編。不用早起去菜市搶鮮之餘,配合雲端健康管理系統可能還會分析你的日菜單,提示你注意營養均衡,給你配送合適的保健品,讓你不用自行在網上討論區研究了(又是一個千億規模市場)。
「住」:以後家裡的家具變成了裝鏡頭帶 Sensor 的智能家具,接連雲端的 A.I. 幫你看家,週末再不用留在家裡看著鐘點工。
「行 」:旅遊的飯店機票就不用說了,日常的叫車、商務車短租(在交通繁忙的地方很多人嫌計程車不願等候,自駕停車又難)、甚至看病等,全部一個 App 搞定。
- 世界都準備好了嗎?
以上例子都屬於舉一反三,其實事情發展的趨勢都算是順理成章,只不過我們可能沒想到在即時通訊,和移動支付兩大支柱的催化劑配合下會這麼雷厲風行。
按目前的情況看,這一股由大陸網路巨頭刮起的傳統行業整合大潮,有可能打破以往凡事向美國「抄考」的慣例,極速席捲世界各地。觀乎騰訊、阿里不遺餘力的互博,恐怕巨頭們都知道這是一場比過往任何時候都「贏家盡取」的戰爭。如果其他通訊社交應用不能及時跟上,便隨時有可能在服務升級鬥爭中隕落。
同樣的,在生活服務電子化的大潮下,少量完成傳統服務無縫電子化轉型的供應商將有機會搭上便車,在短時間內顛覆原有業內生態秩序,重複當年網絡迅速顛覆出版、音樂業界的故事。關於這一點估計到時很多傳統商家還都會卒不及防,就像目前大陸的零售百貨業在經歷網購被網購平台「天貓」、「京東」撬動躥紅後陷入措手不及的窘境。
歡迎意見交流!
- 延伸閱讀
行動商務瘋狂崛起:中國光棍節,淘寶交易額達 350 億人民幣,53.5 億來自手機!
原來網路銀行可以這樣搞!去鬧吧阿里網路銀行,把這裡鬧得天翻地覆吧!
從專利看 Apple 在行動商務的佈局(上):Apple 正在打造最強 O2O 服務霸王
(圖片來源:Paulo Brandão、中关村在线, 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