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原文作者為 Lisa Evans,本文為編譯文章)
《Overwhelmed: Work, Love and Play When No One Has the Time》一書作者 Brigid Schulte 說:
「公司不該繼續獎勵超時工作的員工,員工的生產力才是該關注的重點。」
你每天是否匆匆瀏覽早報頭條、同時回 e-mail、替小孩準備午餐呢?你的同事之間會不會比較誰在辦公室待最晚呢?
身為記者的 Brigid Schulte 身處最忙碌與耗時的產業之一,她與許多忙碌的同事相同,感到工作過量,快被工作與家庭生活給淹沒了。Schulte 說:「每天我都忙得不可開交,好像只用指甲搆在懸涯邊般。我試著超時工作,我不只想表現良好,我想做到令人驚豔的程度;而回家後,我還要努力當個完美媽媽。」烤杯子蛋糕到凌晨兩點,還有在等小孩看牙科時,坐在地板上主持專業面試,這些對於 Schulte 來說都是常態。
- 工作時間長、抱怨自己整天都沒時間,這些已被視為身分的象徵與成功的標誌
雖然她已馬不停蹄地工作,卻仍感到生產力低落與不足。她已經接受「忙碌文化」了;也就是說,她的工作環境慣於把工作時間長、抱怨自己整天都沒時間等等視為身分的象徵與成功的標誌。
現在她在新書《Overwhelmed: Work, Love and Play When No One Has the Time》之中提出論點,她認為,獎勵超時工作者的工作環境,其工作文化十分不良,而她也挑戰經理階層、企業主與領導階層採取新的工作態度:我們應該重視工作表現而非工作時數、鼓勵私人生活而非充滿工作的生活。
Schulte 說,其工作環境總獎勵全心投注、工作時數長的員工,但並不關心員工是否有私人生活。這種「忙碌文化」起始於經濟蕭條的 1980 年代,白領階級開始增加自身工作時數,才能贏過其他朝九晚五的同事;即使工作時數並非重點,現在仍有許多工作環境看重工作時數,卻未衡量工作表現。
- 工作時間拉得這麼長,實際上並無法達成工作目標
Schulte 在書中提到佛羅里達心理學家 Anders Ericsson 的研究,Ericsson 想瞭解人們登峰造極的要素為何,於是前往德國柏林,細查幾位頂尖音樂家的每日行程,結果發現,大演奏家(virtuosos)的最長練習時間大多少於 90 分鐘,且比其他較不出色的音樂家常休息或小睡片刻。
Schulte 表示,休憩時我們常常豁然頓悟,因為人腦是在我們休息時解決問題,讓我們能以新的觀點面對下一波密集的工作挑戰,「若從人類表現科學來看,會發現有力證據顯示,工作時間這麼長,實際上無法讓我們達成目標。」也許有人可以連續幾週都工作 60 個小時,但最後還是會累壞,並失去創意與創新能力。
Schulte 開始尋找真實案例,找尋實施上述研究理論的工作環境,她在哪裡找到真實案例呢?五角大廈,有點意外吧。
以前五角大廈的員工也得長時間待在辦公室,導致員工疲憊不堪、難以維持工作、家人與私人時間的平衡;但在實施彈性工時後,五角大廈的工作文化價值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大家不再自誇工時多長,就算誇讚自己,也是誇自己如何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Schulte 說道,忙碌加班不再獲肯定,而是顯得毫無意義;在這般文化轉變後,五角大廈員工的工作品質改善,思緒也更清晰了。
- 如果員工沒辦法在每週工時 40 小時內完成份內工作,就回家吃自己吧
Schulte 也考察另一軟體公司 Menlo Innovations,在這間公司裡,員工下班後若久留辦公室的話,代表該員工沒有效率,有可能因此被炒魷魚。該公司表示:「如果你沒辦法在每週工時 40 小時內完成工作,我們將解雇你。」可別忘了,Menlo Innovations 所屬產業常有超時工作現象,可說是惡名昭彰,但 Menlo Innovations 卻建立起優良工作文化,可見事在人為阿。
以經濟角度而言,重塑公司文化,使員工重視休閒生活而非鎮日疲於奔命,也是很有意義的,但是 Schulte 警告說,此過程得由上至下發生:
「領導階層的作為會影響公司文化。如果你工作時間超長,那麼即使你請員工回家陪小孩,也不會有人離開,因為員工會效仿老闆工作的方式。」
(資料來源:FastCompany;圖片來源:Tobias Lindman, 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