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交易的進步,包括相當惡意的高度頻繁交易,讓傳統上為交易股票的客戶媒合交易順序的生意變得無利可圖。
曾經華爾街交易員賺錢就跟印鈔票一樣容易,但如今好景不再,交易的利潤正在下降。
許多大型銀行正在從曾經有利可圖的事業,像是交易證券、債券、期貨等各色的金融衍生商品中發起一場恥辱的撤退。
美國金融業五大巨頭:摩根大通、高盛、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史坦利,在 2014 年第一季中獲得了 216 億美元的總交易收益,這比前一年少了 10%,而且比在 2009 年金融業曾達到的歷史高峰 367 億美元少了整整 41%(這樣驚人的收益來自於當時恐慌的投資者們,他們瘋狂的投入推高了交易量,同時也為銀行帶來了不少手續費的收益)。
簡言之,剛剛提及的這些「交易」在大型銀行業務佔的比例將越來越少。
- 忘了金融交易中的「固定收益、貨幣及商品」吧!
我們剛剛提及正在「消失的交易」,其中又是哪些部分的交易被打擊得最嚴重?
是 FICC(Fixed Income, Currencies and Commodities),也就是在主要銀行中的固定收益、貨幣、期貨交易的部分。
這個領域先前曾是摩根史坦利、高盛的主要獲利引擎之一,但現在這個情形已經改變了。新的法則-像是伏克爾法則(The Volcker Rule),迫使銀行減少在投機性交易的投資。其他的規範,像是所謂的新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 Ⅲ Capital Rules),限制了銀行在它們所處的市場位置中,可以用來增加在回報和冒險上的借用資金量。
根據紀錄,這並不只是一個美國現象,舉例來說,英國巴克萊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的交易收益同樣大幅下降(如下圖)。
- 除了 FICC 之外,期貨同樣受到了影響
新的規定同樣對期貨交易事業造成影響。
在 2012 至 2013 年間,根據期貨交易市場研究公司 Coalition 最新的全年資料,在大型銀行的期貨交易收益下降了 18%。作為銀行 FICC 收益的一部份,期貨在收益中佔的比例從 2008 年大約有 30% 縮減到約 6% 的份額。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同樣的原因,被設計來減少銀行風險投資的法規使得這些事業變得無利可圖。
管理者對於一些實體商品期貨交易的作法並不滿意,這些做法指的是當一些金融交易機構不只是在紙上交易資產,還同時購買並存放大量的稀有金屬,像是鋁。
這些操作在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嚴格的監督,而銀行們似乎皆預見了這個情形。
摩根大通和摩根史坦利早就已經公布了他們的實體商品期貨交易的銷售紀錄。巴克萊在 4 月 22 日也宣布將計畫撤出大部分的期貨交易。另一方面,高盛卻將持續其在期貨交易的業務。
- 那「股票交易」呢,它也面臨了危機嗎?
在過去幾年來,銀行和大型機構投資者如共同基金間買賣大量股票的傳統事業,正在成為其總體事業中較小的部分。股票交易量在 2009 達到頂點之後就開始進入了低迷的狀態,而這意味著手續費將減少。
但這並不只是意味著量的減少,投資銀行 Sandler O'Neill 的分析師 Jeff Harte 說:「在交易方面的科技進步讓成本降低,所以銀行在交易的獲利降低。」換言之,在電子交易的進步,包括相當惡意的高度頻繁交易,讓傳統上為交易股票的客戶媒合交易順序的生意變得無利可圖。
- 整個金融業,如今是更加安全卻不迷人
縮減中的交易事業是一個大的改變,但這並非不能預期。
從大的方面來說,這些新制度是為了使金融體系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餘波中更加健全,但這些新制度同時也帶來了「削弱交易」的自然發展。這對那些用銀行資金做賭注來賺錢的交易員而言,或許是一個壞消息(雖然如果他們足夠優秀,他們總能在對沖基金找到一份工作)。而這對那些在危機前拿了不少種股利的銀行股份持有者來說,同樣也是個壞消息(尤其是對花旗集團的投資者)。
但對整體經濟來說,健全的市場讓交易的回報提高。
(資料來源:Quartz;圖片來源:sachman75,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