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 迪士尼、Marvel、彼思、星球大戰…  透過新發表《Crash Bandicoot 4: It’s About Time》深入探討見識PS5強化功能   《PUBG: Battlegrounds》自1月12日起採行基本遊玩免費   參加《黑色行動冷戰》殭屍模式免費遊玩週,探索殭屍模式的全新章節   HoloStage全像投影座眾籌開始! 能召喚你有的NFT和喜歡的角色   鐵拳7出現新角色!波蘭首相「LIDIA SOBIESKA」參戰!   《漫威復仇者聯盟》PS5強化功能、黑豹等新情報公開   《地平線:西域禁地》:透過巧思戰勝敵人   沒有PS5也能遊玩了!PC版「FINAL FANTASY VII REMAKE INTERGRADE」將於Epic Games Store發售! 

為什麼隔離干擾也不會讓你專心?關於專注的5個思考

商業
一般常見的說法是這樣的:出去玩帶著手機會讓我一直手癢想要拿出來上個 LINE, 在家裡打開電腦上個網一大堆社群資訊搞得我心煩意亂,於是我要像下面說的這樣做:「我要把手機關機,我要裝個軟體禁止自己上臉書,這樣就能讓自己專心。」

當然,臨時的「有什麼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專注?有什麼工具可以隔絕干擾?還是說我們找錯問題了?參考:[雲端工作] 事實上,我認為你不能依靠任何數位、網路工具



  • 一、寫下你想要去做的下一步行動

在如何讓自己的工作環境沒有其他干擾,在想著如何讓自己不要在工作時手癢上臉書之前,其實應該要先思考的是:下一步我要做什麼?

專注是一個狀態,這個狀態的目的是「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所以更準確的說,我們真正要的不是專注,而是「投入到某件事情,所以,我們應該優先找到自己準備投入的事情。

這可能會是一個一年的計劃,這可能會是一個月的專案目標,這也可能是一個一小時之內可以完成的任務,但我會建議大家每天都事先安排好「今天準備投入的事情」,也就是今天的下一步行動清單。

一年的計劃很重要,但太大,大到我們只能夢想,反而因此無法專注。但一天之內要做到的事情就相對具體,而且容易把握,把這樣一天之內「要做」、「想做」的事情列出來,這樣當遇到「有時間」時,就知道「可以專注的事情」是什麼。




  • 二、而且無論如何一定要事先寫下來

這裡「寫下」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事先寫下來,而不要等到有時間時才去想自己要做什麼,最好就是前一天晚上、今天早上就寫下今日的下一步行動。

因為如果等到有時間時才去想,那麼就很容易分心,沒有明確目標,自然就會被各種因素干擾,這時候即使關掉臉書,也無法讓你專注,因為無事可做怎麼專注。

所以一定要寫點什麼,很多時候可能在做之前,我們也不是那麼明確地把握住到底應該怎麼做?到底專注在哪件事情上更好?但即使在不確定時,也應該寫下些自己目前想到可做的事情,讓自己「有一個可以專注切入的點」。

找到這個點很重要,事先寫下這個點更重要,因為如果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面」,那麼專註力自然渙散,如果先從「點」切入,不僅有了專注的著力點,也一樣可以在行動中漸漸觸及到面。




  • 三、用「下一步」設計你的工作與生活場景

現在我們有一份今日的下一步行動清單了,這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份清單成為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核心,或者說讓這份清單成為我們「開啟什麼」的入口。

如果這份清單是你的筆記本的話,那麼你就要想辦法確立一個習慣,讓自己做到辦公桌時首先拿出筆記本,自己坐進咖啡館時優先掏出筆記本,自己回到家裡時會打開筆記本,讓這個筆記本成為你所有行動的入口,你會優先看到自己的下一步行動。

在受到其他干擾或分心之前,「先看到」自己可以投入的事情,這比隔離干擾更重要。

不過,這時候你就會覺得筆記本可能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這個缺點就是「要養成隨時拿出筆記本的習慣」是很難的!

因此更好的方法可能是讓這個行動清單依據你的生活場域,自然而然的隨時出現在你面前。譬如說,你的辦公桌上只有一個工作盒,這個工作盒裡代表著接下來要處理的文件。你的冰箱上貼著你在家裡還沒整理的下一個工作。你的電腦一打開就是自動開啟待辦清單軟體。你的手機桌面上貼著下一步行動指示。

試試看不要把所謂的下一步行動清單只想成是單單一份清單,而要去「設計」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場景」,讓自己隨時隨地處於一種「下一步就能做什麼」的狀態。




  • 四、開始行動,就會專注

在培養自己的專注力,在練習讓自己拒絕干擾之前,或許更好也更簡單的方法是「讓自己做點什麼都好」。

就是去做點什麼,只要能夠投入一個行動,自然就是專注。只要知道自己需要投入什麼行動,自然就容易激勵出專注。

所以這也回到一個我們常常講到的製作待辦清單的原則,不要把目標當成你的待辦清單,不要把期許當成待辦清單,不要把大事情當成待辦清單。待辦清單如果是愈具體,愈能夠馬上執行,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的行動最好,這樣的行動最容易招喚自己投入。

因此,我們要把大事情拆分成多個具體小行動,這也是讓自己專注的一個重要技巧。

而這就像前面所說的,「把大事情拆分成小行動」並非什麼習慣養成,也不是改變自己的個性,更不是鍛鍊自己的意志力,而只是一種「方法與技巧的改變,只要我們想做,就立刻能夠做到,就好像原本用大水壺喝水,改用小馬克杯喝水而已。


但是只要調整這樣的新流程,讓這些具體可行的小行動出現在我們的情境中,那麼我們就更容易投入行動,也就是所謂的專注了。




  • 五、每日的回顧總結

最後,要能夠建立可以投入行動的專注清單,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就是事前的計劃,但要能夠事前計劃,還有一個更之前的步驟就是「回顧總結」。

一個無論如何都可以馬上執行的行動,就是「回顧自己之前做了什麼」,從回顧之前完成的事情,就可以找出自己還需要做什麼事情,而這也是計劃下一步行動更好的方法。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找新的資料」、「找新的可行性」來建立自己的下一步行動,但其實這個方法是非常容易分心的,因為找新資料很多時候跟沒有目的的上網沒什麼兩樣,我們只會不斷的發散出各種可能,但沒有行動。


所以要建立下一步行動更好的方法不一定是先去尋找,而可能是先去回顧,從回顧裡建立自己應該執行的行動,這樣也是一種相對更加專注的方法。




  • 小結:

「專注力」是大家都想要獲得的能力,但這個「能力」不一定是要透過訓練自己的精神力來獲得的,有時候其實是「改變自己做事情的順序」,就能獲得我們需要的專注力。

而這時候我們不一定要忍耐克制去隔離干擾,反而可以在順暢的流程中,更自然的投入自己想要做的行動當中。

  1. 你需要有下一步可以投入的行動。
  2. 你必須事先寫好這些行動。
  3. 把這些行動放入適合的場景中。
  4. 這些行動必須立即可行。
  5. 這些行動首先來自於你對之前行動的反省。

如果能夠建立這樣的一套行動的流程,雖然不能說可以百分之百專注,也不是說不需要隔離干擾等技巧,但只要更容易投入行動中,那麼「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境界是可以透過技巧,而非透過精神力來達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追蹤我的FacebookTwitterGoogle+,獲得更多有趣、實用的數位科技消息,更歡迎直接透過社群聯繫我。

Source: playpcesor.com

隨機商業新聞

Disney 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