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署計劃在今年為發展新的轉廢為能設施展開規劃研究,包括就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選址展開環境影響評估和技術性研究,並在全港物色適合興建轉廢為能設施的地點。
為實現約於2035年擺脫依賴堆填區處理都市固體廢物,以及2050年前廢物處理達致碳中和的目標,政府一方面致力推動源頭減廢和多種回收途徑,同時必須發展足夠的轉廢為能設施,以處理都市固體廢物。
目前在石鼓洲旁興建中的I·PARK1(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一期)將是本港首個以先進焚燒技術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轉廢為能設施,預計2025年投入服務,每日可處理3,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
環保署強調,香港需與時並進,興建進一步的轉廢為能設施,才可把所有不可避免和未能回收的生活垃圾全面資源化,並增加本港轉廢為能所產生的電力能源。
該署曾把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作為I·PARK1其中一個可能選址,進行深入研究,今年上半年會對這個選址再展開環境影響評估和技術性研究,並計劃同步展開全港性選址研究,物色其他適合興建此類轉廢為能設施的地點,以及進行有關評估和研究。
這些現代化轉廢為能設施會採用先進技術,並結合相宜的社區設施或綠色旅遊概念,發揮一址多用的協同效應,讓市民受惠更多。
在有足夠的轉廢為能設施啟用前,環保署會有限度擴建新界東北堆填區和新界西堆填區,前者相關建造工程將於年初展開,後者擴建工程年內公開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