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專員公署今日發表有關政府規管貨物和雜物非法霸佔或阻礙街道的主動調查報告,食物環境衞生署和環境保護署分別回應。食環署表示,全數接納和積極跟進申訴專員提出的六項建議,並已在打擊店鋪阻街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食環署指,政府去年7月成立由政務司副司長領導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工作重點之一是打擊店鋪非法擴展營業範圍導致阻街。就此,該署與警方去年10月起陸續在全港各區採取逾500次聯合執法行動,成效理想,並獲地區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正面評價。
現時,多區的店鋪阻街情況已顯著改善,包括申訴專員在報告中提及的荃灣河背街和川龍街,以及北角春秧街等阻街黑點。食環署會繼續連同警方嚴厲執法,並積極跟進申訴專員的建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執法成效。
另外,申訴專員建議環境及生態局、食環署考慮修訂有關打擊店鋪阻街的法例,包括提高罰則、研究賦權食環署人員移除和檢取阻街貨物等。局方已展開相關法例檢討,關於提高店鋪阻街定額罰款金額和票控最高罰則的公眾諮詢也完成,當局會在法例檢討中充分考慮申訴專員的其他法例修訂建議。
環保署回應調查報告時表示,會繼續多管齊下改善環境衞生,包括與相關部門和持份者通力合作、加裝攝錄機監察非法棄置廢物的黑點,並持續檢視措施和成效。
就報告建議進一步提升本地回收發泡膠箱的能力,該署說,發泡膠重量輕但體積大,即使大量回收處理也只能製成少量塑膠原料,加上發泡膠廢物或已被污染或夾雜其他雜質,其回收效益在一般情況而言是相對低,因此循環使用、從源頭減廢為優先處理方法。
去年初起因疫情關係,盛載內地供港蔬菜水果的發泡膠箱未能運回內地重複使用,導致大量發泡膠箱囤積在社區,造成街道阻塞和衞生問題;把大量棄置發泡膠箱送往廢物轉運站也嚴重影響站內正常運作。
為應對此緊急情況,環保署透過廢物轉運站聘請承辦商提供發泡膠箱回收服務,食環署和漁農自然護理署則聯絡數間本地回收商,並獲其他非政府組織和私人企業協助,加大回收處理發泡膠箱的整體能力,由以往不足一公噸提升至約每日12公噸。至今,已回收的發泡膠箱約2,500公噸,因疫情影響而暫時存放在不同地點的發泡膠箱也獲處理。
隨着香港與內地上月8日起恢復正常通關,每日供港蔬菜水果等物資所用的發泡膠箱已逐步回復過往安排,運回內地循環再用。廢物轉運站、公眾街市和副食品批發市場接收的廢棄發泡膠箱數量逐漸減少。
環保署會在合乎成本效益和平衡業界長遠發展的情況下,支持本地發泡膠回收技術的發展以提升作業效益,並與業界協調和加強跨部門協作,合力防止發泡膠箱堆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