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reVPN使用日本在地伺服器‧日本本地IP位址,述不能訪問日本國內網站的情形將通通消失。  Bandai Namco TGS2021 Online網站簡介 ! Twitter活動同步進行中 !   《Mass Effect傳奇版》:再平衡、微調與機制強化處理   名作挖洞電玩遊戲登場!「au Smart Pass Premium經典電玩遊戲」中追加多款電玩遊戲!   COVER社與dwango社透過聯合舉辦的「ホロポケカップ」募資活動被授予感謝狀   今日起登陸PS4的《經典回歸 魔界村》會怎麼呈現協力模式?   IKEA 與 ROG 聯手打造的電競家具,將在今年5月於日本上市!   備受期待的遊戲陣容強勢襲來!官方公開「PlayStation5_Lineup_Presentation_File_2021-03」!   人氣實況主「加藤 純一」發表結婚計劃 

出賣朋友

科技
接二連三的企業出賣用戶私隱被揭發,市民對私隱似是重視了,但其實他們真的理解為甚麼要保障個人私隱嗎?似乎大部份人對私隱被轉移的自然投射,就是覺得自己的電話號碼被出賣,因此收到垃圾傳銷電話。至今被揭發或「自爆」曾經出賣用戶資料的八達通、銀行及電訊公司,只是冰山一角,若假設這就是收到垃圾傳銷電話的主要來源,恐怕就錯了。事實上,這些活動多數只是隨機把號碼打出,致電者根本不知接電人身份。

私隱法存灰色地帶

即使那些識得以「 X先生/小姐」稱呼我們的,資料也不一定是向其他公司買回來。有些市民開始留意各行業「介紹朋友」推廣手法,營業員向用戶說,提供親友姓名和聯絡電話,即可獲優惠或禮品,不少人都不以為意,就「出賣」了親友的私隱。

這做法跌入私隱法的灰色地帶:企業未得同意轉移個人資料固然違法,但個人轉移別人的個人資料又如何?法例禁止我們提供他人資料未必可行,否則我們向別人查問朋友電話豈非違法?不過,私隱專員及各行業監管者能否就此向企業提出指引,例如要求要在朋友同意下,才可收受「介紹朋友」的個人資料。這問題看似小事,但卻可成為教育市民保障私隱概念的第一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保障私隱,人人有責!

刋載於《蘋果日報》2010年8月21日
オンライン ブラックジャック
TechNow 當代科技

隨機科技新聞

NordV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