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 迪士尼、Marvel、彼思、星球大戰…  使用程式操縱怪獸!KONAMI「ソロモンプログラム」於Nintendo Switch免費下載!   《Ghost of Tsushima》即將改編電影   專訪《Returnal》配樂作曲家Bobby Krlic   超大尺寸!NieR系列象徵角色「Emil」抱枕開始接受預購!   快速補充能量!日本產能量飲品Kiiva發表首款款果凍飲料「KiiVA SPEED CHARGE」!   紀念人中之木村突破100萬套!《審判之眼:死神的遺言 Remastered》推出超特惠價!   鎖定本週五的State of Play,觀看《Deathloop》的加長版介紹   「ABEMA」將於Nintendo Switch登場!可上線觀看原創節目、動漫和劇集等! 

才剛握手,歐洲網路界就對美國宣戰!

科技
a210 網路界最近很需要「重振聲威」,上周好不容易在法國巴黎舉辦了一場「Le Web」,近2000位各國網路人與會,除了以色列網路巨擘過來演講,還有一群所謂美國矽谷的「A名單」的部落客、VC、網路人,歐洲網站們也趁機宣揚一些他們的「成就」,譬如Technorati 的歐洲對手「Wikio」宣布已經損益兩平,相較於還在掙扎的Technorati可說贏了面子也爭了裡子,美國媒體BusinessWeek也將「Le Web」形容為網路在巴黎重新復活 但,大家熱鬧沒多久,恐怖的事情就發生了……。 這周末,Michael Arrington才剛剛和LeWeb主辦單位握完手,上飛機飛過大西洋,前一晚法國人請他吃的五小時法國大餐還沒完全消化,他人還在紐約轉機,就急著先寫了一篇「歐洲人跑出去吃午飯囉!」的批判文章,文章重點竟然不是在「網路」,而在該大會其中一場他也參與的「歐洲創業家 vs. 美國創業家」的座談會,原本這場座談會是要暢談歐洲與美國之間的差異,讓大家以後創業互相學習,沒想到討論到最後變成兩邊在暗諷對方的文化。Michael Arrington顯然是從巴黎氣回來的「結語」,他的重點是,歐洲人每天中飯總是悠閒的吃足足兩個小時,難怪,美國網路比歐洲強! 這篇文章吸引了372個留言,然後,也才剛剛握完Michael的手,送走一群「矽谷A名單」的Le Web創辦人Loic Le Meur,也寫了一篇部落格文章回應Michael無禮的批判,他還舉辦了一個線上市調:「下次Le Web還應該邀請Michael Arrington來嗎?」 有三分之二的讀者說,「NO!」 周末,Michael Arrington終於回到矽谷,看到法國人的回覆,不甘又寫了一篇打回去,這篇只短短的說,他覺得,如果部落客在台上不能恣意自由發言,還要被主辦單位「禁聲」,那就違反記者精神云云,他也威脅,今年他其實派了五個 TechCrunch的工作人員到Le Web寫報導,以後他可能一個都不派了!Michael Arrington還說,原來,這就是歐洲人對於「別人批評」的回應方式啊!他說,「我從歐洲的網路族群期待更多!」(I expect more from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這篇強硬的短文,同樣吸引了318則留言,有趣的是,當Michael這篇回應推出後,法國Loic Le Meur的那個民調,也被「追回來」,現在只有50%多一點的人希望下次再也不邀Michael Arrington,不知道是被美國人灌票的,還是歐洲人怕到了…。 我覺得,這是一場很值得大家用放大鏡去看的衝突事件,它充份表達了美國現在身為強國,什麼都強,背後的潛在衝突與亞洲的機會。當然,重點是應該先仔細讀讀Le Web創辦人寫的這篇英文文章,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 原來,Le Web邀請這一批美國的「A名單」網路名人過去參加,結果這些網路名人竟在台上耍呆,搞些美式的幽默(不知是幽默還是幼稚)。原本Le Web有意做的這個「美國 vs. 歐洲」的有趣討論,結果,這群美國人拿了麥克風,竟在台上大放厥詞,據Loic轉述,當天在1000名觀眾面前,Michael開玩笑叫他「和 Google的Marissa Mayer一起滾開舞台」,還稱他為一個「說謊者」(lier),然後抓緊歐洲人說他們都吃兩個小時的午餐,而且常常打電話噓寒問暖這件事,Michael將它講成歐洲人「懶惰」(lazy)。總之,我們在旁聽了,應該會覺得很有意思,美國和歐洲人,走在路上分不出來,但他們竟然有這麼深的成見,而且要在這麼一個「網路聚會」上,撇開「網路」主題,吵成一團! 但,畢竟這是網路聚會,這場衝突,其實可以追朔到深埋網路界已久的一些成見。歐洲人認為美國人只看美國的網路,美國人則對歐洲網界有一個「拚命抄美國」的錯誤印象。法國人Loic不爽的說,這次的Le Web,其實歐洲這邊已推出兩家做得很成功的公司。但,這些他們重金邀來的美國「大老」,竟然狗屁不瞧它們一眼。大家也知道,通常這樣的活動,機票、住宿全免,再讓他們吃米其林三星的餐點,順便旅遊、還可上台演講,不必任何演講費,美國部落客都會紛紛飛過來了。這次他們惹毛歐洲人的主因不是因為花錢的關係,而是花了錢、給你們時間,你們卻不好好的給我們看一下「我們的網路」,還在那邊打空砲,說一些美國人的故事? 這次在「Le Web」的重點網站之一是歐洲交友網站「Meetic」,目前它已經一年做到1億歐元,但這個網站大部份的美國人皆只有「聽過」,「知道它好像蠻成功」,細節一概不知,也不想去知。當「Le Web」主辦單位這次跑去和另一個美國部落客Robert Scoble恰談,希望他來訪問一下Meetic的創辦人,但Robert竟然斷然拒絕!(後來Robert在留言區有辯稱,是因為他沒有帶錄影設備,所以拒絕)。這個法國人很傷心的說,大家要知道,這個Meetic的創辦人Marc Simoncini平常可是很難邀得到的!但竟然這些美國人沒有一個要訪問他!這個法國人說,美國人說歐洲懶?拜託,這個Marc就是因為工作太忙所以無法受訪!法國人Loic真的被惹毛了,繼續寫道,看,Meetic這麼紅,但TechCrunch主站三年來從來沒有寫過它一篇文章! CrunchBase的資料還停留在2005年,而美國Compete也只「量」出月不重覆拜訪3萬名而已。Loic嗆聲,聽說Meetic一度被美國公司買下但竟挽拒,可見它在歐洲就能活得很好了,不必你們美國人的關注了!(你可以感覺到這兩邊已經完全在亂罵了) Loic還說,和Meetic一起上台另一間歐洲大網站「Vente-Privee」。這個網站就算不熟,好歹也要「聽過」,但主持人告訴Michael Arrington及其他一批矽谷網路人,他們竟然全都搖搖頭:「沒聽過!」這個Michael當場還心不在焉,同一個問題問好幾遍,主持人一邊台上忍怒,到台下終於發飆了。我心想還好這個網站我在一年前在這篇文章有提過,它是一個很成功的封閉型的法國購物網站網站,其實於1997年便創立,員工數高達600人,至今仍是私有公司,去年它的總收入為3.3億美元(台幣100億元),是前年同期的兩倍;而今年預計成長到4.7億美元,總和有效會員數達到200萬人左右。 現在,我們以亞洲人的「第三方」來看美國和歐洲此番衝突,可以看得比較清楚一點── 歐洲網路人本來就帶著偏見了,認為美國人沒有「好好看他們」,但,應該這樣說,他們有何權要求美國人要看他們?大家管自己區域範圍內的事,就已經很忙了,美國人也沒有要求歐洲人一定要看他們啊,是歐洲人自己要去看美國的,所以才會發現美國人都沒在看他們!沒錯吧。這就像要外國人一到台灣就問他「PChome是台灣上市公司,你聽過嗎?」對方說沒聽過,你就罵人家,這樣就沒道理了。 不過,歐洲人的發火也不無理,因為美國人向來就是這麼粗魯、無禮,這樣的習慣,讓美國營造一種特別的文化,你要「強」,我才看,你不怎麼強,我就不看,這和美國英雄主義是深深綁在一起的,也因此,通常一個還沒被「認識」,還沒被「認定很強」的人,永遠都要懂得忍受美國人的那種隱形的看不到的對你的忽視,這種忽視不會藏藏躲躲,而會大剌剌的擺在你面前給你看,讓你難堪。美國人不會懂這些禮節的,就算在付錢給他們去的法國舞台上,他們就算再「節制」依然藏不住,如同上次寫到《謊言對決》餐桌上自以為是的深度戲所提到的問題。 這樣的氣氛,對亞洲人,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機會呢? 如果以我在「DIDE黛蒂理論」(《雙語孩子王》一書)裡面寫到的「四個階段」: 第一代:只要出國就有趣:1970年代以前,空姐是最受人羨慕的行業,出國的人夾帶巧克力回來就很高興;第二代,不計一切崇洋:英文很重要,中文可以犧牲。父母喜歡聽西洋歌曲、羨慕西洋電影裡的日子,喜歡用西洋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從20年前一直到現在,都有一些父母是處於「第二級」的;第三代,不屑國外:大家都住過國外了,因為種種原因,回來反而變成更積極的反國際,別學英文,中文偉大且重要,第三級也可是肇因於第二級的氾濫,當有第二級的人得到某種特別待遇,就會有一群人看不慣,於是就發展出了第三級的想法;第四代,魚與熊掌兼得:真正的「世界人」,深度了解兩邊的方式,世界經濟的權柄從西方傳到東西的階段至少還需要二十年才會完全完成,隨身帶著兩套武器,就是這個二十年內最棒的人才。 以這個「四代」的尺度來看,壞消息是,我認為亞洲還在第二、第三代之間游來游去,而歐洲已到了第四代。好消息是,歐洲人也沒有成功完成第四代。你看Le Web這場衝突就知道了! 以前我們講文化、文化、文化,其實僅有「第一線」的人員,譬如一個異國的分公司,或和代理商接恰、和供應商喬價錢才會感受到;或者,就是像小留學生在海外直接碰到最單純的異國人才會第一手感覺到,但,現今什麼全球化,網路上的成功尤其和全球有關,全球的文化很是重要了。我們看到,美國人顯然沒辦法完全的做到全球化,歐洲人自己也還在爭辯一些微小的事情,那亞洲人呢? 亞洲人有許多得天獨厚之處。亞洲人是比歐洲人更極端的一群,工作起來很狂熱,但又還在第二、第三代;容易辮識曾經是我們的缺點,但也有可能變成以後的優點。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跳脫這個法國人與美國人吵架的那個「框」,跳出去,看到他們兩邊所沒看到的東西。 機會馬上就來了。至少,你看,這個法國主持人最後的結論是氣呼呼的說:「美國已經不重要,現在,我們也要往亞洲去了!」他說LeWeb即將想辦法在亞洲舉辦,辦得更大。我們好奇另一點是── 咦?好像沒有亞洲這邊真正起來一個「亞洲網路盛會」? 美國人到亞洲城市只是辦「分會」,就算Le Web到亞洲也是辦「分會」,他們只是租場地、賣票、找講者……這樣是辦不起來的。亞洲國家的互聯網各像各的花園,必須從另一條路分別的取得各國的網路的主辦者及大網站,要他們來共同參與,這樣才能辦得出來。現在歐洲的LeWeb已經透過和美國叫陣,大大提升他們的能見度,下一步就是這個「亞洲陣營」的回應了! 從別人的衝突,看到別人的不足,也看到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當這些美國人、歐洲人踏下飛機時,我們給他們那個「框」所沒看到的東西,這東西跳脫語言與文化,來到另一個新境界。 兩家店在前面,一個是美語中心,一間是誠品書店。我想,我們應該多多去後面那個。 來源

隨機科技新聞

Addi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