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身份是有多年的作者,寫部落格、寫書,但同時我也是有多年經驗的出版社編輯,必須督促其他作者寫書、寫文章,身為編輯,除了跟作者一起做腦力激盪,想辦法激發出作者隱藏的知識,讓書的內容更棒外,有時也要給予作者一些寫作的方法建議,尤其針對「寫不出東西」這個最常遇到的問題時。(這裡針對非文學性與非故事性的論述型寫作)
「寫不出東西」,這個問題其實不只書籍或專欄的作者有困擾,任何人都常常遇到這個困擾(只是你不一定發現),例如學生要交報告時?研究生要寫論文時?工作者要寫一篇企劃報告時?業務要回一封文情並茂的郵件時?你要寫出一篇感動自己並留下記憶的日記時?或者你想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到臉書與部落格時?還是你做簡報前要先想出簡報內容時?
「寫作」的技巧,或許是比簡報技巧、知識圖表技巧等流行技巧更基本但更重要的能力,只是我們不一定發現這個很關鍵的事實:
當你擁有寫作技巧,你的思考、工作、生活溝通都會有進步!
而且我們不需要擁有如暢銷書作家那樣的寫作技巧,我們只要能夠先學會「怎麼把東西寫出來」,我們其實也就學會了「怎麼突破思考」、「怎麼突破表述」的方法!
今天這篇文章,就讓我以作者的經驗、編輯的身份,來分享我自己如何幫助其他作者也幫助我自己「突破寫不出東西的困境」的技巧。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情況是自己明明有想法有知識,但是寫不出東西,那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是我真的沒有這個知識,真的沒有這個技能,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去學習,而不是寫不寫的出東西了。)
1. 不要問「文章怎麼寫」,先問「我現在可以想到什麼」
當你開始準備寫作時,我建議你優先專注在下面這一個問題就好:
你可以問自己:「我現在可以想到什麼?」這個問題,然後寫下答案。
我建議大家要開始寫作時,不要去想「這是最後定稿」,也不要去想「這篇文章怎麼寫」,更不要去想「最完美的內容是什麼」(這些問題會害你永遠寫不出來!)。
你這時候真正要問自己的問題是:「我現在可以想到什麼」,然後先把你可以想到的全部都先寫出來,這樣夠簡單了吧?但這步驟非常有幫助。
2. 不執著寫內文與列大綱,寫下腦袋中所有關鍵字或關鍵句
當問自己「我現在可以想到什麼」時,或許想法都很片段,或許有些和文章不一定有關或不一定有邏輯,都沒關係,可以用「關鍵字」或「關鍵句」的方式寫下來,不要執著於一定要寫出一段一段的內文。
你可以想像這個過程有點像「先挖空自己目前腦袋」,我們有文章主題了,這時候先不要管文章最後的樣貌,而是先利用「文章主題」勾引出腦袋中會浮現的所有可能畫面、句子、事件、想法,並嘗試先把他們全部寫下來。
而且很重要的是這個步驟應該要很自由,不要當成是寫內文或列大綱,也就是不要管組織性,先瘋狂的「面對自己的腦袋,並寫出腦袋裡的東西」。這個步驟搭配我之前說的「先寫再想,激發靈感潛能的心流筆記法」更有效。
3. 你其實最不需要書桌與 Office,隨時就能寫
寫作需要一個「寫作情境」嗎?確實需要,但這樣的情境很多時候「會讓我們更寫不出東西」,例如我有一個安靜的書房、一個乾淨的書桌,打開空白的 Office ,難道你不覺得這樣的環境「壓力很大」,反而因為想要認真寫,害自己更是一個字都想不出來嗎?
寫作需要專注情境,但那是在「我已經有好東西可以寫」的時候,也就是我想法與架構都完成了,現在就真的是只要寫出來,或是要把寫出來的東西修整好,那就需要專注情境,但在此之前,我們不需要這樣的情境,甚至應該避免這樣的情境「壓力」!
在寫不出東西時,你需要的情境不是一個安靜的書房,對你來說現在最好的情境就是在「任何環境都寫一點」,不要管書桌了,反而應該多去走走接觸世界,讓雜亂多變的環境觸發你不同的可能靈感。
也不要管 Office、不要管寫作工具了,甚至不一定要用心智圖等任何嚴肅思考工具,不要管文章的樣式,不要去動任何排版的功能,你需要的只是把想法寫出來而已。
我建議你這樣做,離開書桌,去做你該做的其他事情,去走走,去跟人聊天,去看點書,但不是放棄寫喔!而是這時候腦中一直問自己第一個問題:「針對這篇文章或這本書,我現在想到什麼?」然後當看到腦袋裡有什麼時,立刻筆記下來。
4. 勤做筆記,而不是勤寫文章(因為你寫不出來啊!),從「擴充」腦中關鍵字內容開始
「做筆記」對寫作來說是相輔相成的最佳方法,當寫不出文章時,我們應該優先放棄所有老師教你的作文方法,優先放棄要待在書房才能寫文章的念頭,要優先放棄我必須起承轉合把文章寫出來的期待。
這時候最好的作法就是為你的文章、你的書「勤做筆記」,把筆記想像成是零散的一張張便利貼(不一定真的要用便利貼,像我就是在 Evernote 裡一則一則零散的筆記),而每一篇的主題就是前面第二步驟裡想到的關鍵字所延伸的內容。
寫出一篇文章太難,想出完整架構更難,這時候當我們做好前面步驟的「腦內探索」後,就可以在第三步驟所說的任何情境,開始根據關鍵字寫筆記,針對這個句子或關鍵字,我可以怎麼「擴充」他的描述。
這些關鍵字擴充而來的筆記,有時候可以成為直接插入未來文章的某一段落,有時候則是可以在「擴充過程」中,忽然想到一個很棒的文章寫法,於是好幾段文字就自然寫出來了。
5. 問題解答法: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如果上述步驟還是沒辦法幫你真的想出什麼東西,甚至連關鍵字都寫不出來時怎麼辦,那我教你一個方法,非常簡單的方法,不需要先搞懂任何理論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
不斷從廣度與深度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要寫一篇文章時,例如要寫「Evernote 的 GTD 方法」,那我就問自己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因為要教大家用 Evernote 時間管理。為什麼要用 Evernote 時間管理?因為 Evernote 和 GTD 時間管理方法都強調清空大腦。為什麼要清空大腦?因為人生有太多瑣事任務要整理。為什麼要整理瑣事任務?因為要排出可以依循的流程。為什麼要排出流程才行?因為這樣自己可以安心。為什麼可以安心?因為不會煩惱焦慮,建立一個自己對他有信心的系統。那要怎麼建立有信心的系統?就是把 GTD 概念套用到 Evernote 上。
這樣一直問下去,就會產生「很多問題」,而每一個「問題的解答」其實都可以是文章裡的一個段落,這樣文章的血肉就比較容易被生出來,甚至可以因此找到文章最核心的那個動人理念是什麼。
6. 假裝自己在跟誰某個人說話
另外一個想辦法生出內容血肉的方法,則是「假裝自己在跟某個人說話」。
有時候我們陷入「文章架構」、「文章邏輯」、「寫作技巧」這些不必要的迷霧,讓自己太專注在那些其實後面修飾也可以的部分,忘記只要生出文章的血肉就好。
我建議可以先拋下這些東西,就假裝自己在跟一個人說話,如果要跟一個人說這件事,你會怎麼說?然後先把你會說話的方式寫出來即可,這就可以成為文章的血肉。
而其實論述文章本來就是在跟讀者說話啊!要讓讀者聽懂,要把一個東西解釋給讀者聽,只是這個讀者可能是真正的讀者,也可能是你的老闆、客戶或同事而已。
7. 如果你有個人知識庫,這時候最能派上用場
最後這個方法,或許沒辦法解決你這個當下的寫作問題,但是如果「事前預防」,其實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寫不出東西」的窘境。
那就是我常常說的:「要建立個人的第二大腦知識庫」,平常就善於收集素材,平常就常常把自己的各種片段想法寫下來,這樣有一天當自己「寫不出東西」時,只要搜尋一下這個知識庫,說不定很多片段就可以激發靈感,就可以把自己的文章架構起來了!
希望這裡分享的七個方法,可以幫助大家都盡快開始一場寫作風暴。
延伸閱讀相關文章:
轉貼本文時禁止修改,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如何開始一場寫作風暴?編輯給任何人寫不出東西時的建議
Source:: playpces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