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對 100 個人來說可以有 100 種方法,對 100 本書來說起碼超過 10000 種讀法,正確的說,「應該」要有這麼多方法才對,因為「閱讀」就是人類一個這麼獨特又具有創造性的能力,只是我們可能被以前準備考試的閱讀養壞了方法,而失去了閱讀的「創造力」。
所以這篇文章我不是要分享什麼是正確的讀書方法,而是聊聊我自己的閱讀法,做為大家的參考。面對小說與學習的書,也可能有不同讀法,我自己從以前就相對偏好讀理論類、方法類的學習書籍,所以今天所談的讀書方法,也是針對後者而來。
那麼,我如何去讀好一本書呢?我會掌握下面這三個步驟去「讀」他。
一、深讀不是慢慢讀:閱讀「背面」的意思
「深讀」跟讀的快與慢無關,也跟你閱讀時有沒有畫重點無關,而是跟只讀懂了正面意思,還是能閱讀背面意思有關。我讀一本書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先閱讀背面的意思」,而且這樣其實會讀得更快!
我有時會兩天就看完一本書,但依然會掌握「深讀」的要領,所謂的深讀,就是要能閱讀這本書背後在講什麼,為什麼作者要這樣思考?背後是什麼問題?是什麼背景?他推演出這樣的結論的思考過程是什麼?作者分析的邏輯、想法、個性是什麼?
所以深讀「不是抓出重點」的閱讀方法。
例如當你看我這篇文章時,很簡單可以抓出「深讀、反芻、拆解」三個「重點」。但如果我來讀自己這篇文章,我會想到「 Esor 思考的是要怎麼解決讀書可以對自己產生更多真實幫助的問題」、「 Esor 思考的是讀書並非要照著書去做,而是透過與書對話來自我改變」。
「深讀」,是藉由書本上的文字,但打破書本上的文字,去跟你想像的某個作者對話,了解其背後的思考、行動方法是什麼。有時候我會很快就抓出這個核心脈絡,這時候「深讀」的技巧反而會「幫我讀得更快」,因為掌握這個脈絡,作者的各種理論變化都能更容易閱讀吸收。
相反的,如果「一開始沒有深讀」,很有可能愈讀愈慢,但收穫不多,畫了愈多重點,但每次遇到新章節都要重新花很多腦力去理解「正面的」意思,這都是因為沒有先掌握「背面脈絡」的關係。
你可以補充參考我的資料整理法,也是一樣的邏輯:活用資料庫的資料收集法:試試加上這四個關鍵步驟!
二、反芻不是讀懂他:更需要賦予你的創造
接著我有一個基本的設定,就是我對「真的知道作者在想什麼」、「這段文字真的在表達什麼」沒有太大的堅持!咦?這不是和前面的深讀互相衝突嗎?其實並不衝突,如果你仔細看我上面的文字,你會發現我故意不用:「讀懂」兩個字來解釋深讀,而是說「閱讀」。
為什麼?
因為我認為讀懂「真正」的意思不是那麼重要,讀者面對一本書,其實是在跟「自己想像」的作者對話(注意!我前面也是特別這麼說的喔!),然後從這樣的對話中獲得自己獨一無二的學習,這樣就夠了。深讀要抓出的脈絡,其實也只要達到「在自己腦中可以說得通」就夠了!
所以,一本書「正面」的意思是作者的文字,一本書「背面」的意思是「讀者閱讀後產生的腦內劇場」,後者對我更重要。
而這時候所謂的「讀懂」,其實就會是參雜了作者的想法,但也參雜了我身為讀者的主觀意見,但這樣「綜合性」的理解,其實對自己來說幫助更多。
簡單的說,「反芻」可以這樣解釋:「從我個人特殊情境出發,這本書帶給我什麼啟發?」這個問句取代「作者在說什麼?」,前者是真正的讀懂,幫助我在閱讀時獲得更有效學習。
我之前在另外一篇文章提到我不喜歡「抄筆記」,而是要「寫筆記與說筆記」,其實閱讀一本書也是如此。(可參考:[筆記術-2] 改掉畫重點與抄筆記習慣,寫與說的筆記更有效學習)
我的具體方法是:
會在讀過沉澱一段時間後,不看書,直接用我的話把讀書心得寫出來,這裡面有多少不完全符合原書內容也沒關係,因為這是「自己的經驗與他人的經驗碰撞後的新產物」,反而幫我突破只會照著書做的窠臼,更能創新,也對未來的我更有幫助。(這裡可以參考:[LifeHack-18] 咖啡館師傅的啟示,如何正確跟他人學東西?)
三、拆解不是藏之書櫃:更要化為具體行動
經過了深讀與反芻兩個步驟後,我還會搭配第三個步驟「拆解」,這個步驟對我來說是要創造一次閱讀經驗更多的延伸價值,也就是「打破一本書的結構,拆成未來可以利用的各種具體素材或行動」。
學習是和「行動」相關聯的,當我讀完一本書,我會很想要「試試看」裡面的某些東西,我會問自己這理論可不可以套用在我的下一個專案?這個想法可不可以轉化成我的某一個生活實踐?有時候一個行動可能只是源自於書中某一個小小的點,或是書中不同的重點可以拆解出多種不同行動,這都會讓閱讀創造更多回饋。(所以我的讀書筆記裡一定有三層筆記的「行動層」:一分鐘學會幫你理出頭緒的筆記 3 層空間格式法)
而且我更會思考這一次閱讀,對「未來」更久之後某一個行動的幫助。(也就是建立長久可用第二大腦的概念:跟過去的自己取經:用第二大腦高效率思考的系統方法)
所以我在兩年前分享的「用 Evernote 開始完美讀書計畫:抓重點閱讀心得複習」,現在的我依然實踐中,我會把書中最有啟發的幾頁內容或圖表拍照下來,把喜愛的書籍封面照下來,把最欣賞的語句拍照或打字記錄下來,把書「拆解」成筆記,儲存在 Evernote ,讓我以後可以透過「搜尋」找出來利用。於是我常常在思考某個問題時,在 Evernote 搜尋找出幾年年讀過的一本書的心得。或是需要一些關鍵文案或引用時,找到某些書中的文句。
在這樣「在具體行動中複習」的過程中,讓我對這本書的學習愈來愈深刻,並且書中的不同部分被拆解出來,產生不同的利用價值。這是更好的大人學習方法:做好大人的學習筆記:如何開始建立你的技能系統?
以上,就是我讀好一本書的方法,提供大家參考,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你的讀書方法喔!
本系列文章歡迎參考:
- [生活駭客1] 東京迪士尼海洋攻略裡的專案管理啟示
- [生活駭客2] 讓自己成為一個「很簡單」的科技人
- [生活駭客3] 開始「聽」文章,日常時間加一倍的魔法
- [生活駭客4] 跟簡報大師學如何寫出打動自己的筆記
- [生活駭客5] 找到拖延瑣事的四個有效節奏
- [LifeHack 6] 計畫愈縝密,生活愈隨興
- [LifeHack 7] 大巧不工,一個科技玩家的中年領悟
- [LifeHack 8] 先寫再想,激發靈感潛能的心流筆記法
- [LifeHack 9] 如何讓假日時間過得更充實的五個小訣竅
- [LifeHack 10] 如何開始一個困難的習慣與工作?
- [LifeHack 11] 我用來擺脫情緒枷鎖的十種方法
- [LifeHack 12] 定時歸零這五件事,找回工作人生準星
- [LifeHack 13] 明快決策吧!猶豫者的理性感性選擇法
- [LifeHack-14] 高效率的人如何面對批評與爭執?
- [LifeHack-15] 不要擔心我還沒有的,先把我有的變好
- [LifeHack-16] 慢電視正紓壓, Slow TV 製造客廳視覺白噪音
- [LifeHack-17] 如何不遲到?其實守時者想的都不是準時
- [LifeHack-18] 咖啡館師傅的啟示,如何正確跟他人學東西?
- [LifeHack-19] 如何讀好一本書?我的深讀、反芻、拆解三部曲
轉貼本文時禁止修改,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附上系列文章連結,與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LifeHack-19] 如何讀好一本書?我的深讀、反芻、拆解三部曲
Source:: playpces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