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3 年始創至今,「Facebook」紅地實至名歸。
原本只是想做哈佛大學的 Facebook(有附照片及基本資料的通訊錄),如今已坐擁
10 億用戶,這 Facebook 版的通訊錄當然不能只是查查資料這麼簡單,重點是能讓朋友間互相問候且保持聯絡。為保持用戶對Facebook的「黏性」,許多新功能正一一加入 Facebook 的服務項目,現在連
手機簡訊都能用 Facebook 管理,不只不再擔心簡訊不見,還默默地省了些簡訊費。
但,Facebook 並非沒有盲點,例如在地服務。
自 Google+ 推出在地服務後,Google maps 藉著 Google+ 的用戶得到更多商家資訊及評論,Google+ 的用戶也能更快地找到附近的商家,但神奇的是,Facebook 自始至今一直沒有引入類似的在地服務,對居民眾多的 Facebook 國而言,評論來源或在地服務使用者應該不會是個問題,但本著什麼樣的策略,促使 Facebook 一直沒有相關的服務功能呢?
在地服務的資料來源主要依據使用者的評論(例如
Yelp、
Foursquare)、照片(例如
Instagram)或附近人群資訊(例如 Facebook的
Location 及
Highlight),明明 Facebook 用戶已經能在各地打卡,也能讓用戶的留言顯示地點,怎麼還沒開始針對地點資訊做整合呢?整合的好處不只能讓用戶找到鄰近的商家,還能看到當地的人流狀況、相關照片及評論,連地方新聞或事件都能藉該地用戶迅速地流傳。
提供在地服務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就目前 Facebook 已有的功能,最可能實現的管道,恐怕仍不脫與好友分享的加註功能。試想,如果在動態消息旁(或穿插其中)多了附近人群的訊息,讓鄰近的人們可以與彼此交流,或者分享地區新聞或正在發生的事件,這不只能讓剛經過的人們了解該地區的狀況,還能藉著轉發功能,使更多的朋友知道該地區的狀況,光這點就有許多可以接續延伸的新服務,不只是單純地為某地區做個評論而已,如下圖所示:
- FB 國比 Google+ 更強大,巨大的在地服務訊息流絕對嚇死人
Google+ 已有類似概念的在地服務:
Nearby stream,但訊息來源的篩選及地理位置分佈,並非用戶可以選看的,倘若能再加上鄰近地區的範圍,以及人群統計資訊為訊息篩選選項,將更容易挑選出自己會感興趣的訊息,即便如此,單衝著 Facebook 的用戶人數,就可以得到比 Google+ 更多的訊息流,但也許 Google+ 與 Facebook 用戶所感興趣的點可能有所不同就是了。
其實如果 Facebook 未來真加入類似的在地服務,也不是件值得意外的事情。當 Facebook 的用戶花越多時間在上面時,Facebook 對用戶的所在位置及偏好就越發了解,自然能提供更多有意義的訊息流,用戶用於篩選訊息流的選項也就會越多元;像是訊息來源範圍、分享內容的屬性、「讚」的數量等,都能方便用戶主動或被動地了解鄰近地區的人物、事件及地點。
社群網路式的在地服務確實有一定程度上的實行困難,其一,以
Nextdoor 為例,即便立意再好,附加價值再高,用戶數量不多的話,一切都只是空談;其二,以 Twitter 為例,即便 Twitter 的推文也支援地點標籤,若沒有適當的訊息篩選機制,就算有附帶地點的推文亦不具任何特殊意義,只會淹沒於一堆都有附帶地點的推文中而已。
一般而言,要想建立社群網路式的在地服務,必須先在各地區都有一定數量的用戶,然而用戶是會移動的,若用戶數量不具一定規模,隨時會在某些區域出現訊息來源不足的狀況。但這對 Facebook 來說並不構成問題,其用戶人數將近全世界總人數的五分之一(前提是每個用戶都是實際存在且一人一帳號),其所收集的訊息量肯定足以隨時隨地提供各種在地服務。
若改為地方企業的角度,在地服務一直是其著重的項目之一。若 Facebook 真能提供上述類型的在地服務,業主附近的用戶可以主動提供相關討論,用戶也能被動地接受鄰近商家的廣告,在這種區域性互動的論壇環境下,自然就為地方企業找到鄰近地區的客群,不只用戶能藉著距離、人口資訊統計、消息發佈時間找到感興趣的商家,業主也能藉此進一步鎖定更明確的客群。
若能藉大型社群媒體已有的資源發展在地服務,社群網路就不再只是用於聊天或分享的小圈圈。它能讓使用者能快速獲得想要的資訊,也讓企業更容易找到鎖定客群,社群網路就多了工具性的實質意義。
當然,相同的構想也不只 Facebook 有能力辦到,其他大型的社群媒體如 Google+ 或 Twitter 亦有機會達成,在地服務肯定會形成一種趨勢,但各社群媒體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呈現呢?相當令人期待。
(資料來源:
GigaOM;圖片來源:
Mr. T in DC, CC Licensed;截圖來源:
Gigaom)
轉載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