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編者註:華爾街日報稱之為「不知疲倦的天才,《Forbes》說他是「終極思考機器」,Inc 挑選他為頂級創業者之一,是「愛迪生的繼承人」。現任 Google 工程總監的 Ray Kurzweil 既是發明家、又是思想家、創業家,更是一位著名的未來學家。過去 30 年,他對未來預測的準確率超過 86%。在此辭舊迎新之際,他又在 CNN 上發表了專稿,談了自己對未來 20 年人類發展的看法。
- 2020 年人體可再編程重組:人類可遠離疾病避免衰老
未來醫療變成「訊息技術」,其發展將遵循加速回報定律。
藥物雖能對付一些疾病但也會產生副作用。但 Kurzweil 預測,到 2020 年代早期,人類將擁有利用計算機對人體進行干預的手段。他預計彼時由於人類掌握了基因組信息碼,通過對這些信息進行建模和仿真,最終人類將可以對人體進行重新編程,就像對電腦做的事情一樣。
比方說 RNA 干涉可將導致疾病和衰老的基因關閉。
而新型基因療法,尤其是不會觸發免疫系統的體外模型已經有能力增加新的基因。如乾細胞療法可令器官復原甚至無中生有,最近開發的創造「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C)」的辦法,可以給人的皮膚細胞增加 4 個基因,從而創造出相當於胚胎幹細胞的東西(但卻不需要胚胎)。
Kurzweil 說目前有數百項藥物和療法正在醞釀,採用這些辦法可以對肥胖、心髒病、癌症等疾病,以及老化的過程進行干預。
他舉例說現在人類已經可以修復一顆破碎的心 —— 當然這裡指的不是因為失戀,而是心髒病發作導致的心臟受損,現在已經可以通過重組幹細胞來復原心臟。
所以,Kurzweil 說現在的醫療已經變成一門訊息技術,所以其發展也將服從他所謂的「加速回報定律」,即在成本相同的情況下任何一種訊息技術的能力都將逐年翻番。
其結果是,現在人類對人體底層「軟體(基因組)」進行重新編程的能力將會比 2003 年提高 1000 倍,而 10 年之後這種能力又將在現在的基礎上再翻 1000 倍,也就是說 20 年內能力提升 100 萬倍。
雖然 Kurzweil 本人對長生不老的熱衷可能會影響他的判斷,但他的東家也怀揣著同樣的「登月計劃 」夢想 —— 向死亡宣戰的 Calico 就是一家以醫療健康與延緩衰老為主攻方向的公司。
- 2030 年太陽能可滿足人類全部能源需求:食物及清潔水的生產也將發生革命
人類的生存考驗簡單歸納為陽光、空氣和水。Kurzweil 說,如果人類能夠對照耀地球的太陽光稍加利用,其萬份之一即可滿足人類所有的能源需求。
太陽能板分子級技術的應用可大幅削減產能成本。他援引德意志銀行的報告說,意大利和印度的太陽能發電成本在沒有補貼的情況已經與電力成本相當。同時太陽能發電的能力也在指數增長,每 2 年翻一倍。
類似地,人類的其他資源需求也將獲得滿足。有了便宜的能源之後,人類可以將大量髒水、鹽鹼水(如海水)轉化為可用水。
農業也將發生革命。水平農業變成立體農業,在受人工智慧控制的建築物內產出高品質的食物。而工廠化農場帶來的生態災難也將終結,所有的營養物都將得到循環利用。果蔬將採用水培,肉將通過肌肉組織的體外複製來生產(好吧,人類可以不殺生了)。
- 2020 年進入 3D 列印的黃金時代:衣服甚至器官等相當一部分比例的東西都是列印出來的
儘管 3D 列印目前備受關注,但 Kurzweil 說該技術大規模取代製造業還是 5 年以後的事情。不過 Kurzweil 認為這很正常。技術的生命週期往往都是先經過早期的狂熱、然後就到了幻滅的谷底,最後才迎來真正的革命(參見Garnter 的技術炒作週期)。
Kurzweil 認為現在正處於 3D 打印熱的早期爆發階段,而到 2020 年代將進入 3D 打印的黃金時代。
比方說,到 2020 年代初期,人類將擁有成千上萬酷勁十足的服裝設計選擇,這些設計都將是開源的且幾分錢就可以打印出來。但這並不意味著時裝業的終結。跟書刊、電影和音樂一樣,它只是被數位化了。而列印生物可分解的支架的試驗也已經取得成功。
此外,儘管商業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通過專利形式的產品所得收入仍將保持強勁的勢頭。
- 5 年之內搜尋引擎將可理解自然語言
Kurzweil 以 IBM 的超級計算機 Watson 為例說明機器智能。
他說這台擊敗兩位人類智力競賽冠軍的超級機器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了複雜的自然語言處理。Watson 通過閱讀大量維基百科和百科全書等來獲取知識,相當於 2 億頁用自然語言撰寫的文檔。
要知道人類是掌握了很多背景知識的,但 Watson 是一台機器,無法了解很多問題的背景知識,所以它只能以勤補拙。通過閱讀大量資料並尋找其關聯來確定一件事情。
Google 也在構造自己的知識圖譜,目前已掌握 180 億個事實及其關聯關係(雖然在另一個天才 Wolfram 看來這些東西算不了什麼)。有了這些東西,Kurzweil 說未來 Google 會在用戶搜尋時通過對話與其互動,去澄清問題或討論答案的模糊之處。
- 2020 年代人類將在完全沉浸式的虛擬環境中交互,2030 年代該環境將引入觸覺
他說,從聽覺角度來說,電話就是與人會面的虛擬現實。
而影音會議則在視覺上實現了這一點,雖然尚未是立體化的、完全沉浸式的。但未來 10 年將實現這一點(現在已經有初創公司在努力,參見螢幕的未來)。他說到時人類將實現真正的擴增實境,千里之遙的兩人彷彿就坐著各自的沙發旁。
彼時,當飯局上大家都在滔滔不絕地端出令人捧腹的笑話時,別著急,你的增強現實眼鏡會適時地向你提供一則有趣的笑話來救急。
但 Kurzweil 認為具備觸覺的全沉浸虛擬環境仍不能實現,因為那需要與人的神經系統連接,到了 2030 年代,當納米機器人可以安全地通過毛細血管遊走於人類大腦時這種完全沉浸式的虛擬環境將變成現實。
延伸閱讀:
Google 賦予機器人「意識」的專家:聽得懂笑話、理解愛的機器人會在 2029 年出現
(轉載自合作媒體《36kr》本文參考以下來源:edition.cnn.com )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