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 迪士尼、Marvel、彼思、星球大戰…  《NBA 2K22》為PlayStation帶來新賽季和新發現   《House of Ashes》– 將恐怖音效變得栩栩如生   魔物獵人系列最新作「魔物獵人 崛起」公開最新情報!體驗版將再度開放!   咩噗羊&功夫臘腸正式回歸「動物之鬪」!   MSI宣布將於3月12日推出重量僅約245克超輕量電競耳麥「 IMMERSE GH20」!   特別版「Nintendo Switch Lite 帝牙盧卡/帕路奇亞」 將於2021年11月5日上市!   《Predator: Hunting Grounds》狩獵夜驚魂   Nintendo Switch「薩爾達傳說 天空之劍 HD」將於2021年7月16日起開始販售!特殊設計款Joy-Con同步開賣! 

不碰科技的 8 次連續創業家說:你們這些學理工的,腦子是有點問題

商業

《36kr》編按:最近我們邀請了拉手網美澳居的創辦人吳波36 氪做一個內部分享,拉手創辦人吳波新創海外房產電商網站美澳居,在上線僅兩週的情況下,宣布已完成 A 輪 5000 萬元人民幣融資。)吳波講了一個多小時,留下不少精彩心得,分享給各位讀者。

所有好的品牌都是要做到極致,不做到極致你傳播不起來。所以像最早的 Gucci、LV,在產品體驗上精耕細作,最後就成了名牌。科技方面,IBM 擅長計算,微軟把應用做得挺好,也迅速成為了品牌。

其實傳播不是問題,東西做到極致是難點,極致得東西很快就能傳播起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今天起來了一批 85 後創業者,比如馬佳佳、黃太極、大象。產品開始往極致靠,很快就成為話題,也開始得到大家的認同。這是很好的一種做事方法。

  • 品牌傳播效應主要源於一個好的定位

不過,這種機會還是很少。因為開始沒有人做過,所以做大還行。當很多人都開始做了,就沒法做了。你像最開始的拉手抽獎。最開始的時候抽個 iPhone,大家就很興奮,後來就變成抽汽車,再後來是抽房子,最後是天天絞盡腦汁想該抽什麼。所以很大程度來說,這些產品第一波的傳播效應主要來源於一個好的定位。

你像大象、馬佳佳就找了一個大家不好意思講的領域,而且那個領域是 10 年、20 年沒有新東西了。可創新的空間太多了,再加上本身有話題,很容易就傳播起來讓大家知道。但是,傳播起來並不意味著成功了。大家要長期用起來東西要做起來,還是真正長久做到極致的東西。

但不管大家怎麼講,這批創業者都是值得大家鼓勵的。你還要求他們什麼樣呢?都像在座的各位一樣,都是 85 後、90 後,有好多好多年的未來,他們還有很多時間去完成。所以,我特別佩服這一代的小兄弟姐妹。你們就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其他事很灑脫地交給別人來做。這樣你們做出的產品邏輯也更自由、更純潔。

剛才講了極致和傳播,現在講迭代這個東西。

大家很多人在說產品該怎麼迭代,一個傳統的產品又該怎麼做迭代。其實這件事在 30 年前,德國的一家公司就做了。抱歉一下忘記名字了。他們家店總是會把這邊牆上的產品過段時間調到那邊牆上賣,再過段時間調到另一邊牆上賣。他永遠都在調。

所謂的迭代就是做測試,就是說再不斷探索新的方法來提高他的營業額。而用電腦來做迭代也是在不斷的調,比如這個按鈕是放什麼位置,大小多少,來提高點擊率。

其實對於一個傳統產品,做迭代也不難。比如說做兩種煎餅果子看哪個賣的好。

  • 為什麼不做高科技創業,而是用網路的方法做傳統領域

我離開拉手的時候,是想用互聯網的方法做傳統領域。當時為什麼沒有做高科技這塊呢?是因為我看了三段 BBC 紀錄片。就是跟剛才講的品牌有關。

一個是講 LV、Gucci 這些大品牌。現在來看,兩三百年了。第二個講的是食品,可口可樂、百事,你看,100 多年了。完了再看看科技品牌,那時候講的是諾基亞。它拍的時候還有諾基亞,我看的時候已經沒有諾基亞了(全場:呵呵!)

你們這些學理工科的,腦子是有點問題,總是做一些可量測的東西,並不斷逼近低成本,逼近到最後大家都沒法活了。技術這東西是可量的,而且在不斷地迭代。你可能這一波起來了,下一波就不行了。所以 Google 是一個很神奇的公司,還活得不錯。但是你看它最早的產品在慢慢地升級,新的產品在不斷地往消費者領域靠。另外,我最早創業是做嵌入 VCD 的瀏覽器,眼看著 VCD 從 4000 塊一台跌到 25 塊一台,三年時間都沒有。電子類產品更新太快,我不不願意做,要做就做傳統行業。

做拉手呢,深深體會到餐飲的痛楚。這東西很難控制,顧客拉肚子,服務員心情不好,我是一點招都沒有。

當時,拉手底下有一個員工本來就是管拉手的服裝部門,所以和他就開始做起了現在的美加樂。其實最難的是女裝。三年前女孩們的要求是同事買了一件,穿起來真好看,我也得來一件,所以有了所謂的爆款,但短短兩年完全變了。

開始的時候是,同事穿了,我就不買,後來是這棟​​樓裡有人穿了,我不買。再後面是,街上有人穿了,我不買。最大的問題是,行吧,那我就給你做點特別的。不行,還不能貴。所以造成了很多人又要款多,同時成本還低。但低成本和小規模本身就是矛盾。所以造成了去年整個服裝行業 75% 都是虧錢的,20% 是保本生意,只有 5% 的人賺了錢。

  • Zara 抄大品牌獲得成功,我們也跟著抄

其實這件事 Zara 是找到一個好方法解決。它做了一件事——抄大牌,而且抄的快,這樣就省去了設計的成本和時間。所以 Zara 沒爆款,賣的再好,也不能再加印,因為同款衣服賣多了就沒人買了。而美家樂幹的也是一件事 —— 用程式去抄。機器肯定比人抄的快啊。於是我們就抄了,再配合一些供應鏈的細節管理,衣服就出來了,放到店裡賣,發現生意還行啊。現在我們的設計的機器成分佔了 40%,估計過不久會超過 50%。這是一塊。

再說店陳,店面陳列,衣服在店裡該怎麼掛。這塊我們起初沒經驗,就採用了最原始的方法——去看 Foreever 21 店裡怎麼放,我們就怎麼放。後來我們學聰明了,在店裡放了好多攝像頭,試不同的擺放方法,看顧客逛的情況,再找出最優。那天我還路過一個店,看到陳列師在指揮店員擺放,多費勁啊。其實他最後的效果估計也跟我們機器算的差距不大。這方面我不覺得機器就真的差。我們現在還在找做識別的,連人盯著擺放都不用了。通過識別,擺得不對就自動報警。所以你看很傳統的東西,實際上是可以通過科技快速把它迭代起來。這樣我對設計師、陳列師的依賴也會輕很多,模式容易複製。

再舉一個現在我很忙很忙在做的一個項目,叫美澳居。名字聽起來是做美國、澳洲的房地產投資,但實際呢,我們下一步就是做國內房地產市場。為什麼選這塊市場呢?大家想,賣衣服是一塊錢一塊錢的掙,而傳統品牌單價最高的商品應該就是房子。可能開服裝店的賣一輩子衣服就只買了一所房子。

這塊插個小插曲。我認為現在北京基本成為創業中心,特別是這裡(指36 氪所在地中關村)更是中心的中心(台下:哈哈哈!)但是從整個發展史來講,個人覺得矽谷的技術層面還是高過我們挺多的。

就說 Google 的搜索也還是比百度強,還有它的自動汽車這些跟我們比至少都是 3、5 年的差距。不過中國的創業圈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就是在用互聯網手段改造傳統企業。這方面,美國傳統行業發展很多年,基本定型了,像 Shopping Mall 就被卡死了,十年才規劃一家。所以 Google 想做都做不了,急死了,是吧?所以他們更多做的是純互聯網。

但中國不一樣,一個是城市在建,第二即使像万科、萬達這樣的一類房產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也僅佔 2.3%,沒有形成巨大的行業壟斷。所以它的進化其實是跟互聯網的進化在同時發生。這就造成了很多創業機會。

回到我剛才的觀點。科技產品很難持續,而傳統品牌持續的時間就很長。趁著技術變化的時候,弄個傳統牌子多好。小則 10 年,多則 20 年。回顧歷史來看,實際上 LV、Gucci 這些大牌也是隨著工業化的發展逐漸遍布全球。美國牌子也是依托美國文化傳播傳遍世界。所以說,這就是我們想做的。趁著互聯網在提高生產效率,我們從傳統行業形成新的競爭力,從而擁有一個品牌企業。

基本上現在忙的就是這些事,謝謝大家!

(轉載自合作媒體《36kr》)

Source: techorange.com

隨機商業新聞

Disney 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