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你不難聽到身邊一心發展職涯的朋友談到他們的饅頭 (mentor),中文應該要翻作「導師」。其實導師這個詞是非常適切的,畢竟這些饅頭的最大功能,真的是「導引」,而不是「教導」,只是「師」這個字在中文上卻是非常嚴肅的,天地君親師,這幾個人生最嚴肅的事情中,就有個師,為了保留點矽谷這邊牛仔褲與 Happy Hour 這種愜意氣息,我們還是叫他饅頭吧。
- 饅頭如何幫助你的職涯?
饅頭不是貴人,傳統漢人文化中所說的貴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必須達成『提攜』的作用,也就是說,你必須要從這些人的手上拿到機會或是好處,否則這人就不是你的貴人。饅頭的概念比較偏在知識或是經驗的傳承與解惑,幫你在職涯中吹開許多煙幕,更明白幫你定位你要的方向。
不要小看這樣的傳承與解惑。台灣人從小到大從來沒有為了自己學習過,從國中,高中,到大學,研究所,有幾個選擇是自己所決定的?太了解課本上的東西,但是卻一點都不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想要成為什麼,跟著群眾的目標走,出了社會,面對無窮的選擇與可能性,頭暈目眩,回頭望望親戚家長,他們凡是只靠大名字與鐵飯碗決定好壞,於是你埋藏心中的疑惑,埋葬心中的渴望,聽著他們的建議繼續往前走。
問題是,政府也有恩奉亡國,財政危機的時刻,大公司也有巨星殞落,一敗塗地的下場,何況要仰賴父母那輩網路新住民來引導身為網路原住民的我們,有點像是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雖然當初是尚方寶劍,但是事過境遷,現在可能還沒有街口小 7 賣的剪刀來的好用。但是這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已經在想像的空間內,給出最好的建議與引導了。
自己的成長根本沒有辦法假手別人,自己的饅頭,自己的引路人,還是要自己找才是,只是,台灣職場卻完全沒有聽過饅頭這個概念。
- 怎麼找饅頭?
沒找到你的方向以前
走出校園後,望著冷清的校門,你知道你能作什麼,或是你想作什麼嗎?(鼻要笑,我跟你打包票台灣學生至少有 80% 答不出來!)如果任何一個答案是否定的,而且你每天除了家人與親戚以外,完全沒有外來的刺激,那你真的需要找些饅頭幫你。
在這個情況下,可以看看身邊有沒有嚮往的學長學姊可以約出來聊聊,看看他們在做些什麼,怎麼作,不管是在金融業作 MA 的學長,還是在化妝品業作培訓幹部的學姊,或是當初進了紅茶店寫程式的實驗室同學,多跟一個人聊過,你就多了一點切身的生活經驗作參考,多了那一點生活經驗,你就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往比較適合自己個性的方向前進。
等你不知不覺地一直在跟某領域的朋友切磋而樂在其中的時候,恭喜你,你也已經找到你初步的方向,與該領與中入門的饅頭了。
在這個步驟中,切記急躁,千萬不要跟一隻手數的出來的人數聊過以後,就草率決定,慢慢來,多花一點時間跟各個領域的朋友們多多交流,花個 3 個月左右是非常正常的,台灣人一個很大的選擇上的缺陷就是:喜歡速成,喜歡很快就有結論,其實,一定程度以上的迷惘與找尋本來就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不要輕易想要跳過,直達結論。
另外,如果你在考慮念大學或是研究所,想短時間內聽聽各種領域的人怎麼說,不妨參考一下IOH 與 MimiOpen ,在 IOH 中,你可以找到台灣人在國內外學校各系所的分享,在 MimiOpen 中,你則是可以直接面對面接觸現正在美國知名大學就學的學生,第一手地從他們那邊吸收到經驗,雖然這種網路饅頭的方式跟在身旁找饅頭的概念有點不一樣,卻不失為一個很不錯的經驗與資訊來源。
找到你的方向以後
找到方向後的你,其實更需要饅頭。一般而言,你可以在下列幾種社交圈中找到你的職場饅頭:
1. 你老闆,上司,同事,或是在你領域上,你相當敬佩,而且也接觸得到的人
2. 社群 (meetup) 裡面的朋友
3. 上述朋友的上司,長輩,同事,或是朋友講到這邊,其實用一句話說完就是:『你社交圈可以接觸的到的強者』,也就是還是要回歸你的人脈,回歸到你的社交,從自己的身邊出發。
你會問這類饅頭的問題也不外乎會是下列幾項:
1. 要怎麼跟你一樣強?(這是專業養成方面)
2. 要怎麼在組織中往上爬?或是如何有策略定性的換工作?(這是職涯規劃方面)
3. 工作與生活要如何取捨?平衡?(這有點像是人生問題了)
畢竟是過來人,雖然饅頭的經驗不能 100% 套用在你身上,但是他的一些經驗與操作手法的確能提供很多你生活經驗外的洞見 (insight)。
喔,對了!如果你正在考慮創業,或是加入新創公司,饅頭關係 (mentorship) 對你來說,會比你在其他領域努力還要重要許多,除非已經在新創圈打拼一段時間了,不然這個相對小的圈子中的人脈,比較不是新手可以接觸到的,除了積極參加 meetup 以外,還可以考慮去 ALPHAcamp 玩玩,基本上台灣新創圈的人脈與饅頭,都可以在裡面找到。
漢人的儒家文化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先別管好為人師是不是不好的事情,但是人們真的有被尊重,與表達這兩項基本的社交需求,只要對方時間允許,你又不會看起來很可疑 XD ,身邊又有共同認識的人,我想你心目中的饅頭是不會拒絕跟你喝杯咖啡聊聊天的。
饅頭關係這種事情有點像是約會,真的是看雙方的契合程度的,聊了一到兩次,話不投機,也是很正常的情況,不再繼續即可,但是,如果一拍即合,有種可以長期發展的 fu ,就可以定期或是不定期地向你新任的饅頭請益。
有一點必須要注意的是,饅頭不是結婚,不需要一張紙或是什麼名分來證明,你跟他常常交流,你覺得從他那邊受益匪淺,他就是你的饅頭了,你不用整天把『可不可以請你當我的饅頭?』或是『可不可以請你以饅頭為前提,跟我交往?』這種 300 年前日劇的告白台詞放在嘴上,不管是把妹或是找饅頭,這些話可是一點用都沒有的,真的! XD
告白這種事情,不管是對正妹還是對饅頭來說,都是種非常大的困擾。
- 怎麼經營與饅頭的關係?
首先,你要會問問題,這點又恰巧戳到台灣人的致命傷,從小到大的教育中,有哪個階段鼓勵或是教導你要問出對的,有品質的問題的?
問問題其實是個很深沈的思考,問題的品質,決定了答案的品質,也決定了你從饅頭那邊獲得的品質,好的問題能夠激起跟饅頭討論的火花,會成為你饅頭的人,一定都是聰明人,聰明人在某種程度上是喜歡挑戰,喜歡深思,也討厭無聊的,如果你每次跟饅頭見面都沒有準備,問不出能激起深度討論的問題,只是想要聽饅頭說教,久而久之,這段饅頭關係是沒有辦法維繫的。
如果只是想要聽人說教的話,我想最好的來源應該是你的父母與親戚,尤其是那種會催你結婚生小孩的那種,不是饅頭。
因此,每次見面前,想好你的問題,好好討論你在人生職場上的進度吧。
好的饅頭也常常會用問你問題,或是挑戰你的方式來點出你思考的盲點與規劃的缺陷,深究這些犀利的問題往往能夠讓你更了解自己與看清情勢,好的問題,常常如同當頭棒喝,讓你看到你困惑與掙扎的本質,老實說,饅頭們也不知道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是他們深信了解自己最清楚的你,會幫自己找到困惑的突破口。
還有,人跟人關係的重點不是『強度』,而是『頻率』,多多聯絡的效果絕對會比一次出大絕招,平時卻完全不見人影來得好很多,每次見面就相互問一下近況,讓饅頭覺得他有在參與你的人生與決定,讓他知道他的建議與資訊對你的發展有相當程度的正向幫助,這樣的關係才會走得長長久久。
最後,饅頭也是人,雖然絕大多數的饅頭關係都不會花你半毛錢,但是偶而請喝飲料咖啡,出去旅行的時候帶點伴手禮也是種交流情感,活絡感情的方法,在態度上,表現出你對他們花在你的時間與精力上的感激,把饅頭當作是重要的朋友一般對待就是了。
記住,職場打怪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不要在那邊一個人堅強了太久 XD,你的團隊中需要各種等級與角色的隊友,找到你的饅頭,讓你的勇者團隊更完整,更堅強。
延伸閱讀:
【台灣工程師的矽谷故事】台灣人才「硬功夫」真的了得,但沒這兩個實力別想走進國際
【台灣工程師的矽谷故事】同工不同酬,年薪 50 萬美金的工程師到底有什麼神本事?
【台灣工程師的矽谷故事】台灣年輕人苦悶卻說不清源頭,我認為那源頭來自停滯的成長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