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本港在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水務署善用不同水務設施,增加應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在水塘安裝浮動太陽能板發電系統,以及在濾水廠增設水力發電系統。
水務署早前推出先導計劃,在石壁水塘、船灣淡水湖和大欖涌水塘安裝三套各100千瓦的小型浮動太陽能板發電系統,分別於2017年至2022年完工。各個系統每年發電量可達12萬度,相當於36戶普通家庭一年用電量。
水務署電機工程師席宇表示,香港山多地少,在水上安裝太陽能板一方面不佔土地資源,另一方面,水的冷卻效果可提升太陽能板發電效能,而且浮動太陽能發電系統遮蓋水面,有助減少水塘的水分蒸發,也能抑制藻類滋生,從而改善水質。
除了應用太陽能發電,水務署在屯門濾水廠也設有香港首個水力發電站,利用水源進入濾水廠的水壓推動渦輪機發電。發電站去年生產的電力總量約為150萬度,供濾水廠設施使用的電力佔濾水廠總用電量約7%。
水務署機械工程師陳安儀表示,水務署在營運過程中加入環保元素,希望在為市民提供優質食水的同時,也為環境出一分力。
水務署正計劃於船灣淡水湖和新界東南堆填區興建大型太陽能發電系統,發電功率分別為五兆瓦和十兆瓦。署方的目標是由2035年起,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足以抵消每年總能源消耗量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