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 IBM 日前一項針對網路商機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 2012 年第 1 季,今年第 2 季以手機為平台的
電子商務成長 14%,佔總線上銷售共 15.1%;相比之下,基於社群網站的電子商務卻反而下降了,從原本佔線上銷售 2.4% 掉到 1.9%!
在 IBM 此份針對美國
零售市場的「線上零售指數」的報告裡,將各社群平台視為線上通路的一種,強調在多種線上平台崛起的同時,若行銷人員輕忽整合科技及各網路平台的重要,將會一步一步失去公司在線上銷售的疆土。
然而 SCT(Social Commerce Today)即直接指摘,認為 IBM 只將社群當成通路的想法,根本就是過時了!
長期關注
社群商務的 SCT 作者 Paul Marsden 認為,在社群平台上發展出來的商業應用實際上應至少包含四大區塊:

而 IBM 的報告僅考慮來自社群網站的電子商務交易流量,充其量只是將社群平台當成通路的一種,未考慮社群網站以人與人之間交流互動的基礎;社群還可作為機制或工具,幫助消費者了解其社交圈親友的想法、意向,也同時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凝聚力。這些都是社群作為通路以外的功能。
最後,就社群以人的互動為本質的機制來看,社群作為工具和平台,也讓消費者能綜觀其他消費者的經驗和想法、喜好,使他們在消費上能更「客觀」(對特定社群以外的人來說,也許就是主觀了),但這特性也同時增加品牌在社群間塑造特定品牌形象操作上的複雜與困難度。
相對來說,手機提供了人們購物的「便利」,減少了交易過程中的阻礙,因此行動交易反而在全球經濟一片不景氣中逆勢向上,也似乎是更順理成章的事了。

*註1:「快閃商店」(pop-up stores)指以投資短期商機、效應為目標的短期租約商店型態。
(資料來源:
Social Commerce Today;圖片來源:
djwaldow, CC Licensed)
轉載網站
別再錯過
TechNow的文章,今天就訂閱「
TechNow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