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編按:蘋果已然成為一門顯學,分析它成功的書和部落格不計其數。本文作者 Francisco Dao 從品牌形象的角度將蘋果同 LV 聯繫起來,不失為一個有趣的視角。
我依然記得,在 2009 年的 SXSW 大會上,一位朋友找我借電腦時的情形。當我把手中的 Acer 筆記本遞給他時,他說:「這是個啥?」 我先是愣了一下,才忽然意識到我在他眼裡就像個穿著牧人裝(Wrangler)的土人,也是那時我才意識到,蘋果電腦已經成為一種身份的標誌。
而我沒意識到的是,蘋果模仿奢侈品牌的做法竟然如此的深入人心。
- 100 年前,LV 的利潤都被零售商賺走了,於是他開店自己賣
1977 年,奢侈品行業被歐洲品牌搶盡風頭。當時異常流行的皮爾卡丹,無論是香煙還是服裝,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Louis Vuitton 算是後起之秀,在 1854 年成立之後的百年間,LV 一直由 Vuitton 家族打理,當時的營業額在 $1,200 萬美元左右。而隨著控制權逐漸轉入女婿 Henry Racamier 手中,其奢侈品標杆的地位才正式確立。
經過調查,Racamier 發現,第三方零售商抽走了比 Vuitton 家族還多的利潤。於是他做了一個在當時看來頗為冒險的決定:繞開零售商控制整個銷售鏈,自己開店運營其旗下產品。
這一做法很快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相比其他品牌 15%-25% 的利潤率,Louis Vuitton 這一數字高達40%。到了 1984 年,其銷售額已經達到 $1 億 4,300 萬美元,這是之前的12 倍;利潤則從 $120 萬美元暴漲至 $2,200 萬美元,增長了將近 18 倍。
Vuitton 模式是如此的成功,以至於後來的高端奢侈品牌爭相效仿。
蘋果藉由蘋果店,其銷售和利潤增長同 Vuitton 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值得注意的是,在 2001 年之前,蘋果首次公開他們將開設獨立的蘋果店時,外界普遍忽視了 Louis Vuitton 式的成功案例,對蘋果一致持唱衰態度。而被權威人士所忽略的一點是,蘋果正逐漸弱化其電腦公司的定位,轉而開始成為一個奢侈品品牌。
可能他們從來就沒想過蘋果會做出這樣的調整。透過這樣的方式,蘋果逐步將自己重新塑造成電腦領域的 Louis Vuitton 或 Prada,而不是一味的限制在同 Dell、HP 和 Wintel 王國的競爭之中。
蘋果產品依然會專注於其自身的品牌辨識度,就好像 LV 會給它的每件產品打上 LV 的 Logo 或圖案一樣。透過建立單獨售賣蘋果產品的零售店,蘋果作為奢侈品的形象逐步確立。
人們通常會把蘋果的復興歸功於超凡的設計,但光憑設計這一點也是遠遠不夠的。在我旅行時,我會用一台售價為 $250 美元的三星Chromebook,它看上去跟 Macbook Air 幾乎一模一樣,我想說的是,你可以抄設計,但你抄不了品牌價值。Louis Vuitton 每一個季度的新品都會被無數廠商跟風抄襲,但人們顯然更樂意為 LV 買單。
至於那位嘲笑我用 Acer 筆電的朋友,顯然不是在懷疑它的性能,而是在批評我沒有 Style。
儘管產品同其他品牌產品的質量相差,並沒我們想像中的懸殊,高端奢侈品的品牌形象使得 LV、Prada 可以以高出同行數十倍的價格來銷售其產品。同樣,品牌的魔力也使得蘋果粉絲在新品上市之前,甘願排著長長的隊伍,在寒風之中苦苦守候。
轉載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