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導讀:電子錢包 Google Wallet,讓你一機在手,就能輕鬆購物,而現在它推出了實體卡片,回應消費者用卡片刷卡的習慣。你或許會懷疑,這樣不是走回頭路了嗎?但這其實是 Google 慣用的 O2O (Offline to Online)策略,提供線上營銷、購買,並帶動線下經營、消費,讓更多大眾漸漸習慣 Google Wallet 希望提供的整合服務。
而 Google Wallet Card 其實跟悠遊卡超像,我們應該也有能力和機會發展 Google Wallet 所希望提供的服務!
- Google Wallet 提供行動付款服務,一支手機就搞定
Google Wallet 是 Google 兩年前推出的電子錢包,只要手機搭載近距離無線通訊(NFC)的功能,買東西只要輸入個人身份確認碼(PIN 碼),嗶一下就能輕鬆搞定,還可利用手機立即查看交易內容。
Google Wallet 能將 Google 合作的信用卡、會員卡、折價券等通通收進手機裡,看起來是「一機在手,便利無窮」。當然手機沒電時可就毫無用武之地了。
90 秒讓你了解什麼是 Google Wallet:
- Google Wallet 實體卡:免年費、幾乎免手續費
今年 11 月 20 日,為符合消費者以實體卡片刷卡的消費習慣,Google 推出有預付功能的實體卡「Google Wallet Card」,用戶可以透過 wallet.google.com 或手機的 Google Wallet App 免費申請,輸入已有的銀行帳號、信用卡、或現金卡,就能把將錢轉入 Google Wallet Card。
- MasterCard支援、僅限美國地區
這款實體卡由 MasterCard 支援,與其合作的各端點銷售點(Point of Sale)、自動提款機皆可使用,但因為 Google Wallet Card 需由磁條感應,而其他國家的支付系統則多為 EMV 晶片卡,所以使用範圍僅限美國,Google Wallet 網站上「常見問題」一欄亦有說明這點。
除了地區限制外,多卡合一的理想也尚未實現。一年前,小道消息指出 Google 能整合各種卡,只要利用手機的 Google Wallet App,就能快速掌握自己的錢包。也就是說,原訂在今年「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上發佈的理想實體卡提前出局,現在推出的 Google Wallet Card 比較像是半升級的版本。(不過創業公司 Coin 做到了,設計出多卡合一的「Coin 卡」,真正體現一卡在手走天下的理想!)
- 開卡步驟說明不清
若想申請 Google Wallet Card,必須先上網認證帳戶,接著申請人會收到一封風格儉樸的信件,上頭沒有寄件人,也沒有寄件地址,乍看之下很容易以為是垃圾信件,其實那就是 Google 寄來的 Google Wallet Card 和說明書!
打開信封,裡頭的說明書也走極簡風,只是請你登入 Google Wallet 網站,或是 Google Wallet App 來開卡。
如果用戶先前已經在 App 裡加入其他現金卡或是信用卡,就無法利用 Google Wallet App 進行開卡(iPhone 和 Android 都沒輒)。也就是說,用戶可能已經輸入了 Google Wallet 卡號、到期日期和社會安全碼,依舊無法點按送出鍵。
直接到 Google Wallet 網站開卡會比較容易,登入後,頁面上方即會顯示該用戶 Google Wallet Card 寄出的日期,並有一個「啟用」的按鈕,用戶只需輸入卡號末 4 碼,按「下一步」與「完成」即可。
Google Wallet Card 收費情形
申請、開卡免手續費
免月費、免年費
存款、轉帳免手續費(以信用卡、現金卡儲值需付 2.9% 手續費)
提款免手續費(部份 ATM 需收費),每日限領 300 美元
- 儲值管道多元:信用卡、現金卡、銀行、網站、App、Gmail
不管是登入 Google Wallet 網站,還是手機 App 都可加值,也可以選擇使用信用卡或現金卡;但這似乎是多此一舉,因為當初申請時,用戶早已提供這些卡號。
此外,Google Wallet Card 也接受銀行或卡片轉帳的加值方式,但如果金額較大,部分銀行有時需要一週的處理時間,而且有些卡轉帳後可能需要數天,Google Wallet Card 才能使用這筆款項。
今年 Google Wallet Card 還結合 Gmail,附檔即可匯款,用戶可直接利用這些款項加值或付費,可惜目前 Google Wallet Card 只能在美國使用,否則海外的家人直接用電子郵件「寄錢」回家有多方便!
- 使用上,Google Wallet Card = 現金卡
使用上,Google Wallet Card 幾乎等同於現金卡,直接在刷卡機上刷一下、嗶一聲,就能完成付款。如果在餐廳和朋友相談甚歡,不想離座,也可以請服務員代你結帳,無須輸入 PIN 碼。
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 Google Wallet Card 和信用卡不同,它將卡號印在背面,而不是浮凸在正面,所以若不善待它,長久使用下來很容易模糊不清。
此外,如果在沒有網路、電力的地方(雖然機率很低),或是路邊攤,Google Wallet Card 可就不管用了。
- Google Wallet Card 對 Google 有利,那對用戶呢?
截至目前為止,Google 還是 Google Wallet Card 最大的受惠者,藉由了解用戶的消費習慣,能較清楚服務的走向,還能針對特定廣告賺取廣告費。
賣方也能分一杯羹,如果消費者用 Google Wallet Card 付款,就會留下電子信箱帳號,若多次消費,店家還能建立顧客的消費記錄。
當然,消費者或多或少還是能享有 Google Wallet Card 帶來的便利,和 Google Wallet App 提供的各種會員福利和商品的資訊。有 NFC 功能的 Android 手機還可以直接操作螢幕付費、享用優惠,可是,原本的 Google Wallet 就已經有這些功能,所以 Google Wallet Card 似乎只是個備案而已。
如果 Google Wallet Card 加值或付款方式能更快速多元,或許能吸引更多用戶。但目前看來,Google Wallet Card 離原本設定的通用卡還有點距離,所以,現在似乎還無法說服消費者再多放這一張塑膠卡在皮夾裡。
看完 Google Wallet Card,不禁聯想到了悠遊卡?其實我們的悠遊卡有很大的基礎可以完成 Google Wallet 真的想做的事情,不過可惜的是這樣的未來暫時看不到,一方面是「主事者」沒想到要這樣做,另一方面則是「主事者」可能不把 Google Wallet 當作競爭者,因為法規關係 Google Wallet 目前進不來台灣市場。
不知道對這樣的服務,大家有什麼想法呢?
(資料來源:TechCrunch;圖片來源: yoshinari、tom.arthur,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