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導讀: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36kr》。文章來自方軍投稿,他是跨界於內容與技術的移動互聯網從業者;現任現代移動數碼 CTO ,公司旗下有《iBloomberg 彭博商業週刊》、《iWeekly 週末畫報》、《iArt 藝術新聞》等知名移動媒體應用。自 2003 年起運營有「思維的樂趣」,歡迎關注「思維的樂趣」公眾微信號,搜索「思維的樂趣」或微信號「mindmeters」。
本篇書籍基本資訊,不一定為原文所選之出版社,會依照台灣的版本和翻譯來調整。
如何理解互聯網,是我們當下需要應對的重大議題。要理解互聯網,我們不能局限於當下的事件和僅對事件做出短線的回饋,而必須嘗試瞭解互聯網、社會網路、科技產業、資訊媒介的脈絡。
幾年前,我們曾嘗試列出洞察社交網路的二十本書清單,如下,則是重新梳理的 2014 版,它或許可以用來幫我們理解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
為什麼在做著實踐操作的我們,要讀一些看似理論性的著作,而非那些更偏重實務型的?實務型的書籍其實並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因為實際情況總是千差萬別,而理論性的著作卻在更根本的層次幫我們理解所要應對的議題。
這個清單,絕不局限于當年出版的新書,也包括那些有經典影響的著作(部分可能已經絕版),同時又不斷地反覆運算更新,以包括最新的著作。
所有的薦讀為全新撰寫。這次的遺憾是,雖然移動互聯網和 App 經濟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我們的手機都裝著一些 App,但是,卻還沒能找到一本研究 App 的著作。最近看到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出版一本《App 一代》(The App Generation),不過這並不是一本關於 App 的書,而是關於新一代年輕人的書。
- 1.《信息的社會層面(The Social Life of Information)》,[ 美 ] John Seely Brown, Paul Duguild/ 著,商務印書館,2003 年
這本書是一本被嚴重低估的著作,作者布朗是施樂公司首席科學家和著名的施樂研究中心(PARC)的主任,杜奎德是在伯克利和 PARC 同時任職的社會學家。把這本書列為「洞察互聯網的二十本書」2014 版的第一本,是因為,二位作者十多年前所討論的問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深入,正再次變得重要。
「過分專注於資訊造成了對社會環境的忽視,但正是後者有助於人們理解資訊可能意味著什麼,以及為什麼資訊很重要。」
- 2.《Present Shock: When everything happens now》, [ 美 ] Douglas Rushkoff / 著,Penguin Group USA,2013 年
看到當下的衝擊,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它的緣起,它源自於托夫勒的《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
達格拉斯·洛西科夫在書封面上被贊為「麥克盧漢的接班人」,我們沒有推薦麥克盧漢經典的《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而推薦這本,是因為,我們現在無時無刻都在經歷著「當下的衝擊」,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 以及手機上推送的訊息,都是當下的衝擊的表現。
這不是一本容易的書,它的命運極有可能是書名作為詞彙的影響遠遠超過書中的實質內容。《當下的衝擊》究竟會造成多大的衝擊,我們不妨過些年再回頭思考。
「我們的情況更像活在某種心猿意馬的『當下』,放大了週邊力量卻忽視了眼前事物。由於不得不臨陣磨槍,應對那些即時發生的、可能擾亂我們的外部影響,我們制定計劃的能力被削弱,更別提執行計畫的能力了。我們無法在此時此刻安頓下來,而是疲於應對衝動和壓力的困擾。」
- 3.《移動浪潮:移動智慧如何改變世界(The Mobile Wave: How mobile intelligence change everything)》, [ 美 ] Michael Saylor / 著,中信出版社,2013 年
這本書算不上五星級推薦,但是所有移動著作中值得推薦的一本。相關的書籍還有恰克·馬丁從行銷視角出發的《決戰第三螢幕》(The Third Screen)與《當大家都低頭看手機,你要怎麼賣東西?》(Mobile Influence)。
「科技是酸性的,它將燒毀在經濟、工業和產品中累積的低效率。它溶解了產業鏈中多餘的環節,縮短它,減少成本和時間。它刪除了層層中間環節,並且讓人們看到腐敗。科技的酸性腐蝕了所有多餘的東西,改造事物,然後只留下能夠承受它的核心和精髓。」
- 4.《大數據(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英 ]Viktor Mayer-Schonberger, Kenneth Cukier/ 著,天下出版,2013 年
大資料是一個熱門而有爭議的詞彙,《大資料時代》是一本有爭議的書。爭議在於,多數著作要麼讓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要麼讓我們感受到壓力,變化來了我們要行動。
這本書作者做了很多的闡述,卻始終在挑戰我們的認知:要放棄因果,相信關聯?因果是深嵌在我們的思維中的事物,我們都沒準備好放棄。但我們總是要思考,這本與我們常識相反的書,是不是可能說對了?
「社會(因為大資料)放棄了尋找因果關係的傳統偏好,開始挖掘相關關係的好處。尋找原因是一種現代社會的一神論,大資料推翻了這個論斷。」
相關書籍:《The Signals and the Noise》,Nate Silver / 著。這位元統計學家發現,大資料時代的預測活動發展得並不順利。
- 5.《手機:擋不住的呼喚(Cellphone: 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mobile medium and how it has transformed everything!)》,[ 美 ] Paul Levinson / 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年
保羅·萊文森是媒介理論家、科幻小說家,他可能更配得上得上新的麥克盧漢的讚譽。我們且看看他多年前的樂觀主義預測,我們就活在他預言的現實之中:
「獨立於手機的互聯網,開發了海量、多樣且容易檢索的資訊。有了手機之後,我們不但能夠獲取這些資訊,而且能夠與任何人交談——在陽光下、大海邊、山頂上或城市中心的繁華街道邊,想和誰交談都行。有了手機之後,我們就不再二者必選其一:資訊或現實、交談或自然。那真是……魚和熊掌二者皆得……」
- 6.《Being Digital》,[ 美 ] Nicholas Negroponte/ 著,Random House Inc,1996 年
這本數字經典不用任何解釋,值得一再被閱讀和思考。
「在廣大浩瀚的宇宙中,數位化生存能使每個人變得更容易接近,讓弱小孤寂者也能發出他們的心聲。」
- 7.《小塊鬆散組合(Small Pieces Loosely Joined)》,[ 美 ] David Weinberger/ 著,Perseus Books Group,2003 年
大衛·溫伯格應該獲得和尼格洛龐蒂、凱文·凱利一樣的地位,未能獲得這樣的地位可能是因為,他關注的問題不夠宏大,但他的洞見至今仍可以用來預測互聯網的發展。他參與創作 The Cluetrain Manifesto(線車宣言),但他最重要的著作,毫無疑問是《小塊鬆散組合》,這是互聯網發展的基石之一。
「網路價值並不是來自於其整體運行的效率,而是來自于大量的小塊內容,這些小塊指向更多的小塊。並且,更為重要的是,網路不僅僅是將網頁組織起來,而且還以一種新的方式將人類組織起來。我們是網上真正的『小塊』,我們正在用自己仍然在不斷發明創造的方式鬆散互聯。」
相關書籍:《The Cluetrain Manifesto: the end of business as usual》,[ 美 ] Rick Levine、Christopher Locke、David Weinberger、Doc Searls、Jr. Thomas Petzinger / 著,Perseus Books Group,2011 年、《裂變:看得見的未來》,醒客(陳世鴻)/ 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年
- 8.《網路共和國:網路社會中的民主問題(Republic.com 2.0)》,[ 美 ] Cass R. Sunstein / 著,Princeton Univ Pr,2007 年
凱斯·桑斯坦這幾年在全世界和中國都相當出名,他的《助推》《謠言》《極端的人群》等相關著作均是超級暢銷書。
但是,這位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和政治系講座教授所著的小書《網路共和國》,卻很少被關注,這本書應該被列入理解互聯網的著作,是因為它最早提出了「資訊泡泡」的問題:資訊隨時獲取同時帶來「量身定制」,而造成的資訊窄化,這與民主社會的多元化特徵是相悖的。眾多人鼓吹個性化的優點,但很少有人思考桑斯坦所提醒我們注意的問題。
「事情的發展看來有點神奇,亞馬遜或其他同類網站的推薦,品質都出奇的好,好得叫人驚詫。(許多人都是從中發現他們喜愛的新作家。)但人們可能因此眼界窄小,或只沉溺於固有的品味。例如,某個政治信念堅定者在網站上找到更多持相同看法的作者,並且被鼓勵去閱讀其他相同的見解,從而強化他既有的判斷。在一個民主社會裡,這難道不會造成麻煩嗎?」
- 9.《連結:網路新科學(Linked: The New Science Of Networks)》,[ 美 ] Albert-laszlo Barabasi , Jennifer Frangos / 著,Penguin Group USA,2003 年
巴拉巴西這本《連結》並未引起多大的影響,這很讓人遺憾,因為這是一本對所有的網路進行分析的著作,讓我們全面瞭解網路科學,與之對等的,大概只有講述複雜理論《複雜:誕生於秩序與混沌邊緣的科學》一書。巴拉巴西另有一本《爆發》有簡體中文版。
「21 世紀初,一夥特立獨行的科學家發現,網路具有深層的秩序,依據簡單而強有力的規則運行。這一領域的知識,可以説明我們瞭解時尚、病毒等的傳播機制,瞭解生態系統的穩健性,以及經濟體系的脆弱性——甚至是民主的未來。」
- 10.《Information Rules》,[ 美 ] Carl Shapiro, Hal Varian / 著,HBS Press,1998 年
卡爾·夏皮羅、哈爾·瓦裡安這兩位伯克利的經濟學教授十多年前的著作,現在看依然有著預言意義。我們現在應該還偶爾讀到哈爾·瓦裡安的聲音,他自伯克利退休之後,現為 Google 的首席經濟學家。
「如果你想理解互聯網對你和你的企業有何意義,你可以從百年前電話系統的建立中得到許多啟發。」
- 11.《資訊就是資訊:布隆伯格自述(Bloomberg By Bloomberg)》,Michael Bloomberg / 著,1998 年
很多年,都沒有考慮把《資訊就是資訊:布隆伯格自述》納入這個書單,但現在覺得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現在必須修正這個錯誤。
這些原因和布隆布格是不是紐約市長無關,原因有二:第一,他創造的 Bloomberg 的資訊服務,至今為止可能是最強大的、最有商業價值的資訊服務之一,不遜於 Google,要知道那是誕生在互聯網真正商用之前的時期。第二,隨著今年國際各大投行有條件限制交易員們使用 Bloomberg 的即時通訊聊天室,我們才發現這個在互聯網之前創造的 IM 工具,有著如此巨大的隱秘影響力。
「我們的第一批產品包括 22 套終端、鍵盤和顯示器,我們的計畫是給美林公司安裝他們訂購的 20 台,我們自己用另外兩台作為技術開發和後援服務。結果不用說你也想得到,我們所有 22 台都裝在他們的交易大廳裡。」- 1982 年
- 12.《眾聲喧嘩:網路時代的個人表達與公共討論(The Rising Cacophony)》,胡泳 /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
本書是胡泳博士論文改編補充而成的,他自己說這像「試圖跟蹤一個快速移動的靶子」。這本書同時也是「思想 @網路. 中國」系列研究的中的一本,其他著作還有李永剛所著《國家防火牆:中互聯網監管的政治學分析》。
「在這樣一個時代,個人表達與公共討論會呈現什麼樣的特點?個人如何進行自主的資訊發佈和思想表述?網路空間中能否形成充滿活力的公共話語?共有媒體超越傳統媒體的界限,具備社區性、互動性和匿名性等不同面向,對這些面向該如何在理論和時間上進行框定?」
相關書籍:《Crowds and Power(Masse Und Macht)》,[ 德 ] Elias Canetti / 著,Farrar Straus & Giroux,2003 年,此為 1981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內提最具影響力的著作。
- 13.《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 美 ] Chris Anderson / 著,天下文化出版,2009 年
克裡斯·安德森近年來持續地推出新的「觀念」,長尾理論即是他一系列理論的起點,之後有「免費」、「創客」等。過了很多年看,長尾理論不再熱門,但可能逐漸地變成現實。
「千篇一律或說一種產品賣遍天下的時代正在結束,它的地位正在被一種新事物取代——一個多樣化的市場。」
- 14.《下班時間扭轉未來:休閒時間 x 網路連結 = 改變世界的決勝點(Cognitive surplus: creativity and generosity in a connected age)》,[ 美 ] Clay Shirky / 著,行人出版社,2011 年
克萊·舍基(Clay Shirky)近年來有多本著作出版,除了這本《下班時間扭轉未來》之外還有《未來是濕的》(又譯《人人時代》)。
《下班時間扭轉未來》可以與《維琪經濟學》對照閱讀,因為維琪百科很大程度上是下班時間扭轉未來的最佳案例,一部分人花在網路上的時間最終凝聚成人類眾多知識庫中的一個。
「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時代,因為我們現在可以把自由時間當做一種普遍的社會資產,用於大型的共同創造的項目,而不是一組僅供個人消磨的一連串時間。」
- 15.《 搜(The Search)》,[ 美 ] John Batelle / 著,中信出版社,2006 年
搜索已經成為互聯網的基礎架構。
現在來看,當時印在《搜》中文版封面的觀點都有點過時,「搜索是通向整個世界的興趣和欲望的視窗」,但搜索沒有過時。關於 Google 的書有不少,除此之外還有《In The Plex(Google 總部大揭密)》、Jeff Javis 的《Google 將帶來什麼? 》,各有特點,但無疑要理解搜索,最值得推薦還是這本《搜》。
「管理世界上所有的資訊,使所有人都能得到和使用它們。」
- 16.《facebook 臉書效應:從 0 到 7 億的串連(The Facebook Effect: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company that is connecting the world)》,David Kirkpatrick / 著,天下雜誌出版,2011 年
這本書是創造 Facebook 的故事,還被轉化成電影《社群網戰》,它真實地記錄了 Facebook 的歷程。或許可以與另外兩本書對照,一本是新書《孵化 Twitter : 從蠻荒到 IPO 的狂野旅程》,一本是《誰偷了 MySpace : 被社交網路改變的瘋狂世界》。
「在 Facebook 上人們給群組起的標題大多是『我打賭能找到 100 萬個討厭喬治·布希的人』此類,但莫拉萊斯不喜歡這樣的標題,儘管他覺得這 100 萬的想法很好,但是這類標題太幼稚了。有一首著名的西班牙歌曲叫『100 萬個朋友』。一百萬個反對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的人?『聲音』聽起來更有味道,於是他決定給群組起名為『反對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的 100 萬個聲音』。」
- 17.《被新聞出賣的世界:「相信我,我在說謊」,一個媒體操縱者的告白(Trust me, I'm Lying: Confessions of a media manipulator)》,Ryan Holiday / 著,2013 年 2 月,臉譜出版(臺灣)
萊恩·霍利得是 American Apparel 的行銷總監,在這本書很有趣的書名的書裡,他講了實話:「相信我,我在說謊( Trust me, I'm Lying)」。
「說好聽一點,我的工作是負責行銷和公關,或是搞網路行銷策略和廣告的人員。但那是為了掩飾我醜陋的實際工作,其實我真正的工作是一個媒體操縱者,利用對網路特性的撒謊、賄賂,靠謊言陌生。就是欺騙媒體,再任由媒體來欺騙你;所以我也算是那些暢銷博客作者和知名品牌的共犯。」
- 18.《群的智慧:向螞蟻、密封、飛鳥學習組織運作絕技(The Smart Swarm: How understanding flocks, schools, and colonies can make us better at communicating, decision making, and getting things done)》,Peter Miller,2010,天下文化(臺灣)
多數網路著作是從經濟、個體、社會學的角度思考問題,而《群的智慧》是把全域的角度看。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國家地理》的資深編輯,採用的是動物世界的觀察,另有一本同一視角的是理論物理學家馬克·布坎南所著的《隱藏的邏輯》(The Social Atom),有意思的是,他也是一位雜誌編輯,曾任職《自然》和《新科學人》。
「他們或許懂得不多,卻有本事以簡馭繁,將複雜的問題分散處理。他們絕對算不上聰明,但卻能運用集體決策系統,做出最好的決定。他們根本沒有領導者,然而那協調一致的疾馳、飛行,卻如此精確得出奇。」
- 19.《遊戲改變世界:遊戲化如何讓現實變得更美好(Reality Is Broken: Why games make us better and how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Jane McGonigal / 著,Brilliance Audio,2012
從事互聯網行業的人,偶爾總有冒出一點擔心,我們是不是在浪費他人的時間?比如,卡爾所著的《淺薄》就痛斥互聯網的負面影響。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但也有樂觀主義者如斯蒂文·詹森,他有本著名的書,題為「開機:電視,電腦,電玩佔據生命,怎麼辦?」( 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他用電視、遊戲等領域的研究雄辯地說明: 大眾文化讓我們變得更聰明。遊戲改變世界則是另一本超級雄辯的著作,現實已經破裂,人們在遊戲中重建現實。
「現實世界沒有辦法像虛擬空間一樣,輕輕鬆松就能讓人享受到精心設計的快樂、驚險刺激的挑戰以及強有力的社交聯繫,它沒有辦法同樣高效地激勵我們。現實不是設計來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潛力的,也不可能從頭到尾都讓我們興高采烈。因此,遊戲玩家越來越多地生出一種感覺:和遊戲相比,現實破碎了。」
相關書籍:《開機:電視,電腦,電玩佔據生命,怎麼辦?( 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 How Today's Popular Culture is Actually Making Us Smarter )》,[ 美 ] Steven Johnson / 著,早安財經出版,2007 年
- 20.《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American Cities)》,[ 加拿大 ] Jane Jacobs / 著,譯林出版社,2005 年 1 月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城市的演變與規劃是核心一環。而最近這幾十年,人們在另一空間經歷城市幾千年的演變:資訊網路之城的湧現。新近的變化是,過去我們只是以虛擬之身在網路中,移動互聯網讓我們的現實之身也置身其中。
資訊網路業的工作者的角色,即是資訊之城的規劃師,他們和建築規劃師要解決的問題實際上是一樣的:「如何規劃一個可實際運行的、有活力的城市?」這正是為什麼我們該仔細研讀簡·雅各斯的城市規劃名著《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的原因。
在雅各斯之前,城市規劃被「想像」主導,建築規劃師們浪漫地想像城市應該是什麼樣,如花園城市、輻射城市、城市美化,然後用這種想像指導城市改造。在資訊網路領域,烏托邦般的「夢想」(應該是什麼樣)的影響可能更大。
雅各斯則力圖扭轉這一切,她讓關注焦點回歸到「城市在真實生活中是怎樣運轉的」。雅各斯揭示的城市規劃的一類錯誤,在網路之城中也再明顯不過:「只知道規劃城市的外表,或想像如何賦予它一個有序的令人賞心悅目的外部形象,而不知道它現在本身具有的功能……」
相關書籍:《建築的永恆之道》(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 美 ] C. 亞歷山大,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02 年
- 延伸閱讀:
Ctrl+C 這些書名到你的購物車吧:Bill Gates 今年最愛的七本書
(轉載自合作媒體《36kr》;圖片來源:Providence Public Library,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