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 迪士尼、Marvel、彼思、星球大戰…  日本直播平台「Mildom」可用CAPCOM旗下遊戲進行收益活動!   一月份PlayStation Plus遊戲:《女神異聞錄5亂戰:魅影攻手》、《Dirt 5》、《Deep Rock Galactic》   「東京電玩展優惠」進駐PlayStation Store   今年也辛苦了!Saiga NAK編輯部同仁的精選報導!   編集部實機測試!手把手教你初期設定「PlayStation 5」   《eFootball PES 2021 SEASON UPDATE》榮獲PlayStation®Partner Awards 2021日本及亞洲地區大獎!   Dead by Daylight × Resident Evil合作確定!   「GUILTY GEAR -STRIVE-」初心者指導影片#14公開!影片大合集 

【彭博商業周刊每週精選】為新創企業度身訂做的社交網絡

商業

《TechOrange》與《彭博商業周刊》繁體中文版,共同選編,每週與紙本雜誌同步刊載最新科技主題文章。如果你覺得,不只科技,全球經濟、產業企 業、政治政策或金融市場等,你都希望在台灣可以看得到,請告訴我們,我們會盡全力滿足需求。因為我們相信,讀者想要讀什麼,不是由政府或媒體背後的資金判 斷的,而是由讀者自己決定的。

矽谷企業經常高談如何改造頑固舊產業例如傳媒、零售、旅行與金融的文化。但是,直到不久前,高科技世界一直未將其顛覆力量應用在自身的商業實踐上。數十年來,要與矽谷中富有的天使投資者的小圈子達成交易,有點像擠進一間尊貴的私人會所。創業者必須利用自己的人脈,設法約見合適的投資者,然後私下商談,基本上不知道何謂合理市值,也不知其他地方是否有更好的機會。「這有如一種密室交易,」搜尋巨頭 Google 旗下的 Google 創投(Google Ventures) 合夥人 WesleyChan 說。

已有四年歷史的舊金山新創企業 AngelList 正利用社交網絡打開這個圈子,供那些創建和投資社交網絡的人使用。AngelList 提供類似群眾集資平台 Kickstarter 的網上論壇, 新創企業的創辦人在這裡貼出他們的構想,與投資高風險新創企業的投資者見面。AngelList 共同創辦人兼 CEO 拉維肯(Naval Ravikant)說,2013 年有 500 間新創企業透過該網站籌得 1.25 億美元,包括最終並非在網上完成的交易。拉維肯突然間成為矽谷最知名的「有力經紀」,他說公司的使命是「使創業投資變得透明、高效及更開放」。

新創企業在 AngelList 上填寫自己的簡介,列出一些資料,例如之前有哪些投資者,已經籌得多少資金等。有了這些簡介,它們便能同時向數百名經認證的投資者推銷自己,這些投資者包括金融機構和富有的個人與公司。AngelList 會處理監管手續(新創企業因此只需要填一次相關表格),還會協助那些第一次走入融資迷宮的公司。去年 9 月該網站推出名為「投資團」(syndicates)的功能,用戶可以藉此追隨某個人脈很好的天使投資者。一旦該投資者決定投資某公司,追隨者也能一起投資。一些矽谷名人已吸引到追隨者建立投資團,例如 Google 創投的一般合夥人羅斯(Kevin Rose)和自助與行銷高手菲利斯(Tim Ferriss)。

投資團中領頭的投資者可以定出自己的規則。菲利斯會向他的追隨者收取 15% 的「搭車費」:一旦新創企業被收購或上市,他們必須將得到的正回報分一些給菲利斯。(AngelList 會抽 5 %; 拉維肯拒絕透露公司的收入。)菲利斯在 AngelList 上有 485 名追隨者,願意在一宗交易中投入最高 200 萬美元的資金。他稱他的投資團像「某種不用交管理費的自動化創投公司」,他只要「按一下按鈕」就能替任何新創企業籌得第一輪資金,他自己都感到驚訝。

一些新創企業,例如私人的士服務 Uber 和保姆招聘網站 UrbanSitter,在 AngelList 上尋找新投資者,快速完成交易,或是替已展開的籌資增加資金。

舊金山晚餐遞送服務公司 Sprig 去年夏天曾利用常規管道籌資,但是在租下一個新廚房後需要一筆數額較小的資金。該公司在 AngelList 上一天就籌得所需的 50 萬美元的大部份,某程度上是因為該網站上的投資者可以看到這間公司已經得到一些知名投資者垂青,例如創投機構 Accel Partners 的合夥人 BrianO'Malley。「籌集資金是件苦事,令你無法專心建立業務,」Sprig 的 CEO GaganBiyani 說。在他看來,用 AngelList 去籌集額外資金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現年 40 歲的拉維肯熱心推動 AngelList 的發展,與他的個人經歷有關。

他出生於德里的中下層家庭,有一個哥哥。他的父親是一名藥劑師,在拉維肯四歲時為了生計移居紐約。家裡其他人在他九歲那年也都到了紐約,生活上必須倚賴政府與私人的一些幫助。拉維肯從小沉醉於電腦和科學,高中讀 Stuyvesant,大學讀達特茅斯學院,除了獲得金錢援助外,也做一些兼職賺錢,例如洗碗、送報紙、修電腦和替人補習。

大學畢業後, 拉維肯搬到矽谷,最初的創業經驗很不愉快。他與人共同創辦早期的網上評論網站 Epinions,但是在將公司賣給 eBay 的過程中, 覺得自己被騙了。他與數名同事控告兩名創業投資者,雙方最終達成庭外和解, 具體金額未公開。拉維肯在他的博客「Venture Hacks」上表達了自己的失望之情,同時向其他新創企業提供交易心得。「創業者往往要簽大量協議,卻完全不了解協議內容,」拉維肯說,「我曾經因此受傷,事情鬧大了,因此很多人會來問我的意見。」

2010 年,經過數次失敗嘗試後,拉維肯與博客合作夥伴 Babak Nivi 將「創投黑客」改造成 AngelList,一開始是一份大量發送的電子郵件刊物,很快演變成為社交網站。擔任 Uber 顧問的矽谷知名創投人士 Shervin Pishevar 說,拉維肯「利用個人在創投方面的教訓與經驗,將一切都扭轉了過來。」

Google 創投去年 9 月領導了一輪投資,向有 22 名員工的 AngelList 注資 2400 萬美元。(《彭博商業周刊》母公司 Bloomberg LP 的創投分支 Bloomberg Beta 也投入了小額資金。)近幾個月來,AngelList 在網站上加入新創企業招聘資料,並遊說美國政府進一步放寬《新創企業扶助法》(JOBS Act)中的融資限制;這部 2012 年通過的聯邦法律放寬了新創企業的監管規定。拉維肯希望公眾也能使用 AngelList,而非只是經認證的投資者。他說:「你不必經認證就能賭博,而賭博整體而言是會輸錢的。但是因為某些奇怪的原因,你必須經認證才能作私人投資,而私人投資整體而言是賺錢的。」

有些人對 AngelList 有懷疑, 但因為網站近來太紅,他們似乎不想高調評論。一名創投人士說,AngelList 的投資團制度會獎勵作高風險投資的領頭天使投資者(他不願具名評論,因為不想別人覺得他是在批評競爭對手)。拉維肯稱,由於網站本質上是公開的,這種奸詐的投資者很快便會聲譽掃地,而他自己並非看短線。「在我眼裡,這是一個 10 至 15 年的項目。科技業在演變,正觸及世界每個角落,我們會與它一起成長演變,」他說。 — Brad Stone;譯 經雷

買不到《彭博商業週刊》繁體中文版紙本雜誌沒關係!《TechOrange》與《彭博商業周刊》共同選編,每週與紙本雜誌同步刊載當週最新科技相關內容,如果你還想看更多,快下載數位 App 版雜誌!

下載連結: App StoreGoogle Play

Source: techorange.com

隨機商業新聞

NordV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