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巴西正紀念在他們歷史上最為嚴峻的一段時光。五十年前,這個國家的軍政府發動了政變,為巴西迎來二十年殘酷的獨裁統治。
巴西總統 Dilma Rousseff 在年輕時作為左派份子曾參與游擊隊的戰鬥,並遭監禁與酷刑。這個月稍早,她在里約熱內盧機場的一場演講中再度提起了這段往事。
在些許的眼淚中,她引用了 Bossa nova 作家 Tom Jobim 的一首歌《Samba do Avião》。歌詞述說著一位巴西人在被長久的放逐後,終於在軍政府被推翻後飛回祖國,降落在里約熱內盧的場景。
- 民主混亂不堪,但比獨裁好太多了
這個引用其實有些問題──因為這首歌寫於 1962 年,在政變發生以前。但這當中想要表達的意涵非常清楚:民主政治也許混亂不堪,但卻遠比獨裁獨裁所帶來的恐怖要好上太多了。
但奇怪的是,很多時候在國際舞台上,巴西和美國、歐洲這些與它有較為雷同的政治、文化價值的國家相處起來不合的程度甚至超過那些厭惡他們的國家──像是委內瑞拉、中國、古巴和俄國。
作為全球第四大的民主國家,巴西這樣的矛盾可能是因為它正在嘗試把自己塑造成國際地緣政治的重要影響力之一。
- 巴西對克里米亞一事不願表態
最近的一次巴西成了牆頭草的例子,就發生在上個月聯合國針對克里米亞事件投票的時候。當聯合國在投票決定是否將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的公投視為無效時,巴西是四個放棄投票權的國家之一,還包括中國、印度、與阿根廷。
除了一些抽象的聲明之外(像是:表示這是個「複雜」的狀況,要求要有「具體」的解決方案…等),巴西在烏克蘭與克里米亞的問題上一直相當的沉默。
雖然說,巴西當然有權力對烏克蘭問題保持緘默,但它對於俄羅斯介入克里米亞一事的容忍卻與它之前大力反對各國插手他國事務的作風大相逕庭。最近,在西方國家對伊朗、利比亞、和敘利亞的批評中,巴西也一直保持緘默,直到最近才對敘利亞問題開始稍有回應。
而時不時的你也會發現,對於一些獨裁政權,像是委內瑞拉與古巴,巴西顯得相當友善,有時甚至替他們辯護。
- 巴西不害怕給美國或歐洲難堪
對於所有的民主政權來說,與專制政權進行某種程度上的互動都是必須且無法避免的。但這個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對於某些政治強人來說可能顯得太過於柔弱了。他們似乎能夠預期,他們可能公開的受到少量的批評,但私下卻同時享受巴西的外交窗口給他們越來越多的方便。
這可能是巴西的外交關係中最為複雜的部份了。不同於他們對俄國、中國、委內瑞拉和古巴的那種小心翼翼的態度,巴西似乎並不害怕給美國或歐洲難堪。
當前美國國家安全局外派技術員揭露,表示美國政府一直在監聽巴西總統 Dilma Rousseff 和其閣員時,她立即取消了原訂要往華盛頓的拜訪。當巴西領導人在兩年前拜訪歐洲時,她與德國總理 Angela Merkel 也因為貨幣制度與貿易問題發生了衝突。
像巴西這樣願意公開的對美國、歐洲發表言論的態度,或許代表巴西與這些西方民主國家間的關係已漸臻成熟。然而它對於發展中國家的那些專制獨裁政權的無力頂撞,可能顯示出這些關係極其脆弱。畢竟,很少有人會比 Rousseff 更加清楚這些獨裁政權對於批判有多麼敏感。
雖然說,巴西這種錯綜複雜的中立性可能在冷戰的年代中會有些用處──讓它可以從兩大強權的零和遊戲當中全身而退──然而這樣的政策在今日卻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
隨著美國單一強權的年代越來越衰退,而俄國、中國各霸一方,世界的區域政治也變得越來越破碎。美國國務卿 John Kerry 日前對共和黨的競爭對手這麼說:「這是個複雜的世界啊,朋友。」
對於希望能夠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巴西來說,這種總是想要討好每個人的方法似乎已經不再適用了。
在一個多重強權的世界中,每個人的投票都是很重要的。那些不願意站出來表達意見的國家將會面臨到被邊緣化的風險。更嚴重的話,如果他們繼續放任那些侵略者,他們可能將會失去他們聲稱最為珍惜的事物──世界和平。
(資料來源:Financial Times;圖片來源:dilmarousseff,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