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 迪士尼、Marvel、彼思、星球大戰…  索尼克的完全新作《索尼克未知邊境》將於2022年冬季登場!   日本最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Coincheck為擴大NFT業務開始招募合作夥伴   Twitter推出「贊助功能」!?電競業界會受到什麼影響   訂閱數突破100萬!彩虹社旗下VTuber「葛葉」將舉辦首次個人活動!   備受期待的遊戲陣容強勢襲來!官方公開「PlayStation5_Lineup_Presentation_File_2021-03」!   銀座LOFT裡「PJS追憶商品特區」登場!曾完售的那個超人氣商品也以數量限定進行販售囉!   和皮克敏來場1萬步旅行吧!《Pikmin Bloom》即將舉辦首場社群日活動!   制作您的專比屬比卡超印章!將印章和原子筆合體的「Pokémon PON Name Pen」開始接受預約! 

保險業目前遇到的困境 – 2019

商業

保險公司賣保險(保障型保單)、壽險、儲蓄險 .. 等等,常常保險談到後來都變成跟定存、投資做比較了~

到底保險公司的獲利狀況如何?如果每年可以有 3% 的成長,保險公司是如何操作來達到獲利的呢?

去年到今年Q1,因股、債、匯市震盪,台灣整體壽險業的損益「淨值」損失 和「攤銷後成本(AC)」,未實現損失高達新台幣7381億元,賠錢的原因是什麼呢?

保險業目前遇到的困境 - 2019

看到保險業遇到的三個困局,主要是「國際」的會計算法修改(其它兩個困境看來都是跟現狀一樣),就可以造成保險業的危機,還真是蠻傻眼的。

去年到今年Q1 賠錢的原因主要是匯率 (因為由台幣 轉換成 外幣 購買 外幣債卷),因為買太多海外的債卷,遇到匯率的損失認列就會比較慘重,不過不確定是否是實際損失,若只是會計估算的損失,還沒贖回應該就還好,匯率回來就可以宣佈大賺~

於文章看到的幾個重點:

  1. 美國壽險 新契約保障額度是台灣的 7.38倍
  2. 台灣人保費 比美日高,保障卻最低
  3. 新國際會計準則 IFRS17 (台灣6年後實施):保險業「損失要馬上認,利益要分年攤」,白話文:保險公司必須檢視每一筆保單的賺賠,賠錢要立刻列入虧損,賺錢則主要按照保險期間,分年認列
  4. 保險業可投資「BBB+」等級以上的債券,符合條件的保險業甚至可投資「BBB-」或「BB+」的債券,目前美國BBB級債券殖利率為4% (都買 海外債卷 所以會有匯損)
  5. 國壽2017年 純保障型保費收入約90億元,總保費收入:7650億元。但是國壽創造的市占率 是 保德信人壽的44倍 (註:台灣人都不買 純保障型保險,都買儲蓄險為多)
  6. 台灣人薪資裡有一半以上是「儲蓄」和「投資」,而不是買「純保障型保單」,讓保險業轉型不易

下述摘錄自此篇:保險業三困局不解 恐砍業務員、高利保單

  • 新國際會計準則IFRS17
    • 保險業「損失要馬上認,利益要分年攤」
    • 差異:現行的會計制度,保險公司向保戶收到錢,就視為收入,只須提存準備金;但新的會計制度,保險公司必須檢視每一筆保單的賺賠,賠錢要立刻列入虧損,賺錢則主要按照保險期間,分年認列。
    • 此新會計準則台灣將在6年後上路,不到4年內要全部就緒,各保險公司都如臨大敵。
  • 投資基本定律是:高風險,才有高報酬(高利率),但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只有2.4%左右,保險公司若不「涉險」,投資較高風險的商品,則做不到承諾保戶的4%利率。
    • 根據《保險業辦理國外投資管理辦法》,保險業可投資「BBB+」等級以上的債券,符合條件的保險業甚至可投資「BBB-」或「BB+」的債券,目前美國BBB級債券殖利率為四%
    • 台灣保險業一窩蜂把錢放到國外,比率高達保費收入的近7成,目的就是賺取較高的報酬率,以及更好的流動性。
  • 為什麼他們都想調整保單結構,轉以保障型保單為主?主打保障型保單的保德信人壽策略長邢益華指出,銷售儲蓄險的保險公司為了市場競爭,提高對客戶的回報利率,可能影響公司本身的獲利。
    • 儲蓄型商品的繳費年期和存續期間較短,當市場出現更高利率保單時,客戶可能在期滿領回,或甚至中途解約轉買其他公司保單,造成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不穩定。
    • 保障型保單「叫好不叫座」,以國壽來看,2017年純保障型保費收入只有約90億元,是總保費收入的1/85,但國壽創造的市占率,卻是保德信人壽的44倍。要改變台灣保險市場「重儲蓄、輕保障」的結構,是條遙遠的路。
    • 台灣保戶買保單不是為了保障,是為了理財,」保經公司高階主管直言。站在保險公司角度,一張儲蓄險一年繳數萬元,但保障型保單一年不過幾千元,前者對大型保險公司的市占率、收入貢獻,高於後者。
Tsung

隨機商業新聞

Gearbest 購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