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5G大會·"5G加速賦能融媒新發展"論壇召開
北京2021年9月1日 /美通社/ -- 8月30日上午,2021世界5G大會·「5G加速賦能融媒新發展」論壇在北京亦莊召開。本次論壇主由科技日報社和中國外文局共同主辦。 來自中外知名媒體界、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嘉賓通過描繪新圖景、展示新案例、總結新規律、預判新趨勢、帶來新工具,共同探討5G技術如何加速融媒新發展。
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在大會致辭時表示,要用5G等新技術支撐國際傳播能力的提升。他說,一是要積極推動5G等新科技共享增進全人類共同福祉。二是要加快創新傳播領域的多場景技術應用。三是要著力構建與融合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四是要充分運用科技進步成果提升國際傳播能力。
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李平強調,媒體融合在本質上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主流媒體是推動媒體融合的主力軍,應該在技術變革的潮流中抓住機遇,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構建媒體融合共同體,為融媒體提供行業規范。科技日報社長期密切關注5G技術的動態發展,並開展了多層面、多角度、多渠道的全球輿論引導。當前,以病毒溯源、數字安全等為議題的國際輿論斗爭嚴峻復雜。
李平指出,面對已知要素與未知要素相互糾纏、不斷疊加的大變局,被新技術賦能的新型主流媒體,該如何在速度和效率中,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和清醒頭腦,在主動擔起職責使命的同時,還能以理性、自信、開放、包容的姿態,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將成為我們要深度思考並積極作答的時代命題。
在專題演講環節,嘉賓們就一系列面向未來科研狀況的話題進行了探討:新型融媒+新技術應用會將媒體業引向何方?媒體在推動戰略性新興技術更快落地中,應該和怎樣起到重大示范作用?經濟日報副總編鄭波表示,進入5G時代,萬物互聯、萬物皆媒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更多,但也更加紛繁復雜。主流媒體要融合5G和自身特色鞏固輿論陣地。既要有主動擁抱新技術的前瞻性,呈現出欣欣向上的變革姿態,又不能單純被技術牽著鼻子走,失去自身特色。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在深度報道上下功夫,體現不一樣的新聞視角,讓讀者發現不一樣的價值,鞏固輿論陣地。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首席記者、全民拍欄目負責人高潔從「5G+8K+XX組合」「5G全民拍」「5G消息推送」三方面介紹了5G技術在融媒體領域的實踐。這些案例用融媒體內容激發全民參與熱情的做法,展現了虛擬空間和現實世界的完美結合。
新時代新聞如何智能化?如何降低直播剪輯門檻?如何實現視頻內容快速高效的生產?對於這幾個問題,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產品總監張深源通過介紹直播剪輯工具的例子闡明,要想使先進技術成為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支持和引領,必須做好頂層設計。
CGTN 新媒體部執行主任、高級編輯張施磊表示,5G和AI對傳統新聞行業的影響和沖擊不容忽視,新聞界確實要主動擁抱新科技,主動進行媒體融合,才能做到「以攻為守」。
談到技術平台如何促進媒體融合,長城新媒體集團黨委委員、技術總監張保安認為,技術平台要以"智"支撐引領媒體融合發展,要支撐和引領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即:媒體單位內部的融合、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深度融合、省域內媒體單位的深度融合。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崔保國著重探討了媒體融合與數字經濟發展的關系。「發展數字經濟,能夠補齊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要求的堅實技術支撐和產業保障;媒體融合能夠拓寬數字經濟發展空間,兩者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相得益彰。」他表示,「應以數字經濟為引領,推動傳統媒體轉型。」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黨委書記、數字表演高精尖學科帶頭人丁剛毅則在論壇上向大家揭秘了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慶典文藝匯演等取得巨大成功的強大技術支持,展示了數字仿真技術為文藝匯演帶來的全新變革。
美國美通社亞太區受眾拓展兼發布業務總監劉曉林介紹了5G技術影響下的全球多媒體內容傳播。他認為,一方面,視頻化內容已經占據全球用戶絕對的流量消費與使用時間。另一方面,5G正在重構我們與世界的交流互動方式。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國際合作局局長瓦西裡·普什科夫在會上傳達了關於5G與媒體發展的國際聲音。他提出,5G時代,沉浸式多元化內容形式將加速發展。
主持論壇的科技日報社總編輯許志龍最後分享了其對5G與媒體發展關系的幾點看法。第一,5G對媒體發展的改變已經從理論走向了實踐,其帶來的推動作用不言而喻。改變正在發生,而且還將繼續發生,並將發生一些更加根本的轉變。第二,5G技術本身發展潛力巨大,當前應用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領域有待發掘。第三,5G對媒體融合發展的賦能不僅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間接的。我們同時也應關注"間接賦能"的方面。未來,5G如何加速賦能媒體融合發展,不僅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更是一個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論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