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連通國內外綠色和可持續的資金,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內地其他省市的綠色轉型。
其中,香港積極參與綠色金融的標準制定,政府正探討以共通綠色分類目錄為基礎,建立供香港市場採用的綠色分類框架,並對接內地和歐盟之間的綠色分類法,使香港的標準與國際最佳做法接軌。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9月22日在2022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暨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年度論壇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馬駿會長(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及會長)、譚亞波部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王信局長(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于海平局長(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局長(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陳守信主席(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早上好!很高興再次出席由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和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聯合舉辦的年度論壇,跟各位分享香港在推動綠色金融方面的情況。
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了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向綠色轉型,訂下了碳達峰、碳中和的3060目標。香港特區政府也在去年10月公布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在2035年前碳排放量減半、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連通國內外綠色和可持續的資金,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內地其他省市的綠色轉型。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等都表明支持香港打造成為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
借此機會,我想就香港在這方面的工作和可以扮演的角色分享三點。
第一是綠色籌融資。過去幾年,我們致力推動內地和全球的企業及機構利用香港的融資平台和專業服務,作綠色和可持續籌融資以及認證。去年在港安排及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國際債券總額達300多億美元,佔亞洲市場三分之一,安排發行量居亞洲首位。
在香港本地方面,特區政府至今發行了總值接近100億美元等值的綠色債券。最近,有一些亮點和突破。我們在去年2月和11月發行的政府綠債,分別包括30年期的美元綠債,以及20年期的歐元綠債,兩者均是當時亞洲區以該貨幣發行年期最長的政府類別綠債。今年5月,我們首次發行總值200億港元的綠色零售債券,規模也是全球第一,讓市民可以貢獻和分享香港可持續發展的成果。上述的這些發展,為綠債市場開創了新基準。
我們十分歡迎粵港澳大灣區兄弟城市以及內地其他省市政府利用香港作為綠色籌資平台。去年10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就在香港發行了39億元離岸人民幣綠債。這是首次有內地地方政府在香港發行綠債,標誌着香港在引領國際資金助力內地綠色轉型的角色越趨重要。
第二,積極參與綠色金融的標準制定。國際可持續金融平台去年11月發表了共通綠色分類目錄(Common Ground Taxonomy),協助界定對減緩氣候變化有重大貢獻的活動,減低「漂綠」風險。在香港,我們正探討以共通綠色分類目錄為基礎,建立供香港市場採用的綠色分類框架,並對接內地和歐盟之間的綠色分類法,使香港的標準與國際最佳做法接軌。
此外,香港證監會(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作為國際證監會組織(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可持續發展專責小組的副主席,也就可持續和氣候披露的全球標準,積極參與和引領國際層面的討論。
第三,人才培訓。我們在去年7月成立了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負責統籌政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業界持份者和學術機構在培訓人才方面的工作。中心已推出多個數據和資源信息平台,並快將落實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資助金融及相關界別的人士參與有關培訓和獲取專業資格,豐富香港綠色金融的人才庫。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正積極探討長遠發展碳市場的機遇。香港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於今年3月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探討碳金融領域的合作機遇,包括研究在大灣區推出自願減碳計劃。今年7月,香港交易所成立了香港國際碳市場委員會,成員包括香港、內地和國際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力求進一步探索把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優質自願碳市場的前景。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香港近年在綠色金融方面取得一定的進展和成績。展望未來,我們充滿期待。香港會繼續把握好大灣區以及內地在綠色發展方面的龐大機遇,發揮好聯通內外、引路領航的策略性角色,服務國家所需,為祖國的綠水青山,為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的優質生活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重要的貢獻。
最後,我祝願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各位朋友身體健康、事業宏達。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