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寫書,訪問幾個本地最知名網站的創辦人,分享創業經歷,快將推出。先睹為快,發現一個現象,本地走紅的,沒有擴充到外地走紅的例子。
有人想在本地走紅,有人想立足外地一鋪賣掉,是喜好選擇。想立足外地,卻打算先做好香港,再盤算怎樣衝出去,看往績,可能只屬一廂情願。
之前說過,想立足外地,在香港搞比起在矽谷搞,有幾點劣勢。一是錢。要搞到可以向人示範,一般只需三個人三個月,再多就太慢。加起來錢不需要多,問題是心理,沒資金,很多創業人不敢全職做,半力做拖太久,容易不了了之。
二是題目。越看得多,越發覺題目的重要性。就如寫論文,太窄發揮有限,太深超出能力範圍,一旦選錯題,再能幹都是浪費。如要立足外地,題目類型要挑準,要惡補外地的例子。
三是過來人。從組隊到籌款到選題到各樣事情的緩急先後,經驗都重要。有過來人從旁指路,結果可以很不同。賣了盤給世界級買家,或獲頂級基金注資的人,本地一隻手數光。
四是投資者。兩個相近的產品,一家團隊駐香港,另一家駐矽谷,肯定後者獲得資金的機會大得多。畢竟在港隔了重山大海,人脈難建。五是同行人。近年本地多了創業團隊,但比例仍低,技術上有甚麼要找人當面問,不夠方便。創業常遇挫折,有人從旁打氣,有助熬過去,就如練長跑,雖然不認識其他跑者,但一個點頭力量便增多。
可以怎麼辦?美國在矽谷有個計劃叫 Y-combinator,取錄的話,你的團隊往矽谷住 3個月,每位成員獲幾千美元資助,條件是團隊的小量股票。計劃負責人 Paul Graham是資深創網人及投資者,長期駐場給你從旁指路。參與團隊每周一次聚餐交流,每月有頂尖創網人來分享, 3個月後有過百投資者和基金前來揀蟀。
5年下來,有超過 200支團隊畢業,是一個緊密有力的校友網絡。認識一位香港人,去年組隊入圍,所做所學遠超在港,不一定成功,但肯定機會大增。如果我是大學生一定報名,入圍就停學去,不入圍下回再報過。有這樣的機會不試,待在香港埋頭做,是自虐的行為。
宋漢生
《2010年10月09日刊於蘋果日報》
Tagged: 矽谷, 香港, 創業, 宋漢生, 互聯網 Go to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