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新興科技發展迅速,數據標準化與跨學科協作成為推動建築行業未來發展的兩大重心,並引領行業持續提升生產力和品質,逐步達至可持續發展。由於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和數碼分身(Digital Twin)等技術變得普及,相關技術所產生的數據激增,令數據標準化變得更為迫切。
標準化的數據庫將有助整合各部門和專業領域的數據,從而讓機構能更快取得行業洞見,以提升生產力和確保品質。對香港而言,建造業市場普遍面對成本高昂和勞動力短缺的根源問題,而數據標準化則有助提高運營效率。例如,奧雅納與機電工程署(EMSD)合作,通過標準化數據和營運流程,從而預測冷卻負載、調整冷卻塔組合和製冷機設定值,以提升營運效率和降低成本。
建立數碼共用平台(Common Data Platform)
奧雅納提倡建立一個整合所有參與建築項目持份者的數碼共用平台,讓所有參與工程項目的持份者都能輕易掌握項目的數據,不再受地域限制,這對大灣區(GBA)區內項目尤其重要。 如若缺乏能共享數據的平台,將令數據標準化難以實行。加上,不同建築公司所使用的行業術語並不統一,或會導致溝通不良,降低效率。透過為業內持份者建立數碼共用平台,將有助消除行業的樽頸,同時簡化流程和減輕錯誤機率,大大提升協作效率。其中一個行業範例是環境保護署(EPD)的網上建築噪音管理計劃系統(Web-CNMP)。憑藉在數字服務領域和聲學的專業知識,奧雅納為EPD建立該創新平台,讓建築承包商和顧問能劃定地盤位置並選取建築設備,從而更準確評估建築噪音影響。
我們可進一步結合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以完善數碼共用平台,確保所有持份者,從建築師至承包商,都能從單一渠道獲取相同信息,以提升跨部門合作的成效,同時推動行業不斷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
未雨綢繆 早着先機
香港政府已承諾加快推展本地基礎建設項目,包括北部都會區(北都),旨在促進本地經濟增長和改善生活水平。當中,政府亦強調綠色建築舉措和可持續城市發展等有助推動香港達至氣候目標的策略,同時加強對建築技術的投資,以提高建築工人的安全。此外,預計香港未來五年的總體公營房屋供應量將達189,000伙,較現屆政府於上任初期的預計數量大增約80%。通過簡化土地開發程序並善用嶄新技術和行業資源,我們將進一步降低建築成本,並提升整個建築行業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