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 迪士尼、Marvel、彼思、星球大戰…  The Last of Us Day 2021社群慶典   KOF XV新角色「夏爾美」登場!介紹短片公開!   節日限定優惠進駐PlayStation Store   想變得更強的話就喝吧!以範馬勇次郎為造型的日本酒「鬼之貌酒 -惡魔-」發售!   看《STRANGER OF PARADISE FINAL FANTASY ORIGIN》如何帶《FINAL FANTASY》追本溯源   電玩銀行!?於日本Sony銀行開設帳戶就有機會得到「PlayStation 5」!   「鐵拳7」獎金制2on2大會「CELLPRO CUP Online」開催決定!現正接受報名!   多功能輕量級MMO遊戲滑鼠「Razer Naga X」將於日本上市 

如果大家都希望比高鐵還快的 Hyperloop 成真,為什麼創投不投?

商業

先後拒收來自 Facebook 和 Google 的數十億美金支票,Snapchat 最近可謂風頭出盡,成為最流行的談資之一。可與此同時,Elon Musk 的偉大夢想 — Hyperloop 卻在矽谷遭到了冷淡對待。

在為年輕 Geek 們 20 來歲就有機會成為億萬富翁的事實做出一番唏噓和感嘆後,有人冷靜下來想了想這個問題:

為什麼 Instagram 和 Snapchat 之類的「玩具」就能拿走大把美金,而能徹底改變人們生活的 Hyperloop 卻每每受到資方的犬儒主義的待遇?

連續創業家 Jerzy Gangi 最近就在他的個人 Blog 上發佈了他的疑問和解答,並一口氣提出了十個理論,最後他總結說:

「其根本原因就是投資人和創業者都已經停止了思考,並為教條所束縛,現有的初創生態有著體系上的缺陷。簡言之,硅谷扼殺了創新。」

Gangi 的說法可能有點過於理想化,甚至帶上濃重的個人感情色彩,比如他的問題:「為什麼大家都在為這些可笑的網路公司投錢,而不是贊助改善生活的發明?」,「當下整個矽谷乃至全球創業文化的集體思維已經斷絕了像 Hyperloop 這樣真正的創新型公司面市的可能」, 以及「大多數天使和 VC 都是懦夫」 等等。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思考他提出來的問題:為什麼矽谷親「 Instagram 類」而棄「 Hyperloop 類」的創意?為什麼一個互創照片的小應用可以價值 30 億美元現金,而最低「只」需 60 億美元的基礎建設工程 Hyperloop 卻要為錢發愁? 正如他所說,他只是拋磚引玉而已。

下文編譯自 Jerzy Gangi 在 Blog 中所提出的 9 個理論。

  • 遜斃的 IPO 市場

對 Hyperloop 這樣的公司來說,合併和收購(Merge and Acquisition,以下簡稱 M&A)的退出方式顯然是不實際的,IPO 退出才是。但如今的市場不待見 IPO,所以當一個投資人問「我們如何退出?」 而你回答「一次 IPO」 時,那麼十有八九他們會拍拍屁股走人。對於很多人來說,IPO 甚至比打造 Hyperloop 才難!

股票市場曾經是企業家們為自己的公司尋求資金的地方,可是如今卻變成了對衝基金經紀人和量化交易員們費盡心思從每筆交易中摳下每一筆可能錢財的地方。由創業型到過度交易型的市場轉變使得新公司在沒有一個百億美元市值市場的情況下很難得以存活。

再者,今天的股市也不如 30 年一樣重視價值。股價的升降完全基於供需關系,因此一個公司的實際商業價值也就無法通過股價被表達出來。所以,但一個投資人說「我不想給一個以 IPO 為目標的公司投資」時,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從企業家或投資人的角度來說,投資一個有潛力被收購的公司事實上是眼下最好且最合理的投資策略。

但在一個投資人無法在早期階段退出投資、零售投資者無處資助潛力公司的市場裡,Hyperloop 是無法上市的。無法上市即意味著不存在,不存在則意味著大眾無法投資。在這種情況下,Hyperloop 能夠發展起來的唯一途徑就是 Elon Musk 自己掏腰包了。

目前最為合理的 M&A 策略不適合 Hyperloop 這樣的數十億美元公司,因為沒人吞得下。

  • 現在的投資策略偏保守,不願冒險

現在的投資者和孵化器普遍採用散彈式的投資策略,而不是狙擊式投資策略。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早期基金、天使,以及小型 VC 們最感興趣的投資方式是同時向許多個初創提供小筆資金,而不是向少數幾個有潛力的個體提供一大筆資金。散彈式投資策略相信永遠只有少數人能成功,而且你無法知道誰才是那個會成功的人,所以他們在早期通過給多個創業者投少量資金的方式來分散風險。

換言之,就是剔除明顯沒潛力的,然後祈求剩下的部分中會有人會給他們帶來巨大回報。

但情況不是一直如此的。從創業資本早期到 90 年代這段時間裡,狙擊式投資策略也曾流行過。那時的投資者更加有見解,也更有遠見,他們親手挑選出幾個最有潛力的公司然後悉心培養。我並不是在貶低散彈式投資,而是在提醒大家狙擊式策略也同樣能獲得成功。

為什麼要提這個?因為像 Hyperloop 這樣的公司至少需要一個 2000 萬美元的第一輪來證明概念的可行性。如果天使們一味採取 5 萬美元的散彈式投資,項目根本就無法啟動,就這麼簡單。

撒大網捕魚的投資者往往不喜歡和大公司打交道,他們偏愛一小筆錢就能花上大半年的小型新創,而這樣的新創往往就是那些以 Code 做產品的公司。

時間是另一個投資人不願大量投入的資源之一,因為他們看重的是量而不是質。在這樣的大環境下,Hyperloop 這種需要大量資金和時間的公司成了最不理想的投資對像。

  • VC:「我們不投資概念」

如今市場上流行這樣一個觀點:除非你已經有一個用戶群體,否則我們不會給你投資。無論你是概念、團隊,還是商業模式。問題是,這樣一來,那些需要前期資金才能起步的公司被無情地排除在外。

對 Hyperloop 來說,沒有財政支持,公司是無法取得任何進展的。當你需要金主伸出援手的時候,他們會說:「你只有一個概念,而我們不投資概念。」

於是,那些真正發明家 —— Elon Musk 被投資者丟在了一邊。這不是因為他的概念沒有價值或不可行,也不是因為拿不出科學證據來證實它,而是因為有個被大部分人奉為至理的教條告訴投資人:投資概念是個壞主意。

事實上,它可能是個壞主意,但也有可能是個好主意,它有可能帶著更高的風險,但也能帶來更高的回報。

這個問題同時帶出了我的下一個理論 ——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簡可行產品)。

  • MVP 最簡可行產品

對 MVP 的高度依賴是另一個如今創業圈的通病。

The Lean Startup 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這個局面,該書建議創業者在走得更遠之前先用一個最簡可行產品來測試市場的反映。MVP 是測試概念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證實商業模式以及測試用戶的態度。如果你有一個想法卻不知道市場是否買賬,MVP 往往有立竿見影效果的方法。

但是現在創業圈對 MVP 的依賴已經有點離譜了,以至於新創公司在沒有它的情況下完全無法得到投資者的關注。

問題是,在 Hyperloop 的例子裡根本不存在 MVP 一說。最簡可行產品的初衷是為了檢驗某個概念,而對於 Hyperloop 來說,更快的交通方式就是更好的交通方式,更安全的交通方式就是更好的交通方式,這沒什麼需要證明的,因為人們無需改變所謂的觀念來選擇這樣一種更好的出行方式 —— 當它存在的時候

況且,對 Hyperloop 這樣的公司來說,MVP 和成品是沒有多大區別的,兩者的差別只在規模而已。大多數科技初創的 MVP 則是實實在在的最簡可行產品,在證明自己之後還需要進一步開發和完善。

因此,了解 MVP 在不同種類新創中的角色非常重要。

這種觀念的另一個特征就是鼓勵創業者「更早更快」的發布產品,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甚至不惜犧牲其精髓所在。

這又是不適用於 Hyperloop 的,因為把這樣一個基建工程進行簡化而打造出一個用來測試市場的所謂 MVP 是對時間和金錢的巨大浪費,在一切理論被證實之後,你需要的只是一大筆錢來建造它。我敢保證在現在的環境下,如果有人帶著 Hyperloop 式的想法去求助於某個天使的話,一定會被要求做出一個 MVP 來。

  • 市場獎勵退出,不獎勵創新和價值

當下的投資者多從退出中獲利,而不是穩定的營收。假如你的公司有著穩定的營收卻無人能接手,那麼沒有 VC 會對你感興趣。我沒有在評價這種現實,只是在描述它的存在:退出是當下的主題。

Hyperloop 是每年可帶來數十億營收的公司,或許保持私有繼續通過穩定的現金流獲益是更好的選擇。可惜的是,現在的市場不待見這樣的公司,退出才是更受歡迎的方式。投資者不願意和這樣一家公司綁在一起,因為他們希望從短期投資內迅速抽身然後轉向其它項目,由此來擴大其單位時間內的資本價值。

我不知道這種情況是好還是壞,但我知道在這樣的大環境下,Hyperloop 很難成功,因為它逆流而行。

  • 投資者口味過分細分

2009 年至 2011 年期間,我做過很多廣告方面的顧問,和同事一起幫助各種公司重建網站。我們經常用這樣一個笑話來諷刺競爭一些對手,他們形容自己為「專為大西洋中部地區由女性持有的可持續能源公司服務」。這些瞄準縫隙客戶的顧問在市場細分上的用力過度實在是有點滑稽。

現在,你不難發現一些投資人把自己成為「社交媒體投資人」或「電子商務投資人」。這真是太傻了。

真正的投資者對所有行業一視同仁。巴菲特投資過鐵路、家具公司、保險公司等幾百種不同公司。他不在乎自己投資的是那個行業。通過選擇細分市場來規避投資風險是完全沒有效果的。如果你不是個出色的投資者,無論你選的行業有多正確,失敗都是在所難免的

所以,帶著一個類似 Hyperloop 的點子的你該向那種投資人求助呢?社交媒體或是電子商務?都不是,因為市面沒有所謂的「新型基礎設施工程投天使投資人」,至少我沒聽說過。何況就是有那麼三四家,他們也無法滿足這個概念所需要的大量資金。

如果要讓 Hyperloop 們成功,投資人需要開始拋棄這些愚蠢的利基市場,開始用自己的大腦思考。因為,Hyperloop 不屬於現有的任何一個行業,投資人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用超越常規的思維來投資。

  • 大多數天使和 VC 都是懦夫

我把我的第 7 個理論總結為:天使和 VC 都是懦夫。是的,他們沒種。

我不是在說風險管理和謹慎選擇沒有必要。但是如今的創業氛圍已經讓投資人 —— 至少是所謂的投資人失去了冒險的膽識。儘管這是很小的一個方面,也足以讓 Hyperloop 從一開始就難以避免失敗的命運。如果你的計劃是打算建造一個全新的主流交通運輸方式,那麼這些懦弱的投資人顯然是靠不住的。

看看 Atari 背後的 VC 們吧,那些傢伙才是真男人。可現在像這樣有種的男人不多了,因此我們才發現越來越多的「 Instagram 們」出現了。

「無 MVP 不投。概念不投。非社交媒體不投。非電子商務不投」的策略雖然能幫助你規避大量風險,但同時也將一大批具有衝擊性的創新過濾掉了。這種策略的縮影之一就是 Buffer。他們有很多用戶,很好,事實上我認為發明這個東西家伙非常聰明。但這玩意的創新含量和一撮灰塵不相上下。

這難道就是我們想要的創新嗎?

我認為 Buffer 就是上述創業文化的最佳代表:它有用戶,有 MVP,而且在社交媒體的範圍之內。它還適合 M&A 路線。但這是個傻子都敢投的項目。

  • 公司研發和人才保留不給力,於是 M&A 成了首選彌補策略

大公司們糟糕的內部研發部分使得收購出色初創企業成了彌補創新不足的首要手段。另一方面,資助這些初創然後通過 M&A 策略退出也就成了非常流行的投資方式,進而消耗了絕大部分種子資本。對於投資人和創業者來說,這種方式易如甕中捉鱉。

M&A 市場因此成了大公司們,尤其是財富前 100 強的巨型外包研發部門。像思科之類的公司無法自己創新,於是他們便坐等創業者們證明了自己之後再收購之。

這對 Hyperloop 來說意味著什麼?

大佬們自身創新能力以及人才保留能力的不足導致如今 M&A 達到巔峰。投資人和創業者都是驅利的,於是市場上的大部分資金和人才都流進了這塊市場。然後很多投資人或創業者會說,「Hyperloop 確實很棒,它每年能帶來幾十億收入…… 但還是算了吧,我們完全可以在一些簡單的項目上花個幾個年時間,然後賣個幾千萬拿錢走人。」

  • 不信任第一次創業的人

下一個 Hyperloop 在硅谷遭受冷遇的原因就是,矽谷普遍不相信一個新創業的人有能力拖起一家十億美元公司。這是個有些奇怪的共識,畢竟像 DHL、Amazon 和 Google 都是出自初次涉水的創業者之手。但這種共識就是存在,如果你沒有一長串漂亮的經歷,這些投資人是不屑於理你的。

類似 Hyperloop 的計劃在過去 15 年裡已經被很多科學家在學術論文裡提出來過,他們都是沒有經驗的創業者,於是備受奚落。可當 Elon Musk 提出來時,這個主意竟瞬間成了土司面包之後最偉大的創意。

毫無疑問,如果我們能以對待連續創業者的聆聽態度來對待除此創業者的話,Hyperloop 早就出現了。可事實是,一大堆 Instagram 出現了。

  • 結論:我們是一群盲從的人

我深信在我羅列一串理論之下有一個根本原因在起著作用,那就是:投資者和創業者已經停止了思考,成為了教條的奴隸。

我們掉入了這樣一個陷阱:創業方式有高低優劣之分。我們忽略這樣一個現實:如果所謂的教條真有效用的話,為什麼仍有這麼多得到投資的初創失敗了?假如一個廚師用他的配方做出來的十片餅干裡只有一片能吃,你是不是該一槍斃了他?

如果要讓 Hyperloop 式的初創公司出現,我們必須跳出現有的思維框框。有時候,你需要投資一個概念 ; 有時候,一個寫在餐巾紙上的方案確實值一張 1000 萬美元支票 ; 有時候,你需要 MVP…… 有時候,你不需要。

有時候,你需要一個商業計劃,有時候你不要。

有時候,合併和收購是好主意,有時候,IPO 才是。

「Instagram 們」滿足所有的流行指標,卻沒有帶來任何創新。Hyperloop 無法滿足任何流行指標,卻能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

這樣的公司沒有 MVP,風險極高,沒有某個有經驗的天使可以提供指導,沒有先例,需要上市…… 它幾乎違反每一個眼下合理的投資規則,但是卻有可能成為當代最有價值的投資之一。

我們必須開始打破現有規則,開始獨立思考。

(轉載自合作媒體《36kr》; 原文出處:Jerz ; 圖片來源:sam_churchill Wordlesstech ,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

隨機商業新聞

Dis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