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 迪士尼、Marvel、彼思、星球大戰…  深入了解PS5的遊戲輔助功能   【不是你所想的】SEGA發表超高速PC!最高時速達100km!?   下一次會是什麼「之鬪」呢?數位卡夫特實施新遊戲問卷調查!   動森DLC《集合啦!動物森友會 快樂家樂園》發布!   需要的是逃跑的勇氣!恐怖冒險遊戲新作《Last Light》於8月26日先行推出Steam版!   全球首款!專為躺著使用設計的VR設備「HalfDive」亮相   SNK TGS2021 Online特設網站公開!這次主角是KOF XV!   NieR、DOD開發團隊的完全新作RPG《Voice of Cards ドラゴンの島》正式發表! 

iPhone 內建 VS. Gboard 注音輸入法比較表,與我的最後選擇

商業

這也真的很巧。在我換用 iPhone 後,最在意的事情之一就是「輸入法」,於是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研究 iPhone 內建注音輸入法的各種功能、技巧,想辦法讓自己熟練、體驗。然後,就這麼正好的遇上 Google 在其 Gboard 中也加入了繁體中文的注音輸入法,於是我就在已經熟練 iOS 注音的情況下,用了一個禮拜的時間認真地改用 Gboard 注音輸入。

我這麼做的目的,是想兩者都深入體驗後,從各自體驗的筆記,可以幫自己做一個比較。然後我就可以決定接下來要採用哪一個注音輸入法。

如果直接說結論的話,目前我決定先放棄 Gboard 注音輸入法,主因是他並非真正 Android 上好用的 Google 注音輸入法,而這樣比較下來, iPhone 內建輸入法更符合我想像的順手、簡潔、流暢、不需多操心的輸入期待。




之前我各自研究這兩個輸入法時,已經為其各自寫過文章,大家可以延伸參考:「iPhone 內建輸入法與鍵盤的 20 個高效率打字技巧研究教學 」和「Google Gboard 在 iPhone 加入繁體中文注音輸入法教學與心得 」。

而今天,就從我的觀點與測試心得,把我的比較跟大家分享,提供大家一個參考。下面是我製作的 iPhone 內建與 Gboard 注音輸入法比較表(用顏色特別標明的部分,是我個人相對在意的,而其表現較好的項目)。

[googleapps domain="docs" dir="spreadsheets/d/e/2PACX-1vQjCWCaOVIK4BCxkji5ay7EHMA3gX_rJV3sdC9vjsSxNIgY00bgOsxmwi7d3SDKndfMsVRTjQmWb6_6/pubhtml" query="gid=0&single=true&widget=true&headers=false" width="560" height="550" /]




就和之前製作軟體工具比較表時一樣(例如:9款安排自助旅行 App 推薦比較表:從行程規劃到景點導覽比較Evernote, Onenote, Google keep 雲端筆記完整比較表 ),接下來我也把每個比較項目的意思說明如下:

  • 自動選字能力:是否能更快選到我想要的字詞。
  • 注音首碼選字:是否可以只輸入部分注音就能自動選字。
  • 自動學習能力:是否這次手動選字後,下次就能學會自動先選。
  • 延伸建議選字:是否會根據目前文字,推薦相關字詞選擇。
  • 容錯自動修正:是否輸入錯誤注音,也可能自動修正為常用選字。
  • 整合符號鍵盤:是否在注音鍵盤就能輸入標點符號。
  • 整合英文按鍵:是否在注音鍵盤就能輸入英文。
  • 中英文來回切換:是否可以在中英文快速來回切換。
  • 效能:是否流暢、省電。
  • 快速移動游標:是否可以在鍵盤快速滑動游標,選到正確的輸入位置。
  • 滑行輸入:是否可以在鍵盤用手勢滑行輸入。
  • 自訂常用句快捷鍵:是否可以建立快捷命令,輸入常用句子。
  • 回頭修改錯誤注音:是否可以輸入錯誤時,回頭修正任何位置的注音。
  • 搜尋與插入內容:是否在鍵盤有額外的動畫圖、網頁、地圖搜尋功能。
  • 左右手鍵盤:是否可以切換左右手鍵盤。




那麼下面就以個人分析,來說明我最後選擇 iPhone 內建注音輸入法的原因。

首先,無論「 iPhone 內建注音輸入法」還是「 Google 的 Gboard 注音輸入法」,都能滿足基本的實用、好用、快速的需求,他們在自動選字、注音首碼選字、自動學習、建議選字上,都能達到讓我滿意的結果。

而 iPhone 鍵盤小,又不能調整大小的情況下,「 Google 的 Gboard 注音輸入法」有更佳的「容錯率」,也就是輸入有誤差的注音符號時,也可以依據你的上下文,判斷真正要選的選字。這在我的體驗中,帶來直接感受就是「好像比較不會按錯按鍵」(事實上有可能是一兩個按錯也沒影響)。

這讓我本來想要直接就一直改用「 Google 的 Gboard 注音輸入法」,但後來用了更久之後,慢慢發現有幾個缺點或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原本看似有整合的標點符號,卻是在第二層選單中,用久了發現這跟要切換到符號鍵盤其實差不多。 Gboard 畢竟不是真正的 Android 上的 Google 注音輸入法那樣直接整合標點符號、注音與英文在同一個鍵盤上,效率上 Gboard 的符號輸入就快不上多少。

第二個「 Google 的 Gboard 注音輸入法」的問題就是很明顯的更加耗電,如果大量輸入文字時,有可能導致我原本一天可以正常使用的電量,變得不夠一天使用,這對我來說就是有明顯的影響了。

第三個問題則是,原本覺得好像會有用的「 Google 的 Gboard 注音輸入法」的「滑行輸入」、「搜尋按鈕」,我實際使用後發現對我都沒有,滑行輸入是在注音輸入時沒效率,而「搜尋動畫圖、圖片、網頁」我根本用不到,但那顆 Gboard 上的「 G 」按鈕對我來說就變得累贅又佔用空間。

加上「 Google 的 Gboard 注音輸入法」有些小問題,像是「輸入完中文,如果還有候選字的狀態下,按空白鍵,會出現ˉ這樣的符號」,沒辦法在中英輸入法之間直接來回切換,這都讓我在輸入時,感覺到效率降低或忽然卡住。




回到「 iPhone 內建注音輸入法」,雖然沒有 Gboard 那麼好的容錯率,但只要熟悉鍵盤位置提升按鍵正確率,倒也可以克服。

而相對的,「 iPhone 內建注音輸入法」因為是內建的,很省電,也很流暢,沒有多餘的功能或 BUG。

另外在我「iPhone 內建輸入法與鍵盤的 20 個高效率打字技巧研究教學 」一文中提到的幾個獨特功能,像是中英文自動來回切換、自訂常用語句快捷鍵,還有後來我發現對我很有用的一個功能:「可以回頭修正之前輸入錯誤或少輸入的注音符號,增加選字選句子的正確率(而 Gboard 沒辦法,要回頭刪掉,重新輸入)」。




也就是說,因為 Gboard 內建的注音輸入法並非真正 Android 上的 Google 注音輸入法,少了整合符號鍵盤、英文鍵盤功能後,又多了我個人用不到的 G 搜尋而更加耗電與效能降低。

而在同樣都只能是小鍵盤的情況下,我反而更需要 iPhone 內建輸入法的「回頭修改錯誤注音」功能。既然內建的就很好,而外加的沒有好上太多,甚至有些關鍵缺陷,於是我決定先回到 iPhone 的內建注音輸入法,等待 Google 真正把 Google 注音輸入法上架 iOS 的一天。

以上就是我測試後的心得與選擇,提供大家參考,當然也歡迎你有不同的想法來跟我討論。

而若是想了解我的更多 iPhone 研究,還可以延伸閱讀:「iPhone 相機問題研究:Live Photo、 HDR、 HEIF照片格式教學」、「iPhone 五個加快工作效率的操作流程:規劃桌面到小工具心得」、「iPhone 通知規劃心得:不是關閉就好,建立更高效率提醒流程」。

全文轉載請來信詢問,禁止修改上述內文,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 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iPhone 內建與 Gboard 注音輸入法比較表,與我的最後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追蹤我的FacebookTwitterGoogle+,獲得更多有趣、實用的數位科技消息,更歡迎直接透過社群聯繫我。

Source:: playpcesor.com

隨機商業新聞

Addi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