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最近台北的咖啡廳或是各校推廣教育中心,到了晚上都很熱鬧;甚至在麥當勞都會聽到隔壁桌在討論網拍、電子商務和社群行銷;連鴻海也積極拓展「電商」。
為了學習創業、電商和數位行銷,也想透過講座活動建立人脈、找尋可能的合作夥伴,還有利用課程交流向講師們請益,因此,我在 Blue Moday 特地從新竹北上,參加由你知我知好學網所舉辦的大師講座 --「Jamie 和 Jerry 談創業 ‧ 電商 ‧ 數位行銷」。很難得雙 J 同台,剛好一次就能滿足兩個願望,聽到創投跟行銷人的經驗對談。
開場由你知我知好學網共同創辦人 Eric 分享,他提到會創辦 uknowiknow 是想要有一個很棒的上課平台,推廣活到老學到老的好學態度。這次剛好自己也非常想向 Jamie 和 Jerry 學習,便促成了這場講座。
- 創業初期摸不著頭緒?創業如何透過學習,突破瓶頸進入下一階段 -- AppWorks 之初創投合夥人 Mr. Jamie 林之晨
接下來將用時間推移的方式,透過 Jamie 的經驗分享,來看台灣網路創業的發展:
1999:做 B2C,在網路上賣電腦的網站,以前是自己開卡車送貨、自己蓋電子商務的平台,和聯強進貨,在網路開始賣電腦。
2000:後來被創投看上,募資到一億,Jamie 要我們不要太羨慕,因為那時候有好幾千億的資金在市場中。
2001:網路泡沫化時代(dot com crash),後來創投說沒辦法繼續支持公司往後的三到四年,因此建議轉做 B2B,做企業內部用的軟體(目前轉為碩網資訊,做資訊管理、智財管理,現在也切入大數據分析)。
2002 – 2004:前往上海拓展公司生意,那時候的上海很適合生存,是個物價最好的時代,但也是做生意最辛苦的時代。
2003:遭逢 SARS,開始思考生涯規劃。
2004:轉換跑道,到 NYU 念 MBA,後來同學想創業,幫忙寫商業計劃書並做規劃。
2006:後來很幸運的募集到資金,在 Facebook 剛起來的時候,往社群切入,做旅遊社群網站,推廣不順利。
2008 – 2009:只累積到十幾萬會員,公司決定要 pivot,Jamie 表示和自己的理念不同,因此決定要出走,而當時也發現軟體越來越重要,硬體越來越不重要,台灣正在被邊緣化。
2009 – 6 月:決定要回來台灣做創業育成,從寫網誌開始,透過網誌認識到不同朋友。
2010 – NOW:appWorks 之初創投目前已經募得 10.8 億,團隊市場估值約 26 億。Jamie 覺得錢不是重點,重點是 appWorks 的團隊為台灣創造了 700 個以上的工作機會,這是最令人感動的部分。
Jamie 在二十分鐘的分享中,最後談到,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雖然台灣的科技產業處於困境,但目前台灣網路產業是非常適合開創新天地的時候。
- 創業中期加入成長?創業者如何透過學習,持續成長? -- 達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合夥人暨執行長 Jerry 許景泰
創業中期如何加速成長與行銷?Jerry 透過他連續創業的過程,真實的和大家他的寶貴經驗,接著用條列的方式做分享。
創業四階段:
第一話:創業之初
第二話:逆轉情勢
第三話:積極佈局
第四話:展現聲勢
- 第一話:創業之初
1. 險境:戰爭有兩種,不對稱的戰爭與愚蠢的戰爭
去思考哪一種才會產生廣告收益?
網站會員 = 廣告收益?精準和規模
ex: 新手媽咪諮詢網,只有三個人,會員六萬人。能撐起一間公司,會員的精準比起多還重要。
網站流量 = 廣告收益?點擊和效益
網站內容 = 廣告收益?滯留和整合
(內容做得再好,沒有被看到,沒有被轉載,沒有用。)
網站服務 = 廣告收益?關係和需求
(關係越緊密,需求越強烈。人在哪裡,錢就在哪裡。)
2. 限制:強迫我們選擇和思考(有限的,才會更精實的去面對現況)
有限的錢,更努力思考 個人?市場?潛力?
有限的人,更有效運用 方向?速度?集中?
有限資源,更聚焦問題 定位?瞄準?收尾?
巨人 vs. 小人,小人速度快!新創公司最大的優勢就是速度,集中火力拼,不輸大企業。
3. 速度:決策 – 演變 – 執行
速度夠快,不一定會成功,決策、演變、執行,必須都要到位!
- 第二話:逆轉情勢
1. 簡單:才能貼近客戶
一個標題:就想加入!
一個按鈕:就可達成!
一個視覺:就可辨識!
一個動作:都不費力!
ex: 粉力(只在自己的臉書上分享,三天就累積了三千人使用)
2. 勝率:記得站在制高點
制高點:讓你檢視問題,看到最大的機會!
相同點:許多人一再進攻同一個點!卻不質疑!
能判讀:你要能判讀局面,包括預期和意外模式!
多測試:快速驗證,快速改善
(出奇制勝靠資源、經驗、人脈)
3. 一擊:集中資源奮力一擊
5% 產生 95% 內容
- 第三話:積極佈局
1. 門檻:先成為小市場第一
小而美的電商與網站崛起,長尾理論,五個人的團隊就可以做。
ex: 裂帛、titan 聚焦專業運動襪、新手爸媽、iFit
2 . 瘋狂:做出不可思議的事
原則 1:降低顧客取得成本
原則 2:商品超出顧客預期價值
原則 3:創造有價值的產品和內容
3. 關係:緊密顧客關係策略
佔有顧客:回購意願
鞏固顧客:增值服務
顧客分級:預期價值
- 第四話:展現聲勢
1. 夢想:故事是競爭優勢(一開始就要講故事)
2. 粉絲:聲量開到最大!
3. 影響:市場上的地位和價值(一開始就要先思考 )
- 到底創業初期會遇到哪些問題?又該怎麼面對?來聽 Jamie 和 Jerry 的回答。
創業之初該學啥?
Jamie:「利用寫網誌的方式來強迫自己學習,跟讀者約定,強迫自己每天早上五點瀏覽最新資訊,並在早上十點前寫文章和讀者分享。」
Jerry:「如果要說該學什麼,這真的很難說,我只能說真的要一直很努力學,因為網路這產業太特殊了,太快了。以下是我自己的學習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1. 最基本的是大量閱讀
2. 有價值的廣交人脈
3. 夥伴很重要,跟夥伴學習,互補 (公司內部每兩周舉辦一次講座)」
關於募資?
Jamie:「一開始拿到太多錢不是好事!就像小時候拿到很多零用錢一樣,很容易黑白亂花,在募資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因為募資應該是為了拓展公司的版圖才去做這件事情的。」
關於學習的方法?
Jerry:「習慣做筆記!習慣跟人家聊完天後做筆記,看書也會做筆記,並將書本上的經典話語拍下來,在搭車或移動時,拿起手機來翻閱這些照片,反覆思考。另外,練習做多方思考,不斷思考同一件事情可以用幾種辦法。」
關於網路行銷?
Jerry:「關於 earned media,其實我們的人脈其實可以幫忙很多,當個連結者,和朋友交換資源,互相導入,打造雙贏甚至三贏的局面,大家都開心。」
關於台灣的網路創業環境?
Jamie:「台灣有優勢有劣勢,airbnb 當初在矽谷募資前兩年其實不是很好募資。我的建議是,如果團隊決定在台灣創業就得好好做,不要抱怨。因為我們得知道,在中國,網路是一個高度管制性的媒體,但從 2001 到 2009 年,台灣已經落後很多。
appWorks 過去三年投資了二十幾個團隊,我們投資的是團隊,投資的是未來。因為 idea 不重要,背後的團隊才重要。Facebook 人人都能做,但為什麼它會成功?因為它擁有很棒的進入市場策略,背後有強大的團隊在推動。
Jerry:「自己經營公司的經驗是,看自己,不看創投或投資環境,以經營企業的態度營運公司。」
關於團隊分責
Jamie:「我會先去確定這個人是否有能力並兼具熱情,像我自己的話,我比較不會說自己是老闆,而是負責人,如果出事了我扛。新創團隊人少,因此它不是軍隊,而是變形組織,每個人都在自己的 project 上有自主權 (ownership)。」
Jerry:「我的話,會捲起袖子去做、去參與。並做週期性檢視,隨時 review。當然,我一定會找懂我的夥伴,讓技術、設計、銷售、行銷等人都能各司其職,並往同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方向走。」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