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西部的科學家為 320 隻鯊魚註冊了推特帳號,並在這些鯊魚的身上裝上了發信器,只要這些鯊魚游至距離海岸 6 英里(約 9.65 公里)以內的地方,發信器就會發文警告,公告該鯊魚的所在地、品種以及體型大小。
澳洲西部目前是鯊魚攻擊事件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因此該地的科學家便希望藉由推特來減少攻擊事件發生。
- 鯊魚推特不但救了人,也救了鯊魚!
鯊魚「學會」推特,不但能夠避免人類被攻擊,也能防止鯊魚遭到澳洲政府濫殺。根據 Sky News 的報導,只要特定海域的鯊魚身長大於三公尺,澳洲政府就同意漁夫任意捕殺。
西澳州長表示:「人類的生命安全,以及海邊遊客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這番話引起了環保人士眾怒,因為鯊魚不但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指標,也是無辜的嫌疑犯。
- 我們都誤會鯊魚了
根據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電影大白鯊導致鯊魚嗜血形象深烙人心,成為了主流社會的既定印象,但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說,事實上被鯊魚攻擊的機會遠小於抽菸、肥胖導致的死亡。
根據這張資訊圖表,每「年」被鯊魚殺死的人類總數才 12 人,每「小時」被人類殺死的鯊魚總數卻多達 11, 417 條!
此外,根據「國際鯊魚攻擊事件檔案研究」(ISAF)顯示,儘管鯊魚攻擊事件自 1900 年以來有增加的趨勢,卻是由於人類比起過去花了更多時間在水上活動,因此增加了兩物種互動的機會。換句話說,是人類進入海洋生物的家,而衝浪者或是泳客容易被鯊魚誤認為快速移動的獵物,因而導致誤會攻擊所致。
- 攝影師 Daniel Botelho 的實驗
知名攝影師 Daniel Botelho 曾以 24 小時和大白鯊潛水互動的紀錄,證明大白鯊並沒有任何攻擊行動。他用自身經驗告訴大家,不要對大白鯊抱持偏見。
環保團體也表示,鯊魚族群是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指標,在海洋食物鏈中位居最高層,一旦其族群崩解,同一海洋生態系其他魚類的多樣性就會受到嚴重威脅,若不想有一天海邊只剩下各式毒水母威脅人類安全,鯊魚族群生態將是重要指標。
(資料來源:BusinessInsider、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圖片來源:Google, steve.garner32, 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