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我們公布了本港最新的經濟數據和預測。今年首季,本港經濟延續去年強勁的增長勢頭,按年錄得4.7%的升幅,是近七年來最快的季度增速,並且是連續第六個季度錄得高於趨勢的增長率。
在環球經濟向好、外部需求轉強的帶動下,整體貨物出口在第一季強勁增長,按年實質上升5.2%。受惠於訪港旅遊業強勁復甦、跨境金融活動增加,以及區內貿易往來蓬勃,服務輸出的增長同樣加快,按年實質上升7.5%,增長遍及各個環節。
市民普遍就業,首季失業率維持在2.9%,是二十年來的最低水平。在經濟及資產市場向好下,市民消費情緒樂觀、內部需求增強,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一季按年實質躍升8.6%。
儘管本港經濟勢頭良好,特區政府並不會因而安於現狀。正如上周我在立法會三讀通過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後指出,政府會以策略性和前瞻的角度,以「促成者」及「推廣者」角色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支援創科產業和其他具有優勢和潛力的產業,務求經濟多元發展,為年青人帶來更多的事業發展空間。
上周五,我參加了公開大學舉辦的「公大講堂」,討論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在會上,不少人都十分關心香港如何能夠為未來經濟的多元發展,培養和吸引到足夠所需的人才。
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史瓦布教授(Klaus Schwab)數年前已指出,今天世界經濟正由「資本主義」(capitalism)時代步向「人才主義」(talentism)時代,即一間企業、一個城市或一個經濟體的國際競爭力,已不再單純取決於吸引到多少金融資本(financial capital),而是更大程度取決於吸引到多少優秀的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以及是否擁有不斷創新的能力。
因此,全球不少國家和地區都不斷加大投資教育、培育本地人才,同時積極吸引國際上的人才到當地發展。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近年均大力推出不少優惠措施,以爭奪國際上最優秀的人才。
香港要發展多元經濟、提升競爭力,自然也不能例外。創新及科技局最近公布了以先導形式推行為期三年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協助科技公司或機構更快地從海外和內地招聘在香港短缺或難以找到的科技人才。參與計劃的公司每聘用三名非本地人士,便須增聘一名本地全職僱員和兩名本地實習生從事與科技相關的工作,亦即「3拖1+2」,同時為本地培育人才。
其實,我在預算案中宣布投入100億元建設兩個科技創新平台,目的便是吸引國際上在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和機械人領域頂尖的科研機構、企業和人才來港,在香港進行更多應用研究,以及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的工作,為香港匯聚及培育更多優秀的科研人才。
在科技人才入境先導計劃公布後,我留意到業界普遍歡迎有關計劃,認為回應了業界一直以來的訴求,但社會上也有意見擔心引入外地人才會對本地人構成競爭。我希望大家理解,以我們目前的情況,培育本地人才跟吸引國際人才,兩者並不互相排斥,反而是相輔相承。事實上,一個地方是否擁有足夠的某項產業人才,大大影響到該產業能否發展起來,以至能否提供到更多的就業和發展機會。過去一段時間,香港一些最優秀的年青人未必願意選修理工和科技相關科目,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擔心畢業後難以在本地找到相關工作,現實中我們也看到一些本地培育出來的創科人才,因其他城市有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而被吸走。過去一年,當我們跟不少大型創科企業和科研機構傾談,遊說他們來港落戶時,他們也表示擔心在香港找不到足夠的相關人才。由此可見,人才的供應與就業機會的供應,兩者其實是互為因果。
要為創科產業開創新局面,我們不應執著於「有雞先還是有蛋先」之類的問題,而是應該積極投資培育本地人才,同時立即著手吸引人才和企業來港,匯聚更多人才和企業便能帶來更多優質就業機會、「做大個餅」;這些就業機會和前景也會吸引更多本地人才放心投身行業,開啟良性循環。
事實上,只有人才匯聚,才能帶來企業群聚(agglomeration),提升整個產業的水平和容量,創造更大的市場規模效益。美國金融巨企選擇匯聚紐約、創科龍頭則多聚集三藩市灣區,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反映自由開放,人才、企業聚集的好處,往往大於因聚集而造成的競爭壓力。
我相信,香港一直以來的成功,有賴我們能夠包容開放、海納百川,只要是香港所需要的人才,我們都能「英雄莫問出處」。我相信我們的年青人都是心懷志氣、不怕競爭、自強不息,讓香港能夠不斷創新、多元發展,在質和量方面都能邁向更高台階。
2018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