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指,疫情逐步改善,不少商業活動可透過電子方式進行以遵守防疫要求,政府將重啟發行首批綠色零售債券,發行額為150億元至最多200億元,預計4月底或之前接受認購申請。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4月10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我在2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公布了新一輪的消費券計劃,其中首階段5,000元的消費券已於上周開始發放。市面的消費氣氛有所改善,有年輕人用消費券購買電子產品;有飲早茶的老友記多點了些點心;也有主婦特意為晚餐加餸,還有些朋友打算善用消費券的時間彈性,先比較各商店及商場的優惠,待疫情進一步緩和時才再作消費。我們亦注意到不少商戶所提供的優惠有效期頗長,個別甚至預留了後續優惠冀保持顧客的消費熱度,期待着疫情進一步受控及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市民可以更盡情的消費,加速經濟復蘇的力度。
事實上,大家各有所需亦各有所好,消費券的好處是在保持使用靈活度的同時,最大程度將資金鎖定在本地的經濟體系中流轉,並鞏固和進一步深化電子支付的使用和應用,在推動數字化之餘,亦為中小企帶來更多商機。我注意到越來越多小商戶探索以至開拓網上銷售的模式,透過「網上推廣+電子支付+物流配送」的模式,開拓新的機遇;也有越來越多的餐廳讓食客透過用手機下單,甚至為日後的手機同步結帳做測試。
商業營運模式的轉變,往往帶來更大的效益及彈性,創造空間孕育更多的服務創新和變革。在本港數字化經濟發展的進程中,消費券發揮了助力和加速的作用。除了大家能直接受惠外,它亦同時借助大家的消費力量,加速推動經濟數字化發展。就以八達通卡收券的情況為例,上周四消費券發放的首日便有約一百萬名市民是透過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來收取消費券,比率較去年高出三成七,反映大家已更熟習以便捷的電子方法取得服務。
其實,無論是推動經濟發展抑或不同產業的開拓和深化,都應着力探索普惠的向度。一方面是讓市民能參與及受惠其中,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社會對相關產業發展的認知度和認同感。換句話說,讓發展成果更好的與大家分享,同時凝聚大眾的力量和智慧,加速推動發展。過去幾年,我也是朝着這思路推動債券市場的深化發展。債券市場一直以來是由機構投資者所主導,但通脹掛鉤債券(iBond)及銀色債券(Silver Bond)拓闊了市民的參與機會,亦為市民提供一個安全及回報穩定的投資選擇,以對沖通脹風險。
綠色債券是按這方向逐步推進的另一近例。我在2018至19年度財政預算案設立了綠色債券框架,其後特區政府持續發行供機構投資者認購的綠色債券,從債券年期到息率都顯示市場反應非常積極。去年初發表的預算案,我除了把政府綠色債券計劃的發行額上限倍增到2,000億港元,亦首次開啟零售綠債的部分,讓市民直接參與其中。首批政府發行的綠色零售債券,原訂在今年3月初推出,但受第五波疫情嚴峻所影響而押後。考慮到疫情已逐步改善,加上不少商業活動也可透過網上或其他電子方式進行以遵守防疫要求,因此我們將在短期內重啟這批政府零售綠債的發行。
這次的零售綠債發行額是150億元,並可按認購情況加碼至最多200億元。這個發行額度是將上個財政年度暫時押後了的60億元發行額度,與今個財政年度的新額度合併處理。這安排可減省發行成本及行政工作,也在時間上預留較大彈性,供稍後發行通脹掛鉤債券及銀色債券。考慮到利率趨升的背景,這批零售綠債的最低年息率將由二厘上調到2.5厘,債券年期維持三年,每半年派息一次,息率與本地通脹掛鉤,預計在本月底或之前接受認購申請。綠色債券所募集的資金,將投入符合綠色要求的政府基建等相關項目。可以說是透過匯集市民的資金,大力推進香港的綠色建設,讓市民達致個人投資目標的同時,也可攜手參與建設更綠色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