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4.0浪潮下,AssemblyWise正在以突破性的AI技術,為傳統工業設計和製造流程帶來革新。早前,TechApple 採訪了位於香港工業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研發中心(FLAIR) 的 AssemblyWise 團隊,他們的 Chief Scientist, Dr. Zhao Tianyu 趙天宇博士(上左) 和 Director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Joey Chu 朱皓賢(上右)。深入了解他們如何運用人工智能重塑產品設計流程。
香港工業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研發中心(Hong Kong Industrial AI & Robotics Centre,FLAIR),致力於成為香港人工智能與機械人技術應用研發和實踐的領導者,專門解決業界在採用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技術的過程中最棘手的痛點。 FLAIR 總部位於香港科學園區,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作為唯一創辦機構、德國RWTH Aachen Campus 作為主要合作方共同營運,在德國、香港、深圳均設有科研團隊,是特區政府重點發展的世界級創新平台 AIR@InnoHK 所設立的研發機構之一。
打破傳統開發困境
「產品從概念到量產的過程中,存在著大量重複性工作和效率瓶頸,」AssemblyWise 在訪談中指出。傳統的產品開發流程被高度分散化,從規劃、概念設計、細節設計到最終的製造和裝配,每個環節都可能需要多次反覆迭代。這種分散化不僅延長了產品面市時間,更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
空間智能技術
AssemblyWise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空間智能技術,他們開發的系統能夠自動解讀CAD數據,進行空間建模和功能建模,系統通過分析零件之間的連接關係(Liaison)、碰撞檢測(Collision)和優先順序(Precedence),結合AI算法,自動規劃最優裝配順序。
全方位的工作流程整合
系統的創新之處不僅在於自動化文檔生成,更重要的是將工作流程規劃整合進設計階段:
- 可裝配性檢查
- 拆解分析
- 操作規劃
- 成本分析
- 工作指導
- 時間評估
這是一個完整的閉環系統,幫助工程師在設計初期就能考慮到製造和裝配環節的需求,大大減少後期修改的可能性。
SaaS模式的優勢
AssemblyWise採用SaaS(軟件即服務)模式提供服務,已成功整合到Onshape平台。「這種模式讓用戶能夠更便捷地使用我們的服務,」團隊表示,「通過雲端平台,我們能夠持續收集用戶反饋,不斷優化系統功能。」
解決設計製造脫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AssemblyWise很好地解決了設計與製造環節脫節的問題。在傳統流程中,設計師往往較少考慮製造和裝配的可行性,新系統讓設計師能夠及早獲得裝配環節的反饋,從而優化設計方案。
未來發展願景
展望未來,AssemblyWise計劃進一步擴展系統功能:
- 深化AI算法的學習能力
- 擴充支援的CAD平台
- 開發更多行業特定的解決方案
- 建立更完善的用戶反饋機制
在工業4.0的浪潮中,AssemblyWise展現出強大的創新實力和市場潛力。隨著製造業對智能化解決方案的需求持續增長,這家紮根香港的科技企業有望在全球產品開發領域掀起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