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circle,這個網站利用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同時設置了一定的機制,創了一個網站流量的奇蹟。一個月由流量 0 做到每天 100 多萬 IP,400 多萬 PV,成為台灣第七名的網站,輕鬆擊敗了著名網站如蘋果日報、Mobile01 等。
- 兩個月內衝到台灣第 7 名
具體我們來先來看看這個網站的 ALEXA 曲線:
大概 2 個月左右的時間,ALEXA 排名由 0 衝到全球 260 位,台灣第 7 位。為什麼這個網站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取得這樣的成績呢?
Gigacircle 表面上看不是什麼特別創新的網站,就是一個簡單的 BLOG 平台,用戶註冊後,可以發表自己的文章,與一般部落格沒什麼差別。
那為什麼一個簡單的 BLOG 平台能夠迅速把流量做起來呢?
答案就是利用社交媒體,而且設置了一個巧妙的推廣機制,讓用戶願意把文章分享到社交媒體。Gigacircle 的推廣機制是它的核心,類似直銷的制度:每一位發表文章的用戶,如果讀者閱讀了他的文章,就能夠有收入。
按照不同會員類別,每千次閱讀的收入在 60 元至 120 元台幣不等,這相當於推廣廣告費,每次點擊算下來平均約 0.5 元。
除此之外,最巧妙的地方是:每一位用戶都會有一個 ID,根據這個 ID,可以建立自己的下線,並從下線收入中抽取 15% 的佣金。下線越多的使用者,可以從下線的收入中抽取穩定的收入,這個機制基本上就和直銷是一模一樣了,只是直銷你需要花錢買東西,這裡是需要你發文章、推廣文章,投入自己的時間。
最有意思的地方,如果你不會寫 BLOG,甚至你抄都懶得抄,你還可以幫別人推廣文章來獲得收益。每一位轉發或分享的人,也可獲得一定比例的佣金。抽佣比例由發文者決定。
Gigacircle 就是用這套類似直銷的機制,讓用戶在網站上發文章,同時為了賺錢,用戶會瘋狂地把文章分享到自己的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上,吸引自己社交媒體上的好友閱讀文章,同時又發展了下線。
社交媒體上只要有好文章,傳播的速度類似病毒的速度,一下就能夠在整個網絡上傳播開。
從上圖我們就可以看到 Gigacircle 的流量來源 Facebook 佔了一半以上。
很多人會想,Gigacircle 這個網站的支出會很大,畢竟每次閱讀大概要分給用戶 0.2 元,如果一天有 1 億的瀏覽量就要分出去 5 百萬元,一個月就要分出去 1.5 億元台幣!
其實帳不是這麼算的,因為 Gigacircle 的結帳是一個月一次,而且達到一定的金額後才結,這樣就算每天有 1 億的瀏覽量,一個月要分給用戶的錢也遠遠低於 1.5 億台幣。
而且如果一個網站能夠達到每天 1 億的瀏覽量,基本已經是世界頂級的網站了,廣告費的收益會非常可觀。其實只要你有了用戶,很多收益模型都會出來,比如會有很多商家來這裡發佈軟文,利用 Gigacircle 的推廣機制讓用戶幫他們把自己的軟文分享到社交媒體等等。
- 把這套模式複製到人多的中國?
要在中國山寨一個 Gigacircle,需要做很多微創新才行。
1. Gigacircle 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註冊成為用戶,可以發文章。如果要在中國做個類似的,最好這點要改革一下,最開始要有門檻限制,比如個人微信好友超過 3000 的才可以申請,這樣最初就能夠找到一批高質量的核心用戶。
很多人會想微信個人好友超過 3000 的用戶數量有多少,其實不少,比如我個人微信好友就有至少上千個這樣的用戶。最初的用戶有一定的門檻,才能夠保證整個文章的質量和推廣的力度到位。
2. Gigacircle 是個網站,在中國要做的話,最好不要只做成網站的形式,而是做成 App。因為移動互聯網+微信才是病毒式傳播的主要渠道和工具。
3. Gigacircle 是個 BLOG 平台,還需要用戶往裡面輸入文章、視頻等等,太麻煩。如果在中國做的話,最好就是做個小的改進,註冊用戶連文章都不用錄入。直接用個小工具就可以把他在其他網站看到的好文章,剪到自己的專區。
4. Gigacircle 成功的核心是他們直銷式的推廣機制,這個在中國可以完全照搬,同時因為是要做成 App,所以如果用戶下載了 App 還能夠給予更高的獎勵等等。
唯一要調整的就是要有強大的反作弊的機制。因為中國作弊太厲害了,Gigacircle 都不敢開放給中國的用戶來用(Gigacircle 發文章要用手機驗證,中國手機不讓通過驗證),就是怕作弊。
其實 Gigacircle 這個網站模式的核心,就是用一套利益機制驅動的人海戰術,這套機制在台灣已經證明是成功的。在中國肯定會更成功,因為中國大陸人最多,而且大家更熱衷賺錢,所以在中國最厲害一直都是人海戰術,社交媒體可以把人海戰術發揮到機制。
這篇價值 1 億美金的文章就送給大家吧,看看哪個創業團隊有心做了。
(文章轉載自合作媒體 i 黑馬;圖片來源:Gigacircle;頁首圖片來源:kennethkonica, CC Licensed)
Source: techoran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