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經濟進一步轉弱給中小企和市民帶來的壓力,上星期我公布了新一輪的支援措施,包括向非住宅用戶寬減水費、排污費、提供電費補貼、進一步寬減差餉,同時容許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的納稅人有需要可申請分期繳付稅款,獲批的個案將毋須繳納現行介乎5%至10%的附加費。此外,旅遊業、回收業和證券業也分別有一些寬免收費的措施。這次的措施涉及金額合共超過40億元。我們還凍結不少政府土地短期租約、更改地契條款豁免書、副食品批發市場檔位和相關設施、公眾貨物裝卸區泊位等的租金和豁免書費用。
自八月中開始,我們先後公布的四輪紓困措施,合共金額達到250億元,這尚未計及各公營機構響應政府呼籲推出的措施所涉及的金額。在「撐企業、保就業」方面,我們的策略是既要有一些廣泛涵蓋的措施讓大部份行業均能受惠,也要有針對性的措施特別支援受嚴重衝擊行業。廣泛性措施例如補貼電費、寬免差餉等,大多數行業都能受惠。至於針對個別行業的措施,今次寬減水費和排污費對飲食業幫助較大,而旅遊業和運輸業,我們在前三輪的措施中幫助的力度較大。我們希望盡力幫助這些行業內的企業,減輕他們的開支。
在紓緩市民財政壓力方面,八月中第一輪的措施中,我們已宣布住宅電費補貼、對領取社會保障金額人士發放額外津貼、學生津貼及代繳一個月公屋租金等,相關的撥款申請上星期已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可望盡快推出讓市民受惠。
第一輪措施包括進一步寬減2018/19年度100%的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和利得稅,上限兩萬元。在這項寬免之下,已有120多萬名打工仔和6萬多家中小企不用交稅。在最新一輪措施中,我們免去獲批分期交稅的納稅人的附加費。在此順帶一提,目前正在陸續發出的稅單是2018/19年度的「應納稅款」及2019/20年度的「暫繳稅」,其中2019/20年度暫繳稅是假設納稅人在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年度內的收入/利潤跟之前一年(即2018/19年度)相同,倘若納稅人因種種原因,例如開工不足、花紅減少或企業因生意不好,利潤下跌,而導致應課稅入息下跌超過10%,可以要求稅務局修訂稅單,調整2019/20年度的暫繳稅。
面對經濟環境轉差和暴力事件未平息,今年政府的稅收和賣地收入將減少,加上幾輪紓緩措施涉及二百多億的開支,估計特區政府截至明年三月底的本財政年度將出現赤字,這將是十五年以來的首次,但相信仍在我們可負擔的範圍。至於這會是單一年的賬目見紅,抑或持續較長時間,還須看社會事件的發展及外圍變化,我們會密切注視。但總的來說,我認為在經濟衰退、下行壓力仍大的時候,在財政可承擔的前提下,政府應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透過逆周期措施支撐經濟、減輕市民的痛感、穩住信心。因此,我們會保持甚至在能負擔範圍內增加政府開支,以及盡力為市民及企業緩減壓力。
有朋友笑說,近月公布的多輪紓困措施,合起來已類似一份小型預算案,明年二月二十六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還可以有什麼嗎? 其實我們相關的工作一直在同步進行,並已舉行多場諮詢會,明天亦會開始收集市民的意見。歡迎大家透過電郵、網頁和社交媒體提出你的想法和建議,一起為這份預算案增添智慧。
香港目前正面對前所未見的巨大挑戰,過去半年的社會動蕩,令不少公司,特別是中小企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也令一些市民收入驟減,帶來沉重的生活負擔和焦慮。而面對社會亂象和暴力破壞與襲擊,不少市民感到非常不安、情緒鬱結。無論誰是誰非,也不能漠視今次事件對經濟和社會造成的傷害,對市民生活造成的困擾與壓力。當務之急,是停止暴力,恢復社會秩序,這樣才能讓面對所謂「三罷」但也堅持上班的小市民,能夠維持生計及照顧家人。還有兩個多星期便是聖誕節,是傳統的消費旺季,如果繼續默許破壞社會秩序、暴力衝擊而導致市面慘淡,恐怕只會令更多企業倒閉及打工仔失業,政府如何投入公帑也難以填補這個缺口。我們整個社會要療傷,尋求復和與出路,但不能透過暴力脅迫,要放下鬥爭的心態、透過對話促進彼此的理解,以建設性態度共商共議,共謀出路,合力讓社會回復穩定,才能讓香港走出眼前的困局低谷。
2019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