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網誌,我提到本港經濟正受到外圍不利因素及本地社會事件困擾,動力正逐步減弱,情況令人憂慮。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能夠更具體地顯示我們正面對的嚴峻處境。
統計處上周公布今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若與去年同期比較實質增長0.6%,繼續是十年來的低位。這按年增速看似與首季看齊,但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計算實際上已呈現0.3%的負增長,因為今年首季跟去年第四季相比是按季增長1.3%,即經濟在第二季缺乏增長動力。
細看當中的主要組成環節,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連跌三季,第二季的按年實質跌幅達12.1%,反映投資氣氛低迷。外部需求持續疲弱,貨品出口按年實質跌幅由首季的3.7%擴大到第二季的5.4%,其中六月份的貨物出口量更下跌約10%;貨品進口實質跌幅更由4.2%擴大到7%。事實上,中美在貿易及科技範圍的摩擦,除了打擊到香港的外貿表現外,亦已明顯影響了亞洲區內的貿易和生產活動。上周五,美國總統特朗普更宣布,向價值3,000億美元的中國貨品由九月一日起徵收10%關稅;內地亦已隨即表示,如果美方加徵關稅措施付諸實施,必會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可以看到,環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對香港的影響亦不斷加深。
本地方面,上季的私人消費開支僅輕微增長,零售數字則更為疲弱,前景絕對不樂觀。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跌幅,由五月份的1.4%,顯著擴大到六月份的6.7%。其中,消費金額較大的項目跌幅尤為顯著,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六月份的銷貨價值大跌17.1%;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跌16.1%,而服裝則跌8.2%。
飲食業亦面臨很大挑戰,本港食肆總收益在第二季為287億元,按年下跌0.4%,經季節性調整後與上季比較,更下跌4.6%,是十年來最差的情況,而且更是自2009年以來首次再出現價量齊跌的現象。面對商舖租金及人工等固定成本高企,這將對餐飲食肆帶來很大的經營壓力。
過去兩個月持續出現的暴力衝擊,增添了零售市道的壓力,有部份商舖甚至間歇性暫停營業,市民日常生活和消費意欲受影響,香港國際形象受損亦削弱了外國商旅和資金到港的意欲,訪港旅客人數亦反映了這個情況。
以上種種將影響整體經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的營運和資金周轉,以及打工仔收入,甚至飯碗。如果情況持續,需供養家中孩子及長者的中產和基層打工仔,將面對更大的「搵食」壓力。根據統計處的資料,入境旅遊活動在零售、餐飲及住宿等行業創造的職位超過22萬個,而貿易物流業的從業員更超過72萬人。
國際方面,兩家信貸評級機構相繼都關注本港的大規模遊行及激烈抗議對香港造成的影響。
我希望大家在表達訴求時,不要影響社會安寧及市民生活,更不要破壞社會秩序及治安。暴力衝擊正逐步蠶食市民及國際社會對香港未來的信心,也影響了外商來港經商及投資的意欲。長此下去,將增添打工一族和中小企的壓力,甚至飯碗不保。
第二季本港的經濟按季負增長0.3%,若第三季繼續呈負增長,則技術上本港會陷入經濟衰退。可以說,本港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正逐步增大。
在經濟動力減弱之時,特區政府不會縮減公共開支,並會研究適時推出措施,以發揮逆周期的效用。但單靠政府開支效果始終有限,只有廣大市民齊心合力才能有望扭轉形勢。當年香港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科網股爆破和「沙士」疫情連環打擊,全賴政府、市民和商界跨界別齊心合力,再加上內地的政策支持,最終走出經濟困境,向前發展。過去兩月的衝擊和目前正醞釀的一些行動,影響到民生和香港賴以成功的根基,傷及經濟元氣,受害的將是市民,請大家三思。
2019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