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鞏固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下的八大中心定位,確保香港的競爭力和經濟持續發展,相關措施包括設立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以及推行「專利盒」稅務優惠。
李家超說,政府會進一步落實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包括在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下成立由工業專員領導的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該辦公室以產業導向為原則,推進新型工業化、支援重點企業在港發展、協助製造業利用創科升級轉型,並扶植初創企業。
展望明年,政府會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引領和促進大學、研發中心、業界合作,研究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技術;新建成的微電子中心也會於明年啟用,提供先進的專用基礎設施和硬件配套。數碼港明年起分階段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支撐科研及相關行業的強大算力需求,而政府明年會籌備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
此外,政府設立100億元的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為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企業提供資助。就新設生產設施相關費用,政府與公司會按一比二的比例,由政府向公司提供最多二億元配對資助。當局也會探討讓計劃下的企業更彈性聘用非本地技術人員,並適度放寬使用資助聘用研究人才的限制。
李家超又表示,政府會把產學研1+計劃每所指定大學技術轉移處的資助上限增加一倍至1,600萬元,讓大學加強支援技術轉移和擴大市場拓展服務,也會吸納更多海內外知名初創服務機構落戶香港。
推動數據跨境流動方面,特區政府正與廣東省商討在大灣區以先行先試方式,簡化內地個人數據流動到香港的合規安排,以利於大灣區提供金融、醫療等跨境服務。
至於本地5G網絡,政府會透過資助加快擴展鄉郊及偏遠地區的流動網絡基建設施,以及向流動網絡營辦商拍賣更多頻譜,提升網絡傳輸速度。
為鞏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李家超說,政府會為電影發展基金和創意智優計劃注資共43億元,以提供誘因吸引私人市場資金和拓展新市場。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今年內公布和推展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而創意香港將會改組為文創產業發展處,以產業導向為原則,推動文化藝術及創意業界產業化發展。政府駐內地和海外的經濟貿易辦事處則會加強覆蓋文化藝術領域的推廣工作,促進人文交流、民心相通。
為開拓電影市場,政府會推出開拓內地電影市場資助計劃,支持香港和內地文化企業投資香港導演的製作和發展內地市場,同時開展歐亞文化交流電影製作資助計劃,資助香港與亞洲、歐洲業界合作拍攝電影,加強國際交流和培訓。
透過重點演藝項目計劃,政府會提供最高1,000萬元資助,以及額外500萬元以配對私人資金,支持具代表性的本地大型重點表演藝術創作長期公演,以吸引外地人士來港欣賞、培育代表香港的世界級演藝作品、建立國際文化品牌。文化交流撥款會由每年5,000萬元增加四成至7,000萬元,支持更多香港藝團和藝術家到外地演出,以及參加展覽或活動。當局並會開展藝團借用學校場地試驗計劃,試行在課餘時間開放部分學校場地供藝團綵排。
另外,李家超宣布,香港會舉辦全新旗艦活動「香港時裝設計周」,旨在匯集本地時裝設計盛事,推廣香港時裝及紡織設計品牌發展及文創盛事化。
政府也會發展香港成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李家超指,政府推行「專利盒」稅務優惠,於明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交修例建議,由專利產生的合資格利潤,稅率會由16.5%減至5%,以鼓勵創科研發、轉化應用及商品化。政府也會探討繼續完善《版權條例》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所提供的保障,明年展開諮詢。
此外,政府會牽頭與各持份者商討籌設本地專利代理服務的規管安排,涵蓋專業資歷要求、註冊、規管模式和架構。貿易發展局則會在香港國際影視展、香港國際授權展、香港書展、亞洲知識產權交易平台中增加商務配對活動,並提供更多知識產權貿易的市場資訊和專業服務配套,加強支援本地原創作品打入內地和國際市場。
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方面,李家超表示,政府會推動將「港資港法」、「港資港仲裁」的適用範圍由深圳前海和內地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至整個大灣區,又會爭取國有企業採用香港法律作為合同適用法律,並選擇香港爭議解決服務處理合同糾紛。
另一方面,香港與最高人民法院籌備於明年內建立恆常對接平台,推進大灣區司法和法律研究及實務工作,包括優化跨境司法文書送達安排、研討企業破產程序相互協助安排和跨境爭議解決等因法制差異而引起的問題。特區政府也會強化調解專業的認證和紀律事宜的制度、在政府合約中加入通用的調解條款,以及鼓勵私營機構採用類近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