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台的風波,讓黃永多了 Forever Wrong的花名,也讓市民看盡傳統媒體企業在數碼時代下的窘態。
黃永以自由市場做擋箭牌,豈不更出洋相?現在一面倒的反對聲音,不正是市場對商台的控訴嗎?如果電台的收聽率可以科學如 YouTube Insight的分析,我們可以看看民建聯節目的收聽率有多少,聽眾是甚麼人,如果電台節目開放像YouTube的留言版,我們更可直接看見聽眾的反應和意見。可惜,這些客觀資訊永不會出現於大氣電波媒體。
作為媒體,終極要面對的顧客,是聽眾或觀眾。比起網上資訊的挑戰,經營者患上大頭症,才是真正的催命符。患大頭症的病徵,是眼中只有自己,忘記顧客的存在,失去基本判斷力。
舉例科網時代的 Webvan,作為一間 start-up,最高峯的時候擁有大量倉庫,員工達到 4500人。其CEO Shaheen曾是一家成功跨國顧問企業的主管,強項是侃侃而談,但落場發揮,昔日理論全不管用, Shaheen在位一年半,洗掉15億美元,卻摸不出一個合理的商業模式,終於破產收場。另一例子是晚期的Motorola,漠視手機使用者的意見,傾斜做一些只得「工程師」才喜歡的手機,終導致今日的頹唐。
作為經營者,請緊記,在顧客面前,You are nobody。
《2010年5月8日刊於蘋果日報》
伸延閱讀
Demand MEDIA影片平台
DIY短片網上掘金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