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rice是香港最流行的飲食手機App,憑著完整的食肆數據庫、建立多年的品牌,和一班在Openrice寫食評的食家,在香港可謂全無對手。曾經有不少Startup想在飲食App市場分一杯羹,以我所知幾乎全軍覆沒,強如騰訊,其飲食App「iPick」,在香港推出兩年仍然動不到Openrice分毫。
Openrice難敵網絡「打手」
但近日Openrice一直被業界垢病的「打手」問題升溫,不斷有食肆投訴,若不參加Openrice的付費服務,管理員在審批食評時,會刻意刊出負評而不刊正評(註1)。另外亦有會員級數達到Openrice最高級別的資深食評人向傳媒投訴,所寫的食評被標籤為「試食活動」,原因是食肆沒有於Openrice落廣告(註2)。
我一直有個想法,就是現在的Openrice就像Google出現前的Yahoo,無論架構和設計都開始老化,但礙於品牌效應,仍然穩坐龍頭地位。但當Google推出,即時顛覆了用家對搜尋器的認知,大家才發現,原來我們需要的,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search box,而不是滿版內容的「門戶網站」,因為最有價值的內容,就是精準有用的搜尋結果。
所以當公司的同事提議做一個飲食App,我立刻表示支持,讓同事自行發揮創意,設計出能為用家帶來最大價值的飲食App,並命名為Foodbulous。
重新設計香港飲食App
設計一個全新的App,我們首先要找出一個有價值但又未被滿足的需求。這個需求一般來說都是來自用戶的「痛點」。再以Yahoo為例,其用戶的痛點在於搜尋不到有用的結果,所以Google就發明了PageRank,將最具價值的搜尋結果排到最高。
以飲食App來說,Openrice用戶有甚麼需求未被滿足?有甚麼「痛點」可以運用設計和技術去解決?若果可以重新設計Openrice,怎樣修補現有缺陷?
Openrice的最強功能是食肆資料庫,作為一個黃頁,無疑十分出色,但現在的情況是,有錢去請Blogger試食或有在Openrice賣廣告,甚至聘請寫手撰寫「正評」的食肆,搜尋結果的排名會比沒有資源的小店高,造成不公平的現像。亦由於Openrice也沒任何辦法可以界定何謂「打手」文章,令搜尋結果的水準參差,「真食評」亦會被打手文章影響了公信力。
Foodbulous的設計圖-搜尋朋友推介的餐廳
飲食App成功關鍵 在於可信性
所以飲食App用戶的最大痛點,就是搜尋結果沒有可信性。相信有不少人試過,按Openrice排名去選擇餐廳,結果屢次「中伏」,反而光顧負評餐廳,卻有意外驚喜。如果用戶信不過飲食App的推介,但又想即時得到「附近有甚麼好吃」的答案,可以問誰?
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想知道附近有甚麼好吃,都會選擇問朋友,無論是Facebook或Whatsapp,問朋友總是最方便、最可靠也最符合人性。如果有一個App,一按就能列出自己朋友推介的餐廳,不就解決了Openrice搜尋結果不可靠的問題麼?
難題是,一個App如何能夠知道你的朋友會推介甚麼餐廳呢?如果你的朋友都未加入,這個App還有甚麼價值呢?設計一個公眾平台,最大的誘惑是想像已經有成千上萬的活躍用戶,而沒有想過在還未有用戶的時候,能提供甚麼價值,以取得第一批忠實用戶。
於是我們找出另一個Openrice未能滿足的用戶需求,就是「管理心水食肆」。 我訪問過不少對食肆瞭如指掌的Food Blogger和Openrice食評人,他們腦中都儲存了一個龐大的「心水食肆資料庫」,但甚少人會系統化地處理這些資料,原因是無論Openrice還是其他App如Evernote,都不適合管理這些資訊。Openrice有收藏功能,但卻不能分門別類,而Evernote則過於複雜,操作並不容易。所以設計Foodbulous時,我們認為需要加入食肆管理功能,而且要做到非常簡單易用,不需任何複雜操作便能建立自己的「個人食肆資料庫」。
如果我的朋友亦有用Foodbulous的「個人食肆資料庫」功能,那麼當我搜尋食肆,系統就可以列出我朋友所收藏的餐廳,比起Openrice以「評分」來排序會有用和可靠得多。為了要令到用戶的朋友加入,新App的設計會強調「社交」功能。雖然Openrice近期也開始加入社交元素,但功能有限,加上Openrice以一個App來說已經過於複雜,廣告又太多太亂。一個簡單易用的飲食社交App,可以彌補Openrice的不足,為美食愛好者建立一個真正的飲食社區。
對抗假食評 為小店平反
最後一個障礙,就是如何處理「打手」和「鱔稿」問題。這些問題困擾Openrice多年,現時Openrice的對策是以人手審批每一則食評。可惜道高一呎,魔高一丈,坊間專為食肆寫假食評的公司,可以用大量打手提交難辨真偽的假食評來操控Openrice的食肆評分,而審批者根本束手無策。近來的Openrice風波,其中一個觸發點便是有Openrice資深食評家的文章,負評不被刊出,而正評則被標籤為「試食活動」,令人懷疑Openrice故意欺壓沒有付廣告費的小店(註3)。
我們苦思各種對策,結論是沒有方法可以有效判斷怎樣才算「假食評」。如果我和餐廳公關或老闆是朋友,避重就輕美言幾句,算不算假食評?又假設米芝蓮大廚失手,食家如實評價,又是否惡意攻擊?恐怕就算包公再世,也難以定奪。
為了令Foodbulous能真正幫到用家,我們決定不接受餐廳廣告,並將每則留言限制在250字以內。這樣可以避免用戶將已經在Openrice刊出的食評Copy & Paste到Foodbulous,亦提高了打手寫鱔稿的難度,也會令版面更簡潔,可謂一舉三得。
鼓勵食評人積極參與
當然我們不會忽略真正有心的食評人,方法是以Follower的數目去鼓勵食家積極參與。Foodbulous用戶除了能夠follow個別朋友和食家之外,亦可follow食家的「食組」。例如我的同事收藏了不少好吃的拉麵店,放進他命名為「拉麵達人」的「食組」, 當我follow了「拉麵達人」這個「食組」後,每當這個「食組」加入新拉麵店,我都會自動收到通知。而在我搜尋餐廳時,亦會優先顯示我所follow的「食組」內的餐廳。每位食家的Follower數值,是他個人及所建立的「食組」的follower總和,這個設計,既能鼓勵積極參與的食家,又能為普通用戶輕易認出飲食達人,令搜尋「真推介」更加方便容易。
Foodbulous已經在兩大手機平台上架,給公眾下載試用。我們知道功能上仍有很大改進空間,但要重新創作一個能夠挑戰Openrice的平台,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我們邀請大家給予意見,協助Foodbulous不斷改進,一起建立以「真推介.堅識食」為原則的本地飲食平台。
備註:
- 餐廳爆料 揭Openrice每間收2萬:唔俾錢有手尾-(壹週刊 2016年07月31日)
- 「得番黃頁功能」資深食評家現身爆:OpenRice驚我哋搶生意-(壹週刊 2016年08月02日)
- OpenRice話無收錢刪負評 網民唔信齊圍攻(HK01 2016年06月30日)
Foodbulous下載連結:
- iOS:https://itunes.apple.com/hk/app/foodbulous/id1093075593
- Android: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foodbulous.food
The post 如果可以重新設計Openrice appeared first on 偉大航道 Startup Grand Line.
Source:: grandlin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