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編按:科技圈之所以有趣的一點,是因為有這麼一批致力於改變世界的人,他們或是夢想家、或是商業天才、或是奇葩一枚 …… 總之,科技圈有他們才熱鬧,年末了,我們為大家整理了今年紅極一時的明星人物,看看偶像們的事跡,為新一年加油打氣,期待一個更好的世界,更好的自己。如果讓你給明星們頒個獎,你會怎麼頒呢?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 Elon Musk
年度科幻人物
現實版的鋼鐵人,夢想和現實沒有界限,每周工作 100 小時的工作狂,這就是 Musk。
Tesla 自行研發的馬達、電池組和能量管理軟體顛覆了電動車不中用的成見,其股價也由年初的 35 美元上漲至如今的 150 多美元。儘管其間 Model S 出現了 3 起失火事件,但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調查後認為,Model S 不存在制造缺陷,美國《消費者報告》更是打出了 99 分的超高評價。
「在火星上老去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於是就有了 Space X。今年 10 月,「蚱蜢」火箭第八次發射,飛行高度達到創紀錄的 744 米,並成功著陸。12 月 3 日 SpaceX 成功發射獵鷹 9 號火箭,首次將通信衛星送入軌道。Elon Musk 是除了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外掌握衛星發射和回收技術的第四者。
有 Space X 在,生活在這個年代的我們也可能會有一次太空之旅。
他的最新發明膠囊「運輸工具 Hyperloop」,時速 4000 英里,Musk 甚至已經拿出了初版設計方案,但卻鮮有投資人願意在這種概念項目上下賭注(基礎設施建設需至少 60 億美元),這一度讓連續創業者 Jerzy Gangi 對投資界普遍存在的犬儒主義展開了批判 ——「保守的投資人都患了 Instagram 症候群,趨之若鶩般爭投 Instagram 這樣的玩具,而對 Hyperloop 這樣的改善人類生活的發明避之不及。」
- Andy Rubin
最酷機器人男神
如果提到科技圈的隱士是誰?無疑就是 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 了,今年 3 月份 Google 宣布他退出 Android 加入了一項保密計劃。原來,50 歲的 Andy 將要完成一項打造真正機器人的使命,正是在他的牽線下,Google 今年成功收購了包括 Boston Dynamics 在內的八家機器人公司。
Andy 打造機器人的夢想並不是一時興起,他早年就是德國光學和精密儀器製造商卡爾蔡司的機器人工程師。作為一個把自己稱作機器人(Android)的人,Andy Rubin 之舉不足為奇。「我向來擅長將我的興趣打造成事業,於我而言,這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感覺真像是飛屋環遊記裡的老男孩!
福特說過,「我雇的是一雙手,怎麼來了一個人。」如果將來,Andy 的機器人軍團進入製造業的話,現有的供應鏈,從工廠車間到向消費者配貨送貨的公司,都可能成為 Google 機器人的服務對像,部分地被它所自動化。那時,大部分「人」真地就被邊緣化了。
- Hugo Barra
最拽跳槽王
因為與老大 Sergey Brin 搶女人而賭氣離開 Google 加入小米?科技圈的娛樂新聞比娛樂圈的新聞更熱鬧。
Hugo Barra 原在 Google 主管 Android 產品,曾與某 Google 女員工關係甚密,後來該員工離開了 Hugo,正當 Hugo 離職後,Brin 與結婚 6 年的妻子分手。
Hugo 為什麼來小米呢?
原來 Hugo 並非第一個來自 Google 的小米員工,小米總裁之一林斌曾是 Google 中國區行動業務主管時與 Hugo 在北京某會議上有過一面之緣;後來林斌加入了小米,Hugo 因為對小米感興趣,「他們像做軟體一樣做硬體」,常常來北京拜訪他們。
一開始小米團隊只是向 Hugo 咨詢如何打入國際市場的話題,但後來「關係升溫」就變成了邀請他一起玩。Hugo 很認可小米「關注用戶」的特點,既然各種機緣巧合,Hugo 索性就投入了小米的懷抱。他說,「如果我做得好的話,幾年後,全世界都將和討論 Google 和蘋果一樣討論小米。」
- Jony Ive
年度設計達人
Jobs 稱 Ive 是除他外蘋果最有發言權的人。iOS 7 正是亮相 WWDC 後,Ive 由「工業設計副總裁」 升為「設計副總裁 」,除工業設計外,同時擔起用戶交互設計的責任。他主導的 iOS 7 和 iPhone 5 c 今年都走了多彩路線。
iOS 一改往常的擬物設計,更扁平,「顏色過艷,圖標傻大」。以致人們對它的感情很糾結,發布一開始罵聲一片,可後來又愛不釋手,充分說明人就是個習慣動物。「不過深入去看,可以看出 Jony Ive 的著力點在於提升整體操作系統的使用體驗。我們傾向不去懷疑 Ive 的審美。」
也許你覺得 iPhone 5c 很尷尬,但這才是 Ive 的專屬作品,其糖果色的塑料設計與當年初代 iMac 如出一轍。不過在其上市前,5c 的「C」就廣受猜測,Cheap 這一最流行的解釋足見其行銷上的失誤。
- Stephen Elop
年度木馬獎
在微軟以區區 72 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這一風波中,「木馬」便一度成為了網絡熱門詞彙。
Elop 是微軟三年前在諾基亞植入的木馬嗎?
看看這個人的履歷:Elop 曾擔任微軟商業部門總裁,負責領導了 Office 2010 系列產品的研發工作;2010 年 9 月,臨危受命出任諾基亞 CEO。從時間點上看,諾基亞開始走下坡路。他上任不久便決定與微軟合作,還在公開場合對剛面市的 meego 潑冷水,當人們以為諾基亞會與勢頭迅猛的 Android 平台合作時,它卻站在了 WP 陣營一邊,當即諾基亞股價下跌至 1998 年來最低水平。
直至微軟終於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ELop 暫時回歸微軟。如果從影視劇的角度講,這出「木馬入侵記」還是很引人勝的。
不過也有人說,Elop 上任時接手的就是一副爛攤子,以 Elop 的職業經理人素質他應該不是臥底。
諾基亞 2007 年底就試圖向互聯網轉型,但一直拿不出一款能與 iPhone 相匹敵的手機。最後也是因為諾基亞放風說「要與 Android 合作」,微軟才痛下決心收購諾基亞手機部門。唉喔,誰知道呢?
- Steve Ballmer
年度辛苦獎
Ballmer 下台當天,微軟股價當即應聲上揚 7%,算是市場對 Ballmer 不留情面的賀禮。市場之所以如此無情,是因為 Ballmer 錯過了蘋果和 Google 引領的行動設備浪潮,結果重挫微軟的壟斷局面。Zune、Windows Vista 等一系列失敗的產品也讓人們厭棄不已。守成者宿命如此。
最後一次出席微軟員工大會上,Ballmer 向員工揮淚告別,並稱微軟是自己的孩子。而 13 年來,Ballmer 為自己的孩子做了什麼呢?
正是從 Ballmer 起, Microsoft 才開始擁抱雲端的時代,比如開發出了 Office 365 和 Azure 這樣成功的線上服務和平台類產品,收購了 Skype 和 Yammer 之類的熱門公司。通過獲取 Yahoo 和 Facebook 所有搜尋流量,微軟不起眼的搜索業務實現了 30% 的市佔率。同樣是在 Ballmer 時代,微軟甚至開始擁抱開源及其競爭性平台。
無論如何,鮑爾默退休的召示著科技史上一個壟斷體系的正式終結,微軟會迎來一個新 CEO,一個未知的新時代。
- Marissa Mayer
年度購物狂
此前雅虎高層調動頻繁,歷任 CEO 都在節省開支和產品創新上下苦功夫,前任 CEO Scott Thompson 也因學歷造假被迫離職,不過梅姐一上任就秉行 mobile-first 的策略 —— 瘋狂購物,她甚至重建了一支「行動開發團隊」,希望「行動業務有朝一日會成為雅虎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過去一年中,雅虎的股價上漲了 104.6%, 周二時收盤於 41.05 美元,接近 52 周以來最高點。其間,雅虎發布了飽受市場和業界好評的 Yahoo Mail 和 Yahoo Weather 應用;人員流失率(包括跳槽員工在內)也在第二季度下降了 59%。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了 7%,淨利潤卻上升了 46%。9 月份時,梅姐稱雅虎月活躍用戶上漲 20% 達 8 億,其中行動月活用戶占了 3.5 億。雅虎此時此刻還未實現復興,但起碼重拾了信心。
如今,梅姐已經攢了這麼長的購物清單:語音識別新創公司 SkyPhrase、電商平台 Lexity、影片編輯工具 PtchStamped、線上影片聊天服務 OnTheAir、社會化書籤收藏服務 Snip.it、基於地理位置的推薦應用 Alike、個性社交推薦服務 Jybe、新聞摘要技術 Summly、任務管理應用 Astrid、線上投票公司 GoPollGo、Tumblr、專業圖片處理服務 GhostBird、電話會議服務 Rondee、個人團隊 Bignoggins、影片工具 Qwiki、通訊管理應用 Xobni、行動廣告新創公司 Admovate、智拓通達、圖像辨識企業 IQ Engines、遊戲開發後端平台 PlayerScale、行動瀏覽器 Rockmelt……. 讓姐喘口氣……。
- Craig Federighi
低調新星獎
在 Scott Forstall 被掃地出門後,一向深居幕後的 Federighi 成為了新晉蘋果行動軟體主管,成為蘋果三巨頭之一。他之前曾在 Jobs 創建的另一家公司 Next 工作,也曾兩度加入蘋果,是一位企業軟體方面的專家。Federighi 的任務就是通過展示蘋果最新的軟體和設計來打動業內人士,維持開發者的信任。此前 iOS 7 開發者版的及時推出,Federighi 就功不可沒。
今後了解蘋果軟體就得關注他的動作了。
(轉載自合作媒體《36kr》)
Source: techorange.com